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养牛大县驰骋“牛赛道”
文章字数:968
“公司的用地、融资难题都得到了解决,现在县里又大力支持肉牛产业发展,我们更有信心了。”7月8日,在位于利辛县望疃镇的安徽欣浩翔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高亚成高兴地说。当日,利辛县在全省率先启动十万头肉牛养殖项目。
对传统农业大县来说,秸秆有没有更好的出路?如何推进乡村振兴?利辛县启动了“秸秆变肉”工程及十万头肉牛养殖项目,该项目计划总投资23.43亿元,打造10家万头肉牛养殖企业,计划年内肉牛出栏10万头,到2027年出栏30万头。
“利辛县在全省率先出台‘牛十条’、率先启动十万头肉牛养殖项目,对全省‘秸秆变肉’工程实施将起到重要推进作用,对全省肉牛产业提质增量也具有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安徽省牛羊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华金玲说。
利辛县是全国秸秆养牛十佳示范县,今年以来,该县积极响应省委“种养一块抓、粮肉一块抓、头尾一块抓”新要求,提出“种好粮、养好牛、做好菜”的“双30”农业产业发展战略,力争3至5年,实现粮食产量30亿斤、肉牛出栏30万头。
目前,利辛县已出台肉牛全产业链发展实施方案、支持肉牛全产业链发展十条政策,设立2亿元肉牛产业发展专项基金;组建“牛专班”,设立由县党政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肉牛全产业链发展领导小组,成立发展工作专班统筹推进;备足“牛用地”,预留设施农用地12374亩,确保肉牛产业发展用地保障;启动“牛赛道”,建立“赛牛”机制,开展镇、村书记“赛牛”,组织金融、保险“赛牛”,定期通报推动“赛牛”,促进肉牛产业强劲发展。
利辛县“秸秆变肉”工程将坚持全链条、全利用的产品开发,促进育种、养殖、加工、预制菜、电商零售深度融合,推动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培育一批有机、绿色的“土字号”“乡字号”徽牛名牌,以品质塑造品牌,以产品带动产业;同时,借力科技打造“徽牛云”平台,赋能肉牛产业数字化。
位于利辛县张村镇柳东社区的安徽众联农牧有限责任公司养殖项目,是此次启动的10个项目之一。“我姓牛,一定会使足‘牛劲’,借助政策‘东风’,进行秸秆饲料加工,养好牛,带动群众就业增收。”公司负责人牛占生说。
“我们将以‘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三牛’精神,全力推进‘秸秆变肉’,下大力气做好‘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增值大文章。”利辛县委书记张吉明说,聚力打造皖北肉牛交易大市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全国肉牛养殖循环示范基地。
(汝平 许发夫)
对传统农业大县来说,秸秆有没有更好的出路?如何推进乡村振兴?利辛县启动了“秸秆变肉”工程及十万头肉牛养殖项目,该项目计划总投资23.43亿元,打造10家万头肉牛养殖企业,计划年内肉牛出栏10万头,到2027年出栏30万头。
“利辛县在全省率先出台‘牛十条’、率先启动十万头肉牛养殖项目,对全省‘秸秆变肉’工程实施将起到重要推进作用,对全省肉牛产业提质增量也具有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安徽省牛羊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华金玲说。
利辛县是全国秸秆养牛十佳示范县,今年以来,该县积极响应省委“种养一块抓、粮肉一块抓、头尾一块抓”新要求,提出“种好粮、养好牛、做好菜”的“双30”农业产业发展战略,力争3至5年,实现粮食产量30亿斤、肉牛出栏30万头。
目前,利辛县已出台肉牛全产业链发展实施方案、支持肉牛全产业链发展十条政策,设立2亿元肉牛产业发展专项基金;组建“牛专班”,设立由县党政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肉牛全产业链发展领导小组,成立发展工作专班统筹推进;备足“牛用地”,预留设施农用地12374亩,确保肉牛产业发展用地保障;启动“牛赛道”,建立“赛牛”机制,开展镇、村书记“赛牛”,组织金融、保险“赛牛”,定期通报推动“赛牛”,促进肉牛产业强劲发展。
利辛县“秸秆变肉”工程将坚持全链条、全利用的产品开发,促进育种、养殖、加工、预制菜、电商零售深度融合,推动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培育一批有机、绿色的“土字号”“乡字号”徽牛名牌,以品质塑造品牌,以产品带动产业;同时,借力科技打造“徽牛云”平台,赋能肉牛产业数字化。
位于利辛县张村镇柳东社区的安徽众联农牧有限责任公司养殖项目,是此次启动的10个项目之一。“我姓牛,一定会使足‘牛劲’,借助政策‘东风’,进行秸秆饲料加工,养好牛,带动群众就业增收。”公司负责人牛占生说。
“我们将以‘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三牛’精神,全力推进‘秸秆变肉’,下大力气做好‘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增值大文章。”利辛县委书记张吉明说,聚力打造皖北肉牛交易大市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全国肉牛养殖循环示范基地。
(汝平 许发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