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3年安徽省“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文章字数:2884
火星时代研学旅游基地:
赓续科学家精神 传承时代薪火
火星时代研学旅游基地。
时代催人奋进,在建设祖国的伟大道路上,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一代又一代科学家心系祖国和人民,不畏艰难,无私奉献,为科学技术进步作出重大贡献。伟大的科学家精神需要发扬,更需要传承,走进位于亳州市的火星时代研学旅游基地,场馆内众多科学家的图像资料映入眼帘,丰富的科普设备让人目不暇接,创意十足的主题场馆让这里成为省内传播和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家精神的重要场所。
夯基固本
打造科教新高地
火星时代研学旅游基地占地约4000平方米,包含星际探索馆、机器人馆、航空航天馆3个主题科技展厅以及智慧编程馆、无人机馆、3D打印馆等8个主题展馆。其中,机器人体验馆内设有导航机器人、书画机器人等丰富的机器人品类,通过不同的功能展示与交互体验,从机器人发展史的讲解演示到相关领域的机器人体验展示,给青少年带来极致的机器人体验;星际探索体验馆场馆内设有星空实验室,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封闭式大屏空间等相关内容展示,给予观众极致的星际体验,让人身临其境,感受宇宙的无穷魅力,激发青少年探究太空的兴趣;航天航空馆内设有航天发射器、宇宙飞船、返回舱宇航服等航天模拟设备,通过新颖的科技手段为孩子们传播太空文化、展示中国航天发展历程,同时满足青少年及航天爱好者亲身体验和学习航天技术知识的需要,增强青少年的探索探究和创新能力。四十余名专兼职教师以及完善的研学设施让这里成为省内外众多中小学校开展研学游的热门场所,2022年接待学生约3万人次。
秉承着优化科普设施,拓展教育资源的工作理念,火星时代研学旅游基地坚持以科技文化为传播主体,以实践操作为展现形式,携手政府相关部门、各中小学、研学机构,倾力打造安徽乃至华北具有影响力的科技教育创新基地。该基地先后荣获“2020年省级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2020-2024年度安徽省科普教育基地”“市级研学旅游基地称号”“亳州市少先队校外实践体验活动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科普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
开拓创新
深挖科教新内涵
作为省、市级科普示范基地,火星时代研学旅游基地凝心聚力,不断创新科教形式,每年开展科普活动100场,科技研学活动50场,科普日活动20场。教育要“出新”,更要“出彩”,为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基地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定期开发制定不同研学体验活动以及课程,在活动和体验中,充分利用馆内多样化的科普设施,图文结合,立体式、全方位让来馆游客充分学习和感受我国老一辈科学家的光荣事迹和爱国奉献的不屈精神。青少年群体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学习科学家精神的重点群体,为此,基地通过举办青少年科技大赛等大型主题活动,将知识融入实践中,激发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热情,传扬科学家精神。
优秀的科普工作少不了一批专业能力强的师资队伍,该基地始终以“育人”和“传播”为目标指向,目前有科技教育指导教师18名,其中每个场馆标配一名主讲老师,一名辅助老师。导师主要由专职导师、一线教师、在校大学生担任。此外,基地还有项目专员负责科技教育项目,直接与旅游渠道商、各中小学沟通协作,保障科技教育项目的有序开展。
科普工作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程,需要持续投入,包含设备更新、课程深化、导师深造。火星时代研学旅游基地一直以来将科普科学家精神当作科普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大力推进,聚力创新。下一步,基地也将充分承担和履行好自身社会责任和义务,拓展更多科教资源,将优质科教资源传播给更多学生群体,争做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排头兵”。
(全媒体记者 黄文静)
六安航天科普研学基地:
扬先辈之志 育时代新人
附近中小学来馆参观。
从20世纪50年代我国航天事业起步,到如今我们迎来载人航天、北斗卫星、嫦娥探月、祝融奔火等一系列震惊世界的伟大成就,航天强国的背后离不开一代代航天科技工作者们的终日乾乾、默默付出,吾辈之青年更应该秉航天精神,扬国之威望。坐落于六安市悠然蓝溪境内的六安航天科普研学基地,不仅是中国航天科工相关部门授权的中国航天文化传播基地,同样也是华东地区能够全面展示中国航天层级特色的科普基地。丰富的资源,多样的航天模型以及科学家精神主题展厅让这里成为传播中国航天科学家奋斗精神的特色教育基地。
展陈有特色 内容更出彩
背倚国家4A景区,六安航天科普研学基地周围环境优美,总面积达5000平方米,从外部建设到内部装修,基地紧贴航天科普主题,创设航天文化墙绘1020平方米,同时拥有“导弹、卫星、火箭、飞船、空间站、航天服”等精品模型100余件,并多套航天体验设备供参观者游览体验。场馆设施齐全、布局合理,每天可接待观众600人次。装修精美的基地内设有航天知识系列展览、航天器品种展示、航天科学家以及中国航天员介绍墙等。2个科学家精神报告厅、1个短视频活动室以及26块科学家精神暨航天科技知识展板,为大别山革命老区及周边广大青少年研学游、党团建活动等提供最前沿的航天文化教育和国防教育服务。
