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5版
发布日期:
强化服务指导 推动高产高效
——怀宁县种植业技术推广中心“五化”管理显成效
文章字数:1199
  近年来,怀宁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指示精神,以水稻绿色高产高效项目为抓手,创新农技推广服务机制,强化服务指导,攻单产、抓融合、提效益,粮食生产年年获丰收。2019-2022年,连续四年获得安庆市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先进县,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怀宁贡献。
  组织种植“规模化”。怀宁县种植业技术推广中心每年开展新优品种引进筛选、展示示范、抗性对比,组织专家进行综合评审遴选,推荐4-5个产量高、抗性强、米质优的品种,作为规模化种植主推品种,坚持每个乡镇选择1-2个主推品种,因地制宜建设单品种生产示范基地。2022年全县共组织建设单品种生产示范基地22个千亩方和5个万亩片,总面积达11万亩,较非示范区相比,示范基地亩均增产10%以上,示范效果显著。
  强化管理“标准化”。怀宁县种植业技术推广中心一直在标准化生产上发力,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平台,以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为主体,构建统一种植品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控、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机械作业“五统一”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全县粮食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指导模式“绿色化”。怀宁县种植业技术推广中心积极加强对农业经营主体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组织现场观摩、发放明白纸、技术手册等形式,大力推广普及水稻绿色高产高效新技术。2022年通过推行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生物肥替代化肥,使用缓控释肥等新型肥料,推广侧深施肥、种肥同播、水肥一体化等施肥方式,全县化肥施用量较上年减少30吨,节本增效达4000余万元。通过应用以杀虫灯、性诱剂、种植显花植物和诱集植物、人工释放赤眼蜂等物理防治与生物防治相结合的绿色防控模式,采用无人机等高效植保机械,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全县农药施用量较上年减少31吨。
  引导销售“订单化”。怀宁县种植业技术推广中心制作了优质专用水稻生产分布图,发放到县内十余家大米加工龙头企业,将11万亩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生产基地面积、品种分布情况,在地图上标注到地块,将种植主体和联系方式也予以标识,方便企业统一联系收购,落实“按图索粮”,积极组织县内大米加工龙头企业与种粮大户签订订单合同,实现订单生产、明确溢价收购,有效促进了“订单化”工作落实。
  推动产业“融合化”。在进一步做大做强“稼仙”“闽福宁”两大著名品牌的同时,引导具备条件的合作社、家庭农场打造如“皖风六月”“康坡岭”等虾稻米及“禾再俏”“国禾香”等再生稻米地方特色品牌,实行生产全程信息网络化,网上网下同步宣传、同步销售,延长优质特色稻米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突出打造水稻+乐园,围绕海子文化园、海螺望春花基地、孔雀东南飞影视基地、石牌特色戏曲小镇等推广稻油轮作,打造油菜花海及与地域特色相对应的花海图案,助力全域旅游。围绕平山、独秀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因势利导发展稻虾共生,开展捕鱼、钓虾、插秧、休闲采摘等农事体验活动,推动农区变景区、田园变乐园,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成为乡村振兴的新亮点。
  (胡兴年 冯叶红)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