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城市书屋里的静美时光
文章字数:1375
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如此,一个城市一座建筑亦如此。
和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元素随处可见。云上书屋、不染书屋、大隐书屋、明天书屋、动静书屋以及各社区的文化站遍布县城的每一个角落。
家里的藏书这几年虽阅读不少,但藏书量毕竟少得可怜,满足不了我的”消耗”,不得不跑到城市书屋去“充电”。
离我家较近的云上书屋在文化大厦八楼。每次去借书,徒步沿着开阔的南北大街往北,到了DG广场再往西,便到了。
跨入大门,简洁宽敞的大厅,顿时让人眼前一亮。我直接乘电梯上了大厦八楼来到云上书屋。我想取名“云上书屋”也许是因为此书屋是整座建筑的最高一层,也许寓意是多读书,能插上理想翅膀飞得更高更远吧。
进了书屋顿觉墨香扑鼻,雅意盎然。近200平方米的书屋,靠北是一排高大的书架,不知有多少行。从上到下,一列一列,密密麻麻的全是书,这里是一片书的森林,又是一座知识的迷宫。我常常为了找几本喜欢的书,在里面兜兜转转,迷失其中。而选书的心态,则像个贪者,这本翻翻,那本看看,既想拿这几本,又想拿另外几本,后来看到似乎更好的,又丢下先前几本。有时带着目的查找资料就剑指南山了。
云上书屋里,不管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四台落地空调不间断运转,里面始终保持恒温22摄氏度,茶水免费提供,身临其境有种温馨如春的感觉。靠窗户南边分六个方格,有着独立的空间,每个方格里放上两只四人坐的长沙发,沙发之间是茶几,供阅读者使用。
负责管理书屋的文化馆工作人员,是一位大约三十来岁的年轻女子。素颜,素衣,被书香熏染过的性情,格外温厚内敛。极少说话,但一脸的微笑让人觉得亲切。每次看到她,我就想,也能像她这般,守着这一屋子的书香,消磨余下光阴,多好。
记得三年前夏天我第一次去云上书屋的场景:几位读者抬头看我一眼,有的面熟打个招呼,不熟的点点头,偌大的书屋,只零星散落着七、八个人。后来去的次数多了才发现,若是到了周末,这里顿时热闹起来,有家长领着孩子一同来看书学习的,有年轻夫妇来这里阅读共享时光的,还有许多小学生,手中捧着一本少儿读物,津津有味地读着。有些中学生,在家里带来了笔记本,专心地摘抄书中一段段优美的词句。徜徉在书堆里,安静舒适的环境,令人心旷神怡,云上书屋确实是个难得的读书场所。这让我想起自己的少年时代,曾经也有过这般明眸皓齿,青嫩如水的时光啊。可是仿佛只一转身,人已向老年的深处行去了。
云上书屋的书是不可以借出去的,只有在书屋里阅读,我每次去时带上茶杯,沏上一杯茶慢慢品尝,烟瘾来了,到外面走廊上抽一支烟,伸伸腿,扭扭腰,活动一下,一呆就是一个下午。把自己安放在书的森林里,沐浴着知识的阳光雨露,身心是那样的纯粹、宁静,凡世的喧嚣、宠辱,都隐匿不见。
书屋里的每一本书,就是一条鲜活的生命,每读一本书,不仅仅是感官的愉悦,更是精神的体验。不仅仅是后人对前人的欣赏,更是一个生命以其智慧的力量作用于另一个生命的一轮撞击。有时候觉得自己就是其中的一本书,是融化在书架上的一本关于老去的散文,陈旧磨损的封面,泛黄的文字,一篇篇哲理文章,构成我这一本书。
我喜欢这样人书相守的时光。用读书得来的平和、内敛和宁静,抵御外界的庸俗、功利和浮躁。也非常感谢,在喧嚣的尘世的边缘,还有这一隅没有被侵略被践踏的绿洲,让我的心灵,得到憩息,静静地消磨那美好的翻动书页的幸福时光,开启慢生活模式,那将是人生最惬意的事。
