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六安市金寨县乡村振兴局——
“两巩固、四提升”工作机制助力脱贫攻坚
文章字数:2355
  近年来,六安市金寨县乡村振兴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齐抓共管巩固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聚焦“两缩小、两确保”,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走出了一条党组织有作为、群众得实惠、集体增收入的脱贫攻坚新路径。
  动态监测和帮扶常抓巩固。该局一直聚焦脱贫户、监测户,深入推进网格化监测,健全部门筛查预警机制,拓展监测渠道,优化监测方式,全面完成金寨县225个村154346户入户排查工作,新识别认定监测对象272户共905人,全部成为帮扶干部的帮扶对象。针对全县未消除监测风险对象,制定了帮扶措施2700多条,提高了帮扶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开展督查与电话抽查相结合,加强对2484名网格员管理力度,有力促进月度重点工作的落实。
  “三保障一安全”持续巩固。全面落实各项教育资助政策。2023年春季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3460人次共1841.165万元,其中原建档立卡15953人次1074.9万元,实现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启动了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印制政策宣传单,进行前期摸底,确保应贷尽贷、应还尽还。全县172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实行“5+X”食堂供餐模式,受益学生达28658人,实现了受益学生和受益学校的全覆盖,持续推进控辍保学长效机制,现有适龄残疾儿童455名,已入学441人,延缓入学14人。在医疗保障上,全县家庭医生累计签约265439人,签约率53.46%,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签约人数53060人,履约率100%,群众满意度达95%以上。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乡镇卫生院全部达到省级基本标准,8家中心卫生院全部达到国家级“推荐标准”,实现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达标率100%,基层门诊人次占比达到60%以上,超额完成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的目标,全县8所乡镇卫生院达到了二级医院治疗水平。积极开展季度住房安全排查,实施了农村危房改造11户,其中:农村低保户4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2人,其他脱贫户5户,截至目前,已完工7户。持续抓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帮扶措施,保障有劳动力且有就业意愿的家庭至少有1人稳定就业。扎实开展山区农村供水保障情况调查,投入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经费204.3万元,对各乡镇281处饮水工程进行维修、养护。发放54686人兜底保障对象资金1.03亿元,为27380名困难群体代缴保费365.09万元,将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再提高10元,由140元提高至150元,惠及全县12万余人参保群众,为12万名60周岁以上老人按月发放养老金1.07亿元,人均每月养老金水平171.41元,新增领取养老保险待遇人员养老金达206.1元。
  “两业”增收持续提升。金寨县茶园总面积达22.8万亩,春季产干茶1.05万吨,一产产值13亿元,新辟桑园2000亩,改造低产桑园1000亩,全县桑园面积已达到3.8万亩,共投入资金139.43万元,以物补贴形式采购“强桑1号”113万株、纸质方格簇20万片、机采方格簇3600片,分发到脱贫户、监测户手里,助力农民增收,促进产业发展,积极开展绿色食品、茶叶、中药材、蚕桑、果蔬5个“博士科技特派团”现场技术指导工作,依托果蔬桑“师带徒”、“一村一技”、产业服务团等,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各类技术培训班近100期,现场培训指导脱贫户2000余人次;认定就业帮扶车间15家,在岗人数658人,其中脱贫户163人,发放脱贫户、监测户省外交通补贴300.35万元,县内其他灵活就业补贴14.96万元,居家就业、帮扶车间补贴39.853万元,将公益岗安置人员数维持在1.26万人以上,按月及时发放脱贫户公益岗工资3100余万元,还开展茶叶生产加工制作、蔬菜种植、桑蚕养殖、直播销售员、药材种植等工种培训班28期,培训脱贫劳动者1450人。
  乡村建设全面提升。累计完成户用卫生厕所建设96997户,普及率达90.3%。去年,完成户用卫生厕所改造2382户,占年初计划2000户的191%;完善2022年度10个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面貌的改变,继续落实2023年度10个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建设任务,安排专项资金1221万元用于污水处理设施和基础设施配套,整体建设进度达55%。印发《关于进一步抓好2023年度美丽宜居自然村庄建设工作的通知》,明确乡镇建设任务共202个,投入专项资金6060万元,截至目前,已完成建设任务170个,占任务总数的84%,建设任务正在有序推进。
  重点工作统筹提升。2023年,金寨县本级财政安排资金1.35亿元用于支持重点项目的有效衔接,清理收回可统筹使用财政存量资金2787.92万元,其中安排1000万元用于乡村振兴农业产业的发展,占可统筹部分的36%。下达统筹整合资金4批次5.12亿元,安排项目109个,开工项目109个,开工率100%,完成资金支出2.78亿元,支出进度54.3%。下达水库移民后扶项目资金计划22687万元,实施项目270个,完成96个,完成投资10200万元,占比44.96%,资金支付9035.74万元。扎实推进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欠发达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示范区项目实施,着力建成环梅山湖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示范区内5个乡镇在彩票公益金评估中,获得全国2022年示范区中期评估A类第一的好成绩,并获得奖励资金1100万元。
  “五大帮扶”深耕提升。进一步健全县级领导干部联系帮扶工作体系,完善县级领导帮扶联系的乡镇和村,明确县四大班子成员、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每月到乡村调研,推动工作时间1周以上,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每月进村入户调研15天以上,在帮扶过程中,严格落实“单位包村、干部包户”的工作制度,积极配合省市定点帮扶单位开展好帮扶工作,积极争取人社部、省、市三级定点帮扶单位投入帮扶资金700多万元带动贫困户脱贫,督促全县83个行政村249名第八批选派干部按时按点到村开展工作,认真落实对驻村工作队的管理培训,驻村工作队深入开展入户走访活动,全力做好驻村工作队有档案、有资料、有成果。大力实施“万企兴万村”助力乡村振兴行动,组织号召县直定点帮扶单位,动员鼓励广大民营企业,社会组织,通过投资兴业、招工就业、慈善捐赠等形式,引导社会资金共投入定点帮扶资金1000多万元,用于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既增加了村集体的收入,又带动了群众就业增收。
  (黄劲松 李忠叶)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