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浅谈新时期如何做好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
文章字数:3068
摘要: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关乎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单位的发展,引领干部职工价值观走向。本文从如何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执法能力、改进工作方法这三个方面对新形势下做好当前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人员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探讨。
关键词: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思想政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是激发干部职工守正创新,砥砺前行的“方向盘”。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工作是国家行政执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各地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克服了人少事多的困局,不断加大执法力度,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做出了应有贡献。但是,个别劳动保障监察人员在执法工作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工作责任心不强、为民服务意识欠缺等。这与党的二十大对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存在差距,为进一步做好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工作,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有力发挥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干部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展现新时代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单位新面貌。
一、要围绕理想信念,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做文章。
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中心,区别于其他业务工作,尤其当下人与人之间社交距离缩短,信息沟通障碍减少,促使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单位更应积极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发展,要坚持用正确的理念、思想铸魂育人。
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执法人员要是没有一个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很难正确地执行法律法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人员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的世界观;“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国家和人民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只有掌握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对执法工作有正确的认识;只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对执法工作有一个正确的立场;只有掌握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对执法工作做出正确的评估,进而选择正确的方法。一是要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开展党的理论、党的历史教育交流活动,有序推进读红色家书、讲红色故事、看红色电影、赏红色物件等系列活动进单位,坚定干部职工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凝聚力量。二是要密切联系群众。要时刻把群众利益作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要时刻牢记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权是人民赋予的,紧密联系群众。三是以文育人提升认识深刻性。《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刻挖掘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革命文化、先进文化等,以通俗化、生动化的表达方式,激发干部职工参与的积极性,形成一体式、融入式的思想认知体系。四是要严格廉洁自律。严格廉洁自律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和根本保证。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人员尤其要严格廉洁自律,提高反腐拒变的免疫力,切实做到法为民所执。
二、要围绕新形势、新要求,在提高执法能力上下功夫。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劳动关系的主体及其利益诉求越来越多元化,劳动关系矛盾已进入多发期,劳动争议案件比较多,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的任务十分艰巨。党的二十大为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提出了新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为专章加以论述。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是推动政府治理现代化,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行政执法是行政机关最主要的职能,也是与人民群众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职能,严格执法是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内容。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执法能力。
一是要提高业务能力。当前,部分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不签订劳动合同、不缴纳社会保险费、超时加班等违法行为仍时有发生,使用童工、强迫劳动等严重违法行为尚未完全杜绝。随着新的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不断出台,劳动保障监察的监管范围不断扩大,监管对象和监管事项不断增多,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任务更为艰巨,责任更为重大。这就要求监察执法人员要进一步提高执法能力。二是要增强团队精神。开展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工作既要“高手”,更需“联手”。劳动保障监察人员必须具备全局观念和团队精神,在实际工作中做到推进工作相互搭台,发现疏漏相互补台,取得经验相互交流的良好局面。三是要激发创新活力。发展源于创新,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也是如此,要主动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人员投身创新实践加油鼓劲,激发劳动保障监察人员在实际监察工作中的创新热情。
三、要围绕信息社会要求,在不断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上动脑筋。
面对信息传播大加速以及各种随着网络便利而迅速传播的物质至上、“躺平”等价值观念,对干部职工的思想态度、精神面貌、行为准则等都存在潜在威胁,做好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人员思想政治工作,就要善于因势利导、求同存异、灵活多样,最大限度地凝聚正能量,奠定干部职工扎实的思想根基。
一是要注重平时教育引导。二十一世纪是数据的时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教育数字化”。身处信息开放社会,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人员的思想活动无时无刻不受到现实的影响。要保证他们的思想活动和执法行为符合主流价值和执法法纪要求,防止受到不良社会风气污染,就必须重视做好经常性的思想工作。通过谈心活动经常化、思想汇报制度化、思想分析规范化、教育疏导随机化,时刻把握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人员的思想脉搏,及时发现思想实际问题,采取个性问题对口做,共性问题集中抓,敏感问题大家解的办法,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风险处理机制,把大道理讲实、把小道理讲活、把歪道理驳倒,不断矫正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人员的思想偏差和行为偏差,有效化解干部职工不良情绪和错误价值观点。二是要注重工作中的成就感。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好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重视解决思想问题,更要让他们在严格执法中体会到成就感,实现个人价值追求。当前,由于全国各地的劳动监察机制和级别参差不齐,有的是事业单位、有的是参公管理事业单位、有的是机关的监察科、有的是机关事业合署办公、干同样的甚至更多的事情,因身份不同,待遇差距太大,挫伤了劳动监察执法人员的工作热情。三要注重发挥榜样的力量。榜样传承着社会的正能量,雷锋、焦裕禄等之所以受人们敬仰,就因为他们是“正能量”的优秀代表。做好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也要善于树立典型,发挥榜样的示范感召作用。尤其要在一线执法人员中树立榜样,让大家亲身感受到榜样就在身边,从而营造一个人人争当榜样的良好氛围。四是切实加强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完善心理健康疏导机制、畅通单位内外部沟通渠道、遵循干部职工心理活动规律,充分考虑干部职工内在需求,既关心理解,又倾注爱护,为其提供可发展的工作空间、平台,帮其实现个人价值。
思想是人行为的开端,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根基。总之,做好新时期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与时俱进的系统工程,只有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及时性、灵活性、连续性、科学性,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各项工作全过程,才能牢牢把握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权,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强大的组织力量支撑。
