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4版
发布日期:
甜!这里的葡萄熟了
文章字数:708
  仲夏时节,笔者来到位于滁州市南谯区施集镇龙蟠村的彤彤家庭农场,一串串颗粒饱满的葡萄挂满藤架,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果香味。种植户黄翠贵和爱人杨友青正和工人一起采摘、套袋。运输的小货车直接开到农场门口,不用半天时间,这些新鲜的葡萄就会摆放在市内各大超市货架上,供市民选购。
  黄翠贵的彤彤家庭农场位于该村魏郢组,周围群山环绕、风景如画、气候宜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增强了葡萄的品相和口感。“这里远离村庄和公路,全过程采用有机种植技术,夏黑、阳光玫瑰和‘乒乓球’等品种深受市场欢迎,我们与市区几个大超市签订长期供货协议,供不应求。”夫妻二人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
  今年62岁的黄翠贵,虽然不善言谈但是人很有精神。他早年在南京市江宁区打工,因为常年离家,照顾不到家中老人小孩,家庭团聚的时间也相对有限。2013年他看到南谯区、施集镇对特色农业的扶持政策越来越多,毅然下决心返乡创业。万事开关难,刚开始他采取露天种植,葡萄发芽、开花、坐果率都不高,裂果、烂果、软果较多,每遇刮风下雨熟果就会被吹落一地,黄翠贵几次有过放弃的念头。
  “说心里话,南谯区农广校真是帮了很多忙,让我少走了不少弯路!”黄翠贵感激地说,每年区农广校组织农技培训,不仅让他开阔了视野,更提高了他的种植技能。遇到难题,镇里村里都第一时间帮助解决,葡萄种植几个关键时期农技员们都到现场指导。
  如今的黄翠贵已成为远近闻名的葡萄种植能人,农场面积达30亩,建有18个现代双膜钢架大棚,大棚内安装水肥一体式喷灌设备,提高劳动效率同时也节约了成本。通过葡萄有机种植新技术、新农艺,使自家产品达到无公害、绿色标准。黄翠贵还聘用了周边10多名农户在果园务工,帮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陈勇董超)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