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以法之名丰盈“科普之翼”
《合肥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下月起施行
文章字数:1113
  科创与科普犹如“鸟之两翼”。科创合肥,正以法之名丰盈“科普之翼”。6月15日,合肥市人大常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就《合肥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进行解读。《条例》将于7月1日起施行。
  《条例》规定,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科普和公民科学文化素质提升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科普工作规划和相关政策措施,建立、完善科普工作协调制度。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开展相应主题的科普活动。
  同时,为营造共同参与的社会氛围,《条例》明确,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应当结合各自工作对象的特点组织开展科普活动;鼓励和动员科技工作者、教师、在校学生创作科普作品;鼓励新媒体、自媒体等通过动漫、短视频等多种形式,开展科普宣传。
  “我市制定实施《条例》,是一体推进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举措。”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说,《合肥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与《合肥市科技创新条例》作为合肥科技领域两大地方性法规,必将为城市向“科创名城”加速蝶变,提供强有力的法制“双翼”。
  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每年,合肥发挥科学岛、安徽创新馆、科技企业、大科学装置等创新载体科普作用,开展300场以上创新竞赛和科普活动。利用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防灾减灾日、合肥科技创新日,年均组织开展各项主题科普活动2000余场次。
  “合肥已将全民科学素质建设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市科协主要负责人说,《条例》突出科普全覆盖,规定科普活动应当面对全体公民,重点做好青少年、老年人、公务员、农民、产业工人的科普工作,这对于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提升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针对科普活动内容,《条例》规定,教育部门应当督促和指导中小学校开展科普教学,建立科普实验室,建设科普示范学校;学校应当将科普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中;同时,对科普进社区以及应急科普等内容也进行了明确。
  该负责人表示,《条例》的颁布实施,是合肥市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确保“到2025年,全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22%,进入全国城市前十”的重要保障。
  为了推动科普产业发展,《条例》明确,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措施,支持培育科普产业,促进科普与文化、旅游、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建立优秀科普产品项目库,加大对原创优秀科普产品的宣传和推广。
  结合合肥市科创资源优势,《条例》还明确,要充分利用国家级创新平台、重大科技项目的优势推动科普工作的开展。市、县(市)区科学技术协会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定期开展科普资源调查,建立本区域科普资源库。
  羽翼愈是丰满,力道则愈足。在法律护航之下,合肥将扎实开展科学普及工作,持续滋养丰满“科普之翼”,推动科普与科创“比翼齐飞”。 (葛清政)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