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省科技馆开展暑期科普讲座
文章字数:793
本报讯“你知道45.22万高斯意味着什么?”“磁场的形状又是什么样的?”……为进一步拓宽广大中小学生的科学视野,丰富他们的暑期生活,7月15日,安徽省科技馆特邀中国科学院强磁场科学中心高级工程师方明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以“中国强磁场”为主题的科普讲座。
“强磁场是探索科学前沿的一种极端实验条件,在发现新现象、催生新技术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讲座一开始,方老师通过一段动画视频向大家展示了磁场的实体形态,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其实,我们生活中充满了磁场,地球就是一个大磁场,中国人在古代的时候就懂得利用磁场来辨别方向。”随后,方老师为在座的每一位学员都发放了指南针和磁铁等实验器具,让大家亲手操作,感受磁场的神奇魅力。
“我国在强磁场技术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在合肥科学岛上,国家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混合磁体产生了45.22万高斯的稳态磁场,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课堂上,方老师围绕“什么是磁场”“电磁的应用与发展”等方面,结合视频图文让同学们充分了解电磁相关的科学知识。从“悬浮樱桃”到“悬浮青蛙”,方老师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及趣味十足的实验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同学们既收获了快乐也学习到了前沿的科学知识。
理论讲解必不可少,实践操作也十分重要。在活动的最后,方老师拿出了他的“秘密武器”——液氮,与同学们一起完成了各项有趣的科学实验。在方老师的号召下,现场许多小朋友纷纷举起小手上前体验,不仅亲眼看到了易碎的“液氮玫瑰”“液氮香蕉”,还亲自品尝到了特制的“液氮薯片”。
一个多小时的科普讲座让参与的同学意犹未尽,纷纷表示,“还想再来一节”。“现在正值暑假,与其让小孩待在家里看电视、写作业,还不如带着他来这里听听讲座,长长见识,对我们家长来说也是一个提升。”学生家长刘东来向记者说道。接下来,省科技馆将继续利用好假期时间,开展内容丰富的科普讲座活动,激发更多群体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全媒体记者 黄文静)
“强磁场是探索科学前沿的一种极端实验条件,在发现新现象、催生新技术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讲座一开始,方老师通过一段动画视频向大家展示了磁场的实体形态,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其实,我们生活中充满了磁场,地球就是一个大磁场,中国人在古代的时候就懂得利用磁场来辨别方向。”随后,方老师为在座的每一位学员都发放了指南针和磁铁等实验器具,让大家亲手操作,感受磁场的神奇魅力。
“我国在强磁场技术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在合肥科学岛上,国家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混合磁体产生了45.22万高斯的稳态磁场,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课堂上,方老师围绕“什么是磁场”“电磁的应用与发展”等方面,结合视频图文让同学们充分了解电磁相关的科学知识。从“悬浮樱桃”到“悬浮青蛙”,方老师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及趣味十足的实验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同学们既收获了快乐也学习到了前沿的科学知识。
理论讲解必不可少,实践操作也十分重要。在活动的最后,方老师拿出了他的“秘密武器”——液氮,与同学们一起完成了各项有趣的科学实验。在方老师的号召下,现场许多小朋友纷纷举起小手上前体验,不仅亲眼看到了易碎的“液氮玫瑰”“液氮香蕉”,还亲自品尝到了特制的“液氮薯片”。
一个多小时的科普讲座让参与的同学意犹未尽,纷纷表示,“还想再来一节”。“现在正值暑假,与其让小孩待在家里看电视、写作业,还不如带着他来这里听听讲座,长长见识,对我们家长来说也是一个提升。”学生家长刘东来向记者说道。接下来,省科技馆将继续利用好假期时间,开展内容丰富的科普讲座活动,激发更多群体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全媒体记者 黄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