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内脏脂肪催“脑”老
文章字数:1016
俗话说“一胖百病生”,以往的研究大多专注于肥胖与“三高”等代谢性疾病的关联,忽视了它会引起认知功能下降的风险。近日,《柳叶刀》子刊上的一篇论文,不仅指出过度肥胖是认知功能下降的关键风险因素,还给出了肥胖伤脑的量化标准,即内脏脂肪每增加0.27千克,认知年龄提前衰老0.7岁。
内脏脂肪和腰臀比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少,究竟是如何影响大脑功能的?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全科医学科主任医师孙德锦认为,这“两高一低”之所以能影响脑功能,依托的是血管这一重要媒介。“认知障碍中有一个细分疾病,叫做血管性认知障碍,一般认为是由脑血管疾病引起的一种综合征,临床表现为思维、学习和记忆力较差,即认知下降,随着病情的加重还可能出现痴呆的情况。”孙德锦说,目前已知的血管性认知障碍危险因素,包括大脑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中风、冠心病等。动脉硬化是因为胆固醇等黏附、聚集在动脉血管壁,日积月累形成斑块,加重血管壁的损伤,进而影响全身脏器的血液供应。内脏脂肪、体重指数、腰臀比、胆固醇等参数和人体的血液成分,都与脑血管动脉硬化密切相关。换句话说,如果以上指标不理想,引发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就可能导致认知功能下降,严重时发展为痴呆。
对于“内脏脂肪的影响尤为突出”这一研究结论,孙德锦解释,内脏脂肪主要存在于肝、胰、胃、肠道等腹腔器官周围和内部。臀部肌肉较多,脂肪不易堆积。内脏脂肪过多和腰臀比增加的明显表现都是腹部肥胖。“人体很多重要器官都集中在腹部,大量血管也分布于此,脂肪增加不仅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还会压缩血管和器官的空间,影响大脑供血,久而久之,认知功能便会下降。”因此,相比全身均匀型肥胖,胖在腹部导致大脑衰老的风险更大。
上述研究还发现,血压、甘油三酯、血糖与认知功能没有直接的关联性。这与国际上很多大样本前瞻性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存在差异。近年来,很多权威研究显示,血压高的人,脑小动脉更容易发生粥样硬化,因而高血压对认知功能的损害更为多见;糖尿病、高血脂等也是脑动脉粥样硬化的明确危险因素。孙德锦分析:“目前全球公认的权威观点认为,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是脑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脑动脉粥样硬化与血管性认知障碍密切相关,因此血压、血脂、血糖对认知表现存在一定影响。”他认为,这项研究为防控肥胖、保护认知功能提供了重要参考,有其研究价值,但由于样本量不够多、入组人群标准的偏移和时间跨度不够长,研究结果可能产生一定差异。 (施婕)
内脏脂肪和腰臀比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少,究竟是如何影响大脑功能的?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全科医学科主任医师孙德锦认为,这“两高一低”之所以能影响脑功能,依托的是血管这一重要媒介。“认知障碍中有一个细分疾病,叫做血管性认知障碍,一般认为是由脑血管疾病引起的一种综合征,临床表现为思维、学习和记忆力较差,即认知下降,随着病情的加重还可能出现痴呆的情况。”孙德锦说,目前已知的血管性认知障碍危险因素,包括大脑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中风、冠心病等。动脉硬化是因为胆固醇等黏附、聚集在动脉血管壁,日积月累形成斑块,加重血管壁的损伤,进而影响全身脏器的血液供应。内脏脂肪、体重指数、腰臀比、胆固醇等参数和人体的血液成分,都与脑血管动脉硬化密切相关。换句话说,如果以上指标不理想,引发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就可能导致认知功能下降,严重时发展为痴呆。
对于“内脏脂肪的影响尤为突出”这一研究结论,孙德锦解释,内脏脂肪主要存在于肝、胰、胃、肠道等腹腔器官周围和内部。臀部肌肉较多,脂肪不易堆积。内脏脂肪过多和腰臀比增加的明显表现都是腹部肥胖。“人体很多重要器官都集中在腹部,大量血管也分布于此,脂肪增加不仅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还会压缩血管和器官的空间,影响大脑供血,久而久之,认知功能便会下降。”因此,相比全身均匀型肥胖,胖在腹部导致大脑衰老的风险更大。
上述研究还发现,血压、甘油三酯、血糖与认知功能没有直接的关联性。这与国际上很多大样本前瞻性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存在差异。近年来,很多权威研究显示,血压高的人,脑小动脉更容易发生粥样硬化,因而高血压对认知功能的损害更为多见;糖尿病、高血脂等也是脑动脉粥样硬化的明确危险因素。孙德锦分析:“目前全球公认的权威观点认为,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是脑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脑动脉粥样硬化与血管性认知障碍密切相关,因此血压、血脂、血糖对认知表现存在一定影响。”他认为,这项研究为防控肥胖、保护认知功能提供了重要参考,有其研究价值,但由于样本量不够多、入组人群标准的偏移和时间跨度不够长,研究结果可能产生一定差异。 (施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