(作者单位:安徽省潜山市劳动保障监察综合执法大队)
关键词: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思想政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是激发干部职工守正创新,砥砺前行的“方向盘”。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工作是国家行政执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各地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克服了人少事多的困局,不断加大执法力度,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做出了应有贡献。但是,个别劳动保障监察人员在执法工作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工作责任心不强、为民服务意识欠缺等。这与党的二十大对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存在差距,为进一步做好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工作,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有力发挥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干部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展现新时代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单位新面貌。
一、要围绕理想信念,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做文章。
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中心,区别于其他业务工作,尤其当下人与人之间社交距离缩短,信息沟通障碍减少,促使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单位更应积极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发展,要坚持用正确的理念、思想铸魂育人。
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执法人员要是没有一个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很难正确地执行法律法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人员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的世界观;“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国家和人民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只有掌握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对执法工作有正确的认识;只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对执法工作有一个正确的立场;只有掌握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对执法工作做出正确的评估,进而选择正确的方法。一是要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开展党的理论、党的历史教育交流活动,有序推进读红色家书、讲红色故事、看红色电影、赏红色物件等系列活动进单位,坚定干部职工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凝聚力量。二是要密切联系群众。要时刻把群众利益作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要时刻牢记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权是人民赋予的,紧密联系群众。三是以文育人提升认识深刻性。《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刻挖掘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革命文化、先进文化等,以通俗化、生动化的表达方式,激发干部职工参与的积极性,形成一体式、融入式的思想认知体系。四是要严格廉洁自律。严格廉洁自律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和根本保证。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人员尤其要严格廉洁自律,提高反腐拒变的免疫力,切实做到法为民所执。
二、要围绕新形势、新要求,在提高执法能力上下功夫。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劳动关系的主体及其利益诉求越来越多元化,劳动关系矛盾已进入多发期,劳动争议案件比较多,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的任务十分艰巨。党的二十大为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提出了新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为专章加以论述。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是推动政府治理现代化,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行政执法是行政机关最主要的职能,也是与人民群众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职能,严格执法是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内容。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执法能力。
一是要提高业务能力。当前,部分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不签订劳动合同、不缴纳社会保险费、超时加班等违法行为仍时有发生,使用童工、强迫劳动等严重违法行为尚未完全杜绝。随着新的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不断出台,劳动保障监察的监管范围不断扩大,监管对象和监管事项不断增多,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任务更为艰巨,责任更为重大。这就要求监察执法人员要进一步提高执法能力。二是要增强团队精神。开展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工作既要“高手”,更需“联手”。劳动保障监察人员必须具备全局观念和团队精神,在实际工作中做到推进工作相互搭台,发现疏漏相互补台,取得经验相互交流的良好局面。三是要激发创新活力。发展源于创新,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也是如此,要主动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人员投身创新实践加油鼓劲,激发劳动保障监察人员在实际监察工作中的创新热情。
三、要围绕信息社会要求,在不断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上动脑筋。
面对信息传播大加速以及各种随着网络便利而迅速传播的物质至上、“躺平”等价值观念,对干部职工的思想态度、精神面貌、行为准则等都存在潜在威胁,做好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人员思想政治工作,就要善于因势利导、求同存异、灵活多样,最大限度地凝聚正能量,奠定干部职工扎实的思想根基。
一是要注重平时教育引导。二十一世纪是数据的时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教育数字化”。身处信息开放社会,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人员的思想活动无时无刻不受到现实的影响。要保证他们的思想活动和执法行为符合主流价值和执法法纪要求,防止受到不良社会风气污染,就必须重视做好经常性的思想工作。通过谈心活动经常化、思想汇报制度化、思想分析规范化、教育疏导随机化,时刻把握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人员的思想脉搏,及时发现思想实际问题,采取个性问题对口做,共性问题集中抓,敏感问题大家解的办法,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风险处理机制,把大道理讲实、把小道理讲活、把歪道理驳倒,不断矫正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人员的思想偏差和行为偏差,有效化解干部职工不良情绪和错误价值观点。二是要注重工作中的成就感。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好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重视解决思想问题,更要让他们在严格执法中体会到成就感,实现个人价值追求。当前,由于全国各地的劳动监察机制和级别参差不齐,有的是事业单位、有的是参公管理事业单位、有的是机关的监察科、有的是机关事业合署办公、干同样的甚至更多的事情,因身份不同,待遇差距太大,挫伤了劳动监察执法人员的工作热情。三要注重发挥榜样的力量。榜样传承着社会的正能量,雷锋、焦裕禄等之所以受人们敬仰,就因为他们是“正能量”的优秀代表。做好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也要善于树立典型,发挥榜样的示范感召作用。尤其要在一线执法人员中树立榜样,让大家亲身感受到榜样就在身边,从而营造一个人人争当榜样的良好氛围。四是切实加强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完善心理健康疏导机制、畅通单位内外部沟通渠道、遵循干部职工心理活动规律,充分考虑干部职工内在需求,既关心理解,又倾注爱护,为其提供可发展的工作空间、平台,帮其实现个人价值。
思想是人行为的开端,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根基。总之,做好新时期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与时俱进的系统工程,只有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及时性、灵活性、连续性、科学性,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各项工作全过程,才能牢牢把握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权,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强大的组织力量支撑。
(作者单位:安徽省潜山市劳动保障监察综合执法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