漫步在基地的展厅内,仿佛重新翻开了中国航天发展的历史画卷。“弹、箭、星、船、站、人物(航天科学家)”等实体模型、图片、视频令人印象深刻,VR设备解说和互动体验也让参观游客耳目一新。基地以“航天精神”为统领,以“两弹一星”科学家和航天英雄等为人物楷模,结合时下流行的诸多科技元素,生动形象地展示中国航天国防事业发展至今的艰苦卓绝,从逐步摸索走向胜利的辉煌历程,凸显科学家们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内涵和他们不畏艰难、勇于攀登、实现中国梦的时代价值。这些富有特色、主题突出的展教内容配合“沉浸式”的参观体验,得到了周边师生、家长和游客的高度认可,在区域内获得了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社会效益明显。
为传播好、发扬好、叙述好这些科学家故事以及背后的闪光精神,场馆专门配有专职讲解员3人,专职讲座老师3人,展陈内容由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10所直接设计布局,并提供完整的权威性解说词。
活动有创意 传播出实效
除了不断夯实硬件实力,基地秉承创新育人的发展理念,自2021年运行以来,紧扣科学家精神和航天科技这一主题,开展了多场次、多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先后接待学生研学、亲子研学、党建团建等各类团队 31000 余人次,通过航天科学家暨航天员生平观览讲解、航天科学家暨航天员工作生活小故事短视频互动、以钱学森为重点的“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专题讲座等形式,将科学家精神根植于广大中小学生的心中。此外,在“中国航天日”、建党100周年、钱学森诞辰110周年纪念日、全国科普日等重要节点,基地分别开展了“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楷模——钱学森”“放飞神剑收获和平”讲座、“百年铸伟业航天强国防”观摩体验、“神舟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授课视频”等宣教活动。近年来,基地积极吸纳志愿者127人,成立科学家精神宣传服务队,在周边中小学举办多场“科学家精神暨航天科技进校园活动”,受教育学生达6300余人。
线下活动阵地不断扩展,线上科普平台也不断完善发展,六安航天科普研学基地坚持为广大研学师生和社会人士营造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科学文化氛围,聚力搭建一个“多层次参与、多方位合作、多单位联动”的科普宣传平台,以航天精神铸魂育人,为培育更多未来航天栋梁贡献自身力量。(全媒体记者黄文静)
赓续科学家精神 传承时代薪火

时代催人奋进,在建设祖国的伟大道路上,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一代又一代科学家心系祖国和人民,不畏艰难,无私奉献,为科学技术进步作出重大贡献。伟大的科学家精神需要发扬,更需要传承,走进位于亳州市的火星时代研学旅游基地,场馆内众多科学家的图像资料映入眼帘,丰富的科普设备让人目不暇接,创意十足的主题场馆让这里成为省内传播和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家精神的重要场所。
夯基固本
打造科教新高地
火星时代研学旅游基地占地约4000平方米,包含星际探索馆、机器人馆、航空航天馆3个主题科技展厅以及智慧编程馆、无人机馆、3D打印馆等8个主题展馆。其中,机器人体验馆内设有导航机器人、书画机器人等丰富的机器人品类,通过不同的功能展示与交互体验,从机器人发展史的讲解演示到相关领域的机器人体验展示,给青少年带来极致的机器人体验;星际探索体验馆场馆内设有星空实验室,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封闭式大屏空间等相关内容展示,给予观众极致的星际体验,让人身临其境,感受宇宙的无穷魅力,激发青少年探究太空的兴趣;航天航空馆内设有航天发射器、宇宙飞船、返回舱宇航服等航天模拟设备,通过新颖的科技手段为孩子们传播太空文化、展示中国航天发展历程,同时满足青少年及航天爱好者亲身体验和学习航天技术知识的需要,增强青少年的探索探究和创新能力。四十余名专兼职教师以及完善的研学设施让这里成为省内外众多中小学校开展研学游的热门场所,2022年接待学生约3万人次。
秉承着优化科普设施,拓展教育资源的工作理念,火星时代研学旅游基地坚持以科技文化为传播主体,以实践操作为展现形式,携手政府相关部门、各中小学、研学机构,倾力打造安徽乃至华北具有影响力的科技教育创新基地。该基地先后荣获“2020年省级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2020-2024年度安徽省科普教育基地”“市级研学旅游基地称号”“亳州市少先队校外实践体验活动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科普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
开拓创新
深挖科教新内涵
