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3版
发布日期:
六月是奋斗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在刚刚结束的合肥市第二届无人机大赛中,合肥六中教育集团瑶海分校(合肥市第十一中学)喜获一等奖16个(高中组一等奖总数23个),二等奖2个,所有获奖队员晋级省赛,总成绩位居高中组第一名;在全国青少年航海教育竞赛安徽省选拔比赛中,斩获4金、3银、1铜,获团体总分第一,金牌总数第一的好成绩,学校也捧得体育道德风尚奖。近一个月频频获奖的背后,不仅有学生和科技辅导员辛勤的投入,更离不开年富力强的宋玮校长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任务,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工作的投入力度,夯实了创新育人的基础,学校科创教育实现从弱到优、从优到强的华丽转身。
深耕科技教育显成果 培育创新人才建“高地”
——合肥六中教育集团瑶海分校科技教育赋能创新人才培养
文章字数:2875
    STEM教育上海培训。


    参加安徽省青少年航海模型比赛的队员风采。


    全国NOC比赛安徽省选拔赛。


    参加合肥市第二届无人机大赛。


    科技辅导员凌云老师为队员们面授机宜。

   
  合肥六中教育集团瑶海分校(合肥市第十一中学)(简称“瑶海分校”)位于北一环路与胜利路交叉口,学校占地面积88亩,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美,软硬件设施一流,是一所文化底蕴深厚的省级示范高中。学校213位教师中,有正高级1人,高级87人;硕士学历32人;安徽省优秀教师和模范教师3人;安徽省教坛新星4人,合肥市教坛新星8人;合肥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人,合肥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及成员12人,合肥市高中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58人。建校以来,学校全面加强管理,提升办学品质,目前已形成了艺术、体育、科技三大特色,满足了学生多样化教育需要,连续多年在合肥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中获学生特长发展优胜奖。
  近年来,尤其是加入合肥六中教育集团以来,瑶海分校高度重视科创教育,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作为重要抓手,带动学生整体素质的自主构建和协调发展,学校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到处闪烁着科技与智慧的光芒。
   敦品励行 科教发挥育人功能
  瑶海分校是合肥市“首批STEM实验校”“办学水平优秀等级学校”“甲级管理学校”“文明单位”“安全文明校园”,安徽省“体育运动达标先进单位”“科技体育活动基地培训班”,国家级体育运动达标先进单位。作为一所耳熟能详的区域名校,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办学理念,确立“明德尚行”的校训,“文明和谐求实进取”的校风,兼收并蓄、厚积薄发,为社会输送大批高素质人才。
  科技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近年来,宋玮校长深入探索科技教育系统推进机制,积极推进新课程实践与创新,力争达到科技普及、人才培养、德育渗透三个维度的目标,融合“创新、实践、合作、共享”的理念,融合创新教育与人文教育,积极推进学生核心素养培育。
  优化管理 科教之光洒满校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校拥有航模、3D打印、机器人、创客、人工智能、无线电等先进一流的创新教学设备,成立现教中心具体组织实施科技教育工作。学校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项目,充分激发广大师生参与科创的内生动力。
  建设创新教育师资团队。为了实现多学科有效融合,学校组建创客教师队伍,目前团队由9名兼职科技辅导员组成,他们来自信息技术、化学、物理等学科,责任心强、业务精湛、经验丰富,学校结合团队成员的学科特点,针对性开展研究领域学习,通过专题讲座、实践操作、交流研讨、外出学习等多形式的专项培训,切实提高师资能力。近年来,学校3人次获得合肥市优秀科技辅导员称号,20人次获得安徽航协优秀科技辅导员称号。
  打造特色创新实践课程。在“双减”政策的教育背景下,如何引导学生投入到科技学习中,发展个人和团体的科技创新能力,成为了学校领导们着重考虑的问题。为了给学生创造良好的科技学习环境,3月15日,学校成立科技社团,开设课程有航模,无线电,创客,人工智能,机器人,3D,PS等科技类社团课,每周三下午4:35-6:05开展活动,学校以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为基础,在已有科学元素的基础上进行深度开发,从而构建课程育人大格局。
