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五法调治肺结节
文章字数:935
肺病是常见病、多发病。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呼吸道疾病的发病人数均超过1亿人,并且逐年上升。其中,身体素质较弱、抵抗力差的老年人和儿童是呼吸道疾病的易感人群。由于大气污染、吸烟、人口老龄化及其他因素,慢阻肺、支气管哮喘、肺癌、肺部弥漫性间质纤维化以及肺部感染等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有增无减。上海市名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主任医师余小萍教授运用40多年的临床经验,创新肺系病诊治思维,取得了较好临床疗效。
近年来,“肺结节”在体检报告中频频出现。大量的检出率引起很多患者的焦虑,临床“谈结色变”的人不在少数,严重者甚至因害怕而无法正常工作生活。“大部分肺结节都是良性的,并不需要手术,只需定期随访复查即可。”余小萍说,对于大小在8~10毫米,同时具备特异性影像学特征,包括结节边缘出现分叶、毛刺,内部血管增粗、增多、变形、空泡征及胸膜牵拉的肺结节,需及时就诊;大小在10~30毫米,高度怀疑恶性的肺结节,若无禁忌证或高风险合并症,可直接外科手术。
临床数据显示,良性结节中表现为单纯虚证体质的患者比例更高,而恶性患者则以实证多见。“已病防变,为防止肺结节进一步发展,需进行‘抑炎转癌’治疗。”余小萍表示,早期结节的形成较多停留在肉芽肿阶段,未成癌毒,这种结节往往趋向良性,当良性结节较小,根据结节不同阶段应化痰散结、散结消肿。已经明确诊断的肺癌,中药可进行肺癌术后调护,总体治疗原则是补益肺气、活血化瘀。具体治疗中,根据不同患者体质及病情,余小萍进行了细分辨治。
化痰散结肺结节初期以湿聚而成痰,痰邪聚而不散,形成“肺积”,此时应化痰散结,可用半夏、浙贝母、生牡蛎等中药。
清热解毒 痰湿易郁而化热,可选用夏枯草、蒲公英等清热解毒的中药,用来改善炎症性结节气、痰、瘀相互胶结状态,达到消积散结的目的。
行气消滞 气行则血行,可选用玫瑰花、合欢花、陈皮等药物调畅气机,行气消滞。
活血化瘀 肺结节形成病程较长,日久结节不消,气、痰、瘀互结之时,可选取郁金、莪术、三七、桃仁、红花、丹参等药物,以活血化瘀加强散结功效。
益气扶正 正气虚是肺结节发生的基础,治疗应始终贯彻补养肺脾之气的方法,可用黄芪、白术、灵芝、山药等。
除了规范治疗,余小萍强调,无论肺结节患者还是其他肺系疾病患者,都应“管住口”。(张莎莎)
近年来,“肺结节”在体检报告中频频出现。大量的检出率引起很多患者的焦虑,临床“谈结色变”的人不在少数,严重者甚至因害怕而无法正常工作生活。“大部分肺结节都是良性的,并不需要手术,只需定期随访复查即可。”余小萍说,对于大小在8~10毫米,同时具备特异性影像学特征,包括结节边缘出现分叶、毛刺,内部血管增粗、增多、变形、空泡征及胸膜牵拉的肺结节,需及时就诊;大小在10~30毫米,高度怀疑恶性的肺结节,若无禁忌证或高风险合并症,可直接外科手术。
临床数据显示,良性结节中表现为单纯虚证体质的患者比例更高,而恶性患者则以实证多见。“已病防变,为防止肺结节进一步发展,需进行‘抑炎转癌’治疗。”余小萍表示,早期结节的形成较多停留在肉芽肿阶段,未成癌毒,这种结节往往趋向良性,当良性结节较小,根据结节不同阶段应化痰散结、散结消肿。已经明确诊断的肺癌,中药可进行肺癌术后调护,总体治疗原则是补益肺气、活血化瘀。具体治疗中,根据不同患者体质及病情,余小萍进行了细分辨治。
化痰散结肺结节初期以湿聚而成痰,痰邪聚而不散,形成“肺积”,此时应化痰散结,可用半夏、浙贝母、生牡蛎等中药。
清热解毒 痰湿易郁而化热,可选用夏枯草、蒲公英等清热解毒的中药,用来改善炎症性结节气、痰、瘀相互胶结状态,达到消积散结的目的。
行气消滞 气行则血行,可选用玫瑰花、合欢花、陈皮等药物调畅气机,行气消滞。
活血化瘀 肺结节形成病程较长,日久结节不消,气、痰、瘀互结之时,可选取郁金、莪术、三七、桃仁、红花、丹参等药物,以活血化瘀加强散结功效。
益气扶正 正气虚是肺结节发生的基础,治疗应始终贯彻补养肺脾之气的方法,可用黄芪、白术、灵芝、山药等。
除了规范治疗,余小萍强调,无论肺结节患者还是其他肺系疾病患者,都应“管住口”。(张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