作为省、市级科普示范基地,火星时代研学旅游基地凝心聚力,不断创新科教形式,每年开展科普活动100场,科技研学活动50场,科普日活动20场。教育要“出新”,更要“出彩”,为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基地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定期开发制定不同研学体验活动以及课程,在活动和体验中,充分利用馆内多样化的科普设施,图文结合,立体式、全方位让来馆游客充分学习和感受我国老一辈科学家的光荣事迹和爱国奉献的不屈精神。青少年群体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学习科学家精神的重点群体,为此,基地通过举办青少年科技大赛等大型主题活动,将知识融入实践中,激发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热情,传扬科学家精神。
优秀的科普工作少不了一批专业能力强的师资队伍,该基地始终以“育人”和“传播”为目标指向,目前有科技教育指导教师18名,其中每个场馆标配一名主讲老师,一名辅助老师。导师主要由专职导师、一线教师、在校大学生担任。此外,基地还有项目专员负责科技教育项目,直接与旅游渠道商、各中小学沟通协作,保障科技教育项目的有序开展。
科普工作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程,需要持续投入,包含设备更新、课程深化、导师深造。火星时代研学旅游基地一直以来将科普科学家精神当作科普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大力推进,聚力创新。下一步,基地也将充分承担和履行好自身社会责任和义务,拓展更多科教资源,将优质科教资源传播给更多学生群体,争做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排头兵”。
(全媒体记者 黄文静)
六安航天科普研学基地:
扬先辈之志 育时代新人

从20世纪50年代我国航天事业起步,到如今我们迎来载人航天、北斗卫星、嫦娥探月、祝融奔火等一系列震惊世界的伟大成就,航天强国的背后离不开一代代航天科技工作者们的终日乾乾、默默付出,吾辈之青年更应该秉航天精神,扬国之威望。坐落于六安市悠然蓝溪境内的六安航天科普研学基地,不仅是中国航天科工相关部门授权的中国航天文化传播基地,同样也是华东地区能够全面展示中国航天层级特色的科普基地。丰富的资源,多样的航天模型以及科学家精神主题展厅让这里成为传播中国航天科学家奋斗精神的特色教育基地。
展陈有特色 内容更出彩
背倚国家4A景区,六安航天科普研学基地周围环境优美,总面积达5000平方米,从外部建设到内部装修,基地紧贴航天科普主题,创设航天文化墙绘1020平方米,同时拥有“导弹、卫星、火箭、飞船、空间站、航天服”等精品模型100余件,并多套航天体验设备供参观者游览体验。场馆设施齐全、布局合理,每天可接待观众600人次。装修精美的基地内设有航天知识系列展览、航天器品种展示、航天科学家以及中国航天员介绍墙等。2个科学家精神报告厅、1个短视频活动室以及26块科学家精神暨航天科技知识展板,为大别山革命老区及周边广大青少年研学游、党团建活动等提供最前沿的航天文化教育和国防教育服务。
漫步在基地的展厅内,仿佛重新翻开了中国航天发展的历史画卷。“弹、箭、星、船、站、人物(航天科学家)”等实体模型、图片、视频令人印象深刻,VR设备解说和互动体验也让参观游客耳目一新。基地以“航天精神”为统领,以“两弹一星”科学家和航天英雄等为人物楷模,结合时下流行的诸多科技元素,生动形象地展示中国航天国防事业发展至今的艰苦卓绝,从逐步摸索走向胜利的辉煌历程,凸显科学家们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内涵和他们不畏艰难、勇于攀登、实现中国梦的时代价值。这些富有特色、主题突出的展教内容配合“沉浸式”的参观体验,得到了周边师生、家长和游客的高度认可,在区域内获得了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社会效益明显。
为传播好、发扬好、叙述好这些科学家故事以及背后的闪光精神,场馆专门配有专职讲解员3人,专职讲座老师3人,展陈内容由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10所直接设计布局,并提供完整的权威性解说词。
活动有创意 传播出实效
除了不断夯实硬件实力,基地秉承创新育人的发展理念,自2021年运行以来,紧扣科学家精神和航天科技这一主题,开展了多场次、多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先后接待学生研学、亲子研学、党建团建等各类团队 31000 余人次,通过航天科学家暨航天员生平观览讲解、航天科学家暨航天员工作生活小故事短视频互动、以钱学森为重点的“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专题讲座等形式,将科学家精神根植于广大中小学生的心中。此外,在“中国航天日”、建党100周年、钱学森诞辰110周年纪念日、全国科普日等重要节点,基地分别开展了“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楷模——钱学森”“放飞神剑收获和平”讲座、“百年铸伟业航天强国防”观摩体验、“神舟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授课视频”等宣教活动。近年来,基地积极吸纳志愿者127人,成立科学家精神宣传服务队,在周边中小学举办多场“科学家精神暨航天科技进校园活动”,受教育学生达6300余人。
线下活动阵地不断扩展,线上科普平台也不断完善发展,六安航天科普研学基地坚持为广大研学师生和社会人士营造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科学文化氛围,聚力搭建一个“多层次参与、多方位合作、多单位联动”的科普宣传平台,以航天精神铸魂育人,为培育更多未来航天栋梁贡献自身力量。(全媒体记者黄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