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七月·山隐
文章字数:1360
庭院四周被淡墨渲染,几点星光闪烁,夜空凝碧如洗。一缕清风入弦,有古琴声缥缥缈缈,似有若无,令人臆想万千。
于夜色中小坐。院里灯光幽柔、树影隐隐约约。耳边空阔,心无寂寥。凝心,风过,桂香丝丝缕缕,悄然侵入。偶有鸟儿梦呓声弹开夜色,在寂静中叩开心扉。隔林听泉,湱然不绝。脚边的阿黄卸下疲惫,将顽皮后的愉悦带入梦中,沉睡,鼾声均匀。
“月出鸟栖尽,寂然坐空林。是时心境闲,可以弹素琴。”突然想起白居易的诗句,此时此刻,如此贴切,恰于气氛……制造气氛的人呢?还有这屋、这桌、这椅、这庭院,以至这份雅致。
隔窗看人,温润的灯光下,一人、一桌、一砚、一张宣纸,双眉轻锁,凝神静气,舒臂,轻提重落,“知足常乐……”墨痕如行云流水落于纸上,字迹苍劲有力,墨香将这夜色洇染。
这样的夜,这样的人,镇尺般按住了烦躁心神。红尘七七八八,杂事繁乱如麻,他却是如此娴静。
七月山隐民宿定制的福鼎寿眉白茶,与这份静暗相契合。细腻盈润的蛋白小瓷盅“一”字摆开,水汽袅娜,温婉的灯光融入明黄色的茶汤里,漾出温柔的明亮。
茶,汤色明艳,香气袭人。轻啜,唇齿留香。一缕入喉即叩开昨日之窗。
资助的一位大学生的离世,改变了我对生活的看法。
停顿,低眉,丁震神色淡然地轻探猿臂,续茶。
盈盈一握间,香气袭人。
那姑娘长得很漂亮,也很懂事。当我起程去看这个资助了多年,却未曾谋面的小姑娘时,却意外地接到她离世的消息。震惊,心痛,心境无法形容。
古琴声不绝于耳,按住心脉,在心瓣之间起伏回旋,荡出一波又一波的涟漪。
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是日复一日的劳累奔波?或是眼前的苟且?他在询问,又似乎是自语。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熬过火热,遣散郁气,身心回归自然,欲找一片朴实之地,建一座房子,纳一院风光,听四季牧歌。晨间带着狗儿散步,闲暇之余,或种菜、或伺花、或看书、或写字,或与友相约,夏钓青鲤,冬煮红炉,享受采菊东篱下,把酒话桑麻的惬意,留一份纯真,让心持一份澄明。
寻寻觅觅,缘分中邂逅了心意之地——天柱山脚下天寺村的一座民宅。这儿山清林密,鸟语花香,泉水叮咚……真是民宿的不二之选。
靡靡中,轻、松、清、幽、古、澹、中、和之意,流连在古琴大师清素的指间,梵语禅音般打动心弦。
人说,地僻则清,心静则清,气肃则清。群清咸集,则能不染浊气,体气欲仙。如此神仙福地,怎不叫人向往?顿生诗仙李白同感:“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梦想落于现实,半梦、临月、云栖、浅知,民宿每个房间的名字,都是心中久存的向往。
清晨,一缕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将酣睡唤醒。推门见山,万道霞光从对面山顶上倾泻,山林流光溢彩。凉风掠过耳侧,泉水声声清脆。预期的鸟鸣声呢?他们去哪儿了?晨间小道碎步,追寻鸟儿的踪迹。啁啾,啁啾,密林里有无数只鸟儿,麻雀,黄莺,喜鹊……
小径边偶遇石牛,问前方何地?不语,只将牛头冲向北方。寻着牛儿的指向,穿林寻路。峦烟轻漫间,有水库,名曰“白云边”。那时,阳光正好。晨丽。风清。阳暖。泉语。鸟鸣。每一个词汇都因心动而起。
仰观群山层林尽染,俯视遍地奇花异草。隔林听泉,看小鸟振翅,白云边水库边赏秋潭澄碧……,忽见山岚叠峰之间一峰凸起,横亘在峰顶上的巨石让我眼睛一亮。
那是天柱山上的飞来石?