和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元素随处可见。云上书屋、不染书屋、大隐书屋、明天书屋、动静书屋以及各社区的文化站遍布县城的每一个角落。
家里的藏书这几年虽阅读不少,但藏书量毕竟少得可怜,满足不了我的”消耗”,不得不跑到城市书屋去“充电”。
离我家较近的云上书屋在文化大厦八楼。每次去借书,徒步沿着开阔的南北大街往北,到了DG广场再往西,便到了。
跨入大门,简洁宽敞的大厅,顿时让人眼前一亮。我直接乘电梯上了大厦八楼来到云上书屋。我想取名“云上书屋”也许是因为此书屋是整座建筑的最高一层,也许寓意是多读书,能插上理想翅膀飞得更高更远吧。
进了书屋顿觉墨香扑鼻,雅意盎然。近200平方米的书屋,靠北是一排高大的书架,不知有多少行。从上到下,一列一列,密密麻麻的全是书,这里是一片书的森林,又是一座知识的迷宫。我常常为了找几本喜欢的书,在里面兜兜转转,迷失其中。而选书的心态,则像个贪者,这本翻翻,那本看看,既想拿这几本,又想拿另外几本,后来看到似乎更好的,又丢下先前几本。有时带着目的查找资料就剑指南山了。
云上书屋里,不管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四台落地空调不间断运转,里面始终保持恒温22摄氏度,茶水免费提供,身临其境有种温馨如春的感觉。靠窗户南边分六个方格,有着独立的空间,每个方格里放上两只四人坐的长沙发,沙发之间是茶几,供阅读者使用。
负责管理书屋的文化馆工作人员,是一位大约三十来岁的年轻女子。素颜,素衣,被书香熏染过的性情,格外温厚内敛。极少说话,但一脸的微笑让人觉得亲切。每次看到她,我就想,也能像她这般,守着这一屋子的书香,消磨余下光阴,多好。
记得三年前夏天我第一次去云上书屋的场景:几位读者抬头看我一眼,有的面熟打个招呼,不熟的点点头,偌大的书屋,只零星散落着七、八个人。后来去的次数多了才发现,若是到了周末,这里顿时热闹起来,有家长领着孩子一同来看书学习的,有年轻夫妇来这里阅读共享时光的,还有许多小学生,手中捧着一本少儿读物,津津有味地读着。有些中学生,在家里带来了笔记本,专心地摘抄书中一段段优美的词句。徜徉在书堆里,安静舒适的环境,令人心旷神怡,云上书屋确实是个难得的读书场所。这让我想起自己的少年时代,曾经也有过这般明眸皓齿,青嫩如水的时光啊。可是仿佛只一转身,人已向老年的深处行去了。
云上书屋的书是不可以借出去的,只有在书屋里阅读,我每次去时带上茶杯,沏上一杯茶慢慢品尝,烟瘾来了,到外面走廊上抽一支烟,伸伸腿,扭扭腰,活动一下,一呆就是一个下午。把自己安放在书的森林里,沐浴着知识的阳光雨露,身心是那样的纯粹、宁静,凡世的喧嚣、宠辱,都隐匿不见。
书屋里的每一本书,就是一条鲜活的生命,每读一本书,不仅仅是感官的愉悦,更是精神的体验。不仅仅是后人对前人的欣赏,更是一个生命以其智慧的力量作用于另一个生命的一轮撞击。有时候觉得自己就是其中的一本书,是融化在书架上的一本关于老去的散文,陈旧磨损的封面,泛黄的文字,一篇篇哲理文章,构成我这一本书。
我喜欢这样人书相守的时光。用读书得来的平和、内敛和宁静,抵御外界的庸俗、功利和浮躁。也非常感谢,在喧嚣的尘世的边缘,还有这一隅没有被侵略被践踏的绿洲,让我的心灵,得到憩息,静静地消磨那美好的翻动书页的幸福时光,开启慢生活模式,那将是人生最惬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