发布日期:
国际米价大涨 早稻价格攀升
文章字数:1408
目前,我省早稻收割基本结束。据部分种植户反映,今年早稻生产期灾害性天气较少,产量较往年略增。而近期国际米价持续上涨,达到历史新高,这也利好今年的新稻市场。最近的稻谷价格较往年同期明显上涨,种粮利润有所提高。
早稻单产普遍增加
“这两年早稻产量都还可以,今年的产量比去年还小幅增加了一些呢。”8月10日,庐江县庐城镇马店村种植户余新年告诉笔者,他今年种植早稻110亩,比前年减少400多亩。“前几年,夏季的大水让我的早稻绝收,损失很大,这几年我就减少了早稻种植面积。”余新年说,虽然今年六七月也有大雨、大风等灾害,但对早稻的种植影响不大,目前收割已经结束,经过测产,亩产大约1120斤,比去年增加70斤左右。
宿松县汇口镇水稻种植户胡维高说,上月中旬他已把早稻全部收割完毕,虽然前期有大风大雨,但对早稻产量影响不大,平均亩产达到900斤,比去年增加50斤左右。舒城县城关镇水稻种植大户葛义学今年种植50亩早稻,“主要是天气好,没啥大的灾害,早稻产量比去年高,亩产达到1000斤左右。”葛义学说,去年早稻亩均产量是950斤,今年的产量略增。
收购价格高于去年
“最近的新稻价格比较高,品质好的每斤在1.34元,比去年要增加0.04元。”余新年说,他种植的早稻面积不是很大,只要价格合理,就及时卖掉,把精力放到杂交稻和晚稻生产上去。庐江县汤池镇早稻种植户骆此勇说,目前早稻收购价格比去年高,好一点的每斤1.34元,比去年涨一点。
虽然早稻收购价格攀升,但部分农户反映今年的农资价格上涨过快,成本明显增加。“我们最担心的是增产不增收,这几年农资价格很高,种植成本明显高于往年,目前的早稻价格高一点,也有利农户增收。”余新年说,这两年化肥、农药、种子价格都在上涨,种粮成本很高。胡维高说,农资价格上涨比较快,每亩早稻的成本要增加100多元,而目前早稻的价格上涨一些,能让农户种粮信心足。
国际米价大涨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8月4日公布的食品价格指数和农产品价格指数显示,大米价格指数上涨2.8%,创2011年9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价格指数上涨的背后,是近期多国推出大米出口禁令:印度宣布,禁止除蒸谷米和印度香米外的大米出口,以此确保本国市场大米供应充足、缓解印度国内大米价格上涨;俄罗斯政府将大米出口禁令延长至2023年底;阿联酋也宣布暂停大米出口4个月。
印度等国限制大米出口的消息,无疑让已处于高位的国际大米价格“更上一层楼”。省农科院水稻种植专家吴文革表示,全球稻米主产区和出口国集中于南亚和东南亚。去年以来,东南亚地区出现干旱、暴雨等不利天气影响,粮食出现减产。为优先稳定国内粮食供应,印度等国陆续推出了一些禁止出口的举措。
近年来,一些大国都出现了增加粮食储备的意愿,引发市场对全球粮食供应的担心。但是米价从长期来看,不具备持续走高的基础,根本原因在于国际市场大米整体供给并不紧缺。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今年国内稻谷价格上涨,但这与国际米价上涨无关。“国内大米市场和海外的联动性很低,国际大米价格波动对国内市场影响较小。”吴文革表示,据官方统计,我国稻谷、小麦库存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口粮供应总体充裕。国内大米自给自足,少量高端大米进口也只用于品种调剂,另有部分低端碎米进口也是用于饲料原料生产。
吴文革告诉笔者,今年上半年,我国合计进口大米只有181万吨,且主要大米进口源已从印度转向越南,国际市场波动很难对国内米价造成严重影响。预计今年我国粮食产量维持高位,供给端对国际市场依赖较小,需求端没有太大变化,整体市场平稳。
(刘刚)
早稻单产普遍增加
“这两年早稻产量都还可以,今年的产量比去年还小幅增加了一些呢。”8月10日,庐江县庐城镇马店村种植户余新年告诉笔者,他今年种植早稻110亩,比前年减少400多亩。“前几年,夏季的大水让我的早稻绝收,损失很大,这几年我就减少了早稻种植面积。”余新年说,虽然今年六七月也有大雨、大风等灾害,但对早稻的种植影响不大,目前收割已经结束,经过测产,亩产大约1120斤,比去年增加70斤左右。
宿松县汇口镇水稻种植户胡维高说,上月中旬他已把早稻全部收割完毕,虽然前期有大风大雨,但对早稻产量影响不大,平均亩产达到900斤,比去年增加50斤左右。舒城县城关镇水稻种植大户葛义学今年种植50亩早稻,“主要是天气好,没啥大的灾害,早稻产量比去年高,亩产达到1000斤左右。”葛义学说,去年早稻亩均产量是950斤,今年的产量略增。
收购价格高于去年
“最近的新稻价格比较高,品质好的每斤在1.34元,比去年要增加0.04元。”余新年说,他种植的早稻面积不是很大,只要价格合理,就及时卖掉,把精力放到杂交稻和晚稻生产上去。庐江县汤池镇早稻种植户骆此勇说,目前早稻收购价格比去年高,好一点的每斤1.34元,比去年涨一点。
虽然早稻收购价格攀升,但部分农户反映今年的农资价格上涨过快,成本明显增加。“我们最担心的是增产不增收,这几年农资价格很高,种植成本明显高于往年,目前的早稻价格高一点,也有利农户增收。”余新年说,这两年化肥、农药、种子价格都在上涨,种粮成本很高。胡维高说,农资价格上涨比较快,每亩早稻的成本要增加100多元,而目前早稻的价格上涨一些,能让农户种粮信心足。
国际米价大涨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8月4日公布的食品价格指数和农产品价格指数显示,大米价格指数上涨2.8%,创2011年9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价格指数上涨的背后,是近期多国推出大米出口禁令:印度宣布,禁止除蒸谷米和印度香米外的大米出口,以此确保本国市场大米供应充足、缓解印度国内大米价格上涨;俄罗斯政府将大米出口禁令延长至2023年底;阿联酋也宣布暂停大米出口4个月。
印度等国限制大米出口的消息,无疑让已处于高位的国际大米价格“更上一层楼”。省农科院水稻种植专家吴文革表示,全球稻米主产区和出口国集中于南亚和东南亚。去年以来,东南亚地区出现干旱、暴雨等不利天气影响,粮食出现减产。为优先稳定国内粮食供应,印度等国陆续推出了一些禁止出口的举措。
近年来,一些大国都出现了增加粮食储备的意愿,引发市场对全球粮食供应的担心。但是米价从长期来看,不具备持续走高的基础,根本原因在于国际市场大米整体供给并不紧缺。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今年国内稻谷价格上涨,但这与国际米价上涨无关。“国内大米市场和海外的联动性很低,国际大米价格波动对国内市场影响较小。”吴文革表示,据官方统计,我国稻谷、小麦库存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口粮供应总体充裕。国内大米自给自足,少量高端大米进口也只用于品种调剂,另有部分低端碎米进口也是用于饲料原料生产。
吴文革告诉笔者,今年上半年,我国合计进口大米只有181万吨,且主要大米进口源已从印度转向越南,国际市场波动很难对国内米价造成严重影响。预计今年我国粮食产量维持高位,供给端对国际市场依赖较小,需求端没有太大变化,整体市场平稳。
(刘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