对,就是飞来石。
从这里望去,天柱山那么渺小,不再峻拔,颇为遗憾。
只是,隐匿群山之间,又焉能隐去他的伟岸与高大?
七月。山隐。
于夜色中小坐。院里灯光幽柔、树影隐隐约约。耳边空阔,心无寂寥。凝心,风过,桂香丝丝缕缕,悄然侵入。偶有鸟儿梦呓声弹开夜色,在寂静中叩开心扉。隔林听泉,湱然不绝。脚边的阿黄卸下疲惫,将顽皮后的愉悦带入梦中,沉睡,鼾声均匀。
“月出鸟栖尽,寂然坐空林。是时心境闲,可以弹素琴。”突然想起白居易的诗句,此时此刻,如此贴切,恰于气氛……制造气氛的人呢?还有这屋、这桌、这椅、这庭院,以至这份雅致。
隔窗看人,温润的灯光下,一人、一桌、一砚、一张宣纸,双眉轻锁,凝神静气,舒臂,轻提重落,“知足常乐……”墨痕如行云流水落于纸上,字迹苍劲有力,墨香将这夜色洇染。
这样的夜,这样的人,镇尺般按住了烦躁心神。红尘七七八八,杂事繁乱如麻,他却是如此娴静。
七月山隐民宿定制的福鼎寿眉白茶,与这份静暗相契合。细腻盈润的蛋白小瓷盅“一”字摆开,水汽袅娜,温婉的灯光融入明黄色的茶汤里,漾出温柔的明亮。
茶,汤色明艳,香气袭人。轻啜,唇齿留香。一缕入喉即叩开昨日之窗。
资助的一位大学生的离世,改变了我对生活的看法。
停顿,低眉,丁震神色淡然地轻探猿臂,续茶。
盈盈一握间,香气袭人。
那姑娘长得很漂亮,也很懂事。当我起程去看这个资助了多年,却未曾谋面的小姑娘时,却意外地接到她离世的消息。震惊,心痛,心境无法形容。
古琴声不绝于耳,按住心脉,在心瓣之间起伏回旋,荡出一波又一波的涟漪。
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是日复一日的劳累奔波?或是眼前的苟且?他在询问,又似乎是自语。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熬过火热,遣散郁气,身心回归自然,欲找一片朴实之地,建一座房子,纳一院风光,听四季牧歌。晨间带着狗儿散步,闲暇之余,或种菜、或伺花、或看书、或写字,或与友相约,夏钓青鲤,冬煮红炉,享受采菊东篱下,把酒话桑麻的惬意,留一份纯真,让心持一份澄明。
寻寻觅觅,缘分中邂逅了心意之地——天柱山脚下天寺村的一座民宅。这儿山清林密,鸟语花香,泉水叮咚……真是民宿的不二之选。
靡靡中,轻、松、清、幽、古、澹、中、和之意,流连在古琴大师清素的指间,梵语禅音般打动心弦。
人说,地僻则清,心静则清,气肃则清。群清咸集,则能不染浊气,体气欲仙。如此神仙福地,怎不叫人向往?顿生诗仙李白同感:“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梦想落于现实,半梦、临月、云栖、浅知,民宿每个房间的名字,都是心中久存的向往。
清晨,一缕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将酣睡唤醒。推门见山,万道霞光从对面山顶上倾泻,山林流光溢彩。凉风掠过耳侧,泉水声声清脆。预期的鸟鸣声呢?他们去哪儿了?晨间小道碎步,追寻鸟儿的踪迹。啁啾,啁啾,密林里有无数只鸟儿,麻雀,黄莺,喜鹊……
小径边偶遇石牛,问前方何地?不语,只将牛头冲向北方。寻着牛儿的指向,穿林寻路。峦烟轻漫间,有水库,名曰“白云边”。那时,阳光正好。晨丽。风清。阳暖。泉语。鸟鸣。每一个词汇都因心动而起。
仰观群山层林尽染,俯视遍地奇花异草。隔林听泉,看小鸟振翅,白云边水库边赏秋潭澄碧……,忽见山岚叠峰之间一峰凸起,横亘在峰顶上的巨石让我眼睛一亮。
那是天柱山上的飞来石?
对,就是飞来石。
从这里望去,天柱山那么渺小,不再峻拔,颇为遗憾。
只是,隐匿群山之间,又焉能隐去他的伟岸与高大?
七月。山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