  信息和通用学科主任张海航老师告诉笔者,科技社团配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各项活动都做到了定时间、定内容、定责任人,确保科技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每学期对表现优秀的同学授予科技之星、航模之星、海模之星等称号,激励更多学子在科技创新、探索新知的道路上不懈努力,勇敢追梦。”
  很多家长担心,进行各项科技创新训练比赛会不会影响学习?瑶海分校实践证明,项目式学习不但不会影响学习,还能很好地促进学习。一个科技创新项目牵涉到的科目可能有好几种,要求学生要有很高的综合素质,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很大帮助,尤其是在学生取得了一定成绩之后,对学生的自信心有很大的提升,每次比赛,对学生而言,也是一种历练。
  科创引路 教书育人有“新”招
  所谓教书育人两不误,瑶海分校在育人方面不断出新,创造性的将教书和育人进行有机的结合,学校利用科技创新类社团作为平台,创立了实践育人、思想育人的新方法和新理念。
  “我们平时与学生一起培训、训练,与学生交朋友,在传授科技知识的同时培养孩子专注、耐心、坚持的科学态度和精神。”科技辅导员徐虹老师说,这种潜移默化的育人方式突破了传统的说教式的方法,对学生整体素质和文化课水平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
  陈李沐岩同学非常有天赋,自加入科技社团后,训练很刻苦,航模比赛中屡获佳绩。但由于缺少家庭关爱,一度对文化课失去信心,科技辅导员凌云得知情况后,经常在航模课上找他谈心,帮助他树立学习目标、建立学习自信心,消除其心理障碍,使得该学生学习成绩得到明显提高。陈李沐岩告诉凌云老师,是学校的航模让他重新找到了梦想和热爱,让他重新拾起自己的人生方向。初来航模社的韩志成同学,可能只是为了逃避学习,但在科技辅导员老师的悉心引导下,渐渐地,他也热爱上航模,向往飞行,更想了解航模背后的科学奥秘。不负众望,他考入安徽理工大学,读研时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每一次取得的成功,他都不忘与我们分享,我们至今仍然保持联系。”科技辅导员凌云老师说。
  “我们要引导学生养成勤思考、善思考的习惯,而且更重要的是强化对学生品性修为的塑造,尤其对团队协作、友善、诚信及社会公德等方面的培养。”在校长宋玮看来,科技辅导员诲人不倦的谆谆教导和循循善诱的专业点拨,让学生们受益匪浅,真正达到塑造品质、启迪心智的作用。
  硕果累累 让科创教育成为学校新名片
  学校科技创新教育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可。学校通过每年的校园开放日活动,展示学校的科技创新成果,并积极采纳社会各界和学生家长的意见,不断完善优化科技创新教育。学校积极拓展校外资源,加强学校与大学和科研机构、社区、高新企业等之间的合作,开发和指导学校STEM课程的实施,营造“全员参与、学有所长”的教育生态场。
  经过多年坚持不懈地努力耕耘,学校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先后获得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全国三等奖,学生在2020-2021年世界物联网创意物联类比赛中分别获得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在2021-2022学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安徽省选拔赛AI天宫造物高中组分别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2021年获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在2022世界机器人大赛总决赛(TAI挑战赛项)中获2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在2022年合肥市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实践大赛中,取得3项一等奖,1项三等奖的骄人成绩。在第18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安徽省赛高中组)科技绘画中获得三等奖,在合肥市第四届青少年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中获1个一等奖,2个三等奖,学校荣获2022年全国“科创筑梦”助力“双减”试点单位,在2023年合肥市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学生活动)中,作品《分类机器人》分别获科创实践类智能博物项目高中组2个三等奖,部分学生通过综合素质评价获得了进入名校学习的宝贵机会。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瑶海分校作为省级示范高中,必将勇担重任,踔厉奋发,持续打造科技育人特色,不断培养和输送创新拔尖人才,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新的力量。
  (刘正)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