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防溺水须织密“安全网”
文章字数:896
日前,合肥15岁的男孩李峰在家附近水塘里游泳时,发生了溺水事故。幸运的是,当时水塘边的几位钓鱼人及时发现了危险,施救后把他送到医院。
每逢暑期临近,防溺水教育就成为各级中小学校、农村社区的重点任务。教师在课堂上不厌其烦、一再叮咛。儿童主任穿梭在村居间,发放传单、郑重提醒。家长在学校和社区的责成下,对孩子耳提面命、再三叮嘱。即使这样严密的宣传教育网,仍不能消除孩子的侥幸心理,孩子溺水的事件仍然不时出现。
暑期防溺水,农村是关键。农村水网纵横、河湖众多,露天开放、不卖门票。农村孩子自由时间多、娱乐项目少,消暑渠道单一,炎炎夏日贪凉戏水成为一大难以抗拒的诱惑。很多农村长大的孩子从小就在家门口的河塘里掌握了各种不专业的泳姿,然而这背后的危险却不容忽视,统计数据里一串串冰冷的数字无不向我们敲响警钟。
织密孩子暑期安全教育网,仅靠学校、家长,仍是不够的,需要多部门联动守护。如发挥河湖长制平台作用,水利、公安、民政等部门组织村(社区)干部、驻村(社区)辅警、志愿者、水域承包人等,在午后、傍晚等游泳高峰时段开展常态化巡查,严格制止孩子私自下水游泳玩耍。在重点水域落实一块警示牌、一个救生圈、一根救生绳、一条救生杆等救生设备投放。在水域周边设置安全隔离带、防护栏等,织密防溺水“安全网”。
近年来,教育、民政、文明办等部门也积极发力,统筹用好社会组织、社工、志愿者等力量,通过利用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场所,在暑期为农村学生提供综合素质培养、作业辅导、爱心陪伴等服务,丰富农村孩子的暑期生活,减少私自下水现象。但这样的暑期小课堂目前在农村仍然规模较小、覆盖面有限,提供的服务类型也比较单一,仍需缩小与城市社区之间的服务差距。
防溺水教育教会孩子正确规避风险,但不能剥夺孩子亲水的快乐,疏堵结合才能标本兼治。农村中小学校应结合课后服务,统筹利用社会资源,面向中小学生广泛开展游泳教育和自救、互救技能培训,让学生正确掌握自救方法。当然,普及游泳课程,必须补上乡村这块“短板”,在农村中心学校推进游泳场馆建设、配备师资力量,让农村学生在安全监管的环境下掌握游泳技能、享受亲水的快乐。
(刘良慧)
每逢暑期临近,防溺水教育就成为各级中小学校、农村社区的重点任务。教师在课堂上不厌其烦、一再叮咛。儿童主任穿梭在村居间,发放传单、郑重提醒。家长在学校和社区的责成下,对孩子耳提面命、再三叮嘱。即使这样严密的宣传教育网,仍不能消除孩子的侥幸心理,孩子溺水的事件仍然不时出现。
暑期防溺水,农村是关键。农村水网纵横、河湖众多,露天开放、不卖门票。农村孩子自由时间多、娱乐项目少,消暑渠道单一,炎炎夏日贪凉戏水成为一大难以抗拒的诱惑。很多农村长大的孩子从小就在家门口的河塘里掌握了各种不专业的泳姿,然而这背后的危险却不容忽视,统计数据里一串串冰冷的数字无不向我们敲响警钟。
织密孩子暑期安全教育网,仅靠学校、家长,仍是不够的,需要多部门联动守护。如发挥河湖长制平台作用,水利、公安、民政等部门组织村(社区)干部、驻村(社区)辅警、志愿者、水域承包人等,在午后、傍晚等游泳高峰时段开展常态化巡查,严格制止孩子私自下水游泳玩耍。在重点水域落实一块警示牌、一个救生圈、一根救生绳、一条救生杆等救生设备投放。在水域周边设置安全隔离带、防护栏等,织密防溺水“安全网”。
近年来,教育、民政、文明办等部门也积极发力,统筹用好社会组织、社工、志愿者等力量,通过利用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场所,在暑期为农村学生提供综合素质培养、作业辅导、爱心陪伴等服务,丰富农村孩子的暑期生活,减少私自下水现象。但这样的暑期小课堂目前在农村仍然规模较小、覆盖面有限,提供的服务类型也比较单一,仍需缩小与城市社区之间的服务差距。
防溺水教育教会孩子正确规避风险,但不能剥夺孩子亲水的快乐,疏堵结合才能标本兼治。农村中小学校应结合课后服务,统筹利用社会资源,面向中小学生广泛开展游泳教育和自救、互救技能培训,让学生正确掌握自救方法。当然,普及游泳课程,必须补上乡村这块“短板”,在农村中心学校推进游泳场馆建设、配备师资力量,让农村学生在安全监管的环境下掌握游泳技能、享受亲水的快乐。
(刘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