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5版
发布日期:
产业链上种好粮
文章字数:560
  当前正值水稻分蘖拔节的关键时期。5月25日,宣城市宣州区杨柳镇兴洋村种植大户张爱旗驾驶着植保机在自家稻田中来回穿梭,分蘖拔节期稻苗急需的肥料通过农机被均匀撒入稻田中,不一会儿整块田的施肥工作就完成了。
  “这种植保机既能施肥、又能打药,田间管理只要一个农机驾驶员就可以解决。”张爱旗说。
  近年来,张爱旗粮食种植规模从100余亩扩大到900余亩,其中早稻种植面积500亩以上。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提高生产效率、节约人工成本就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
  “我们在镇农业技术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将种植品种替换成了再生稻,一稻双收,省时省力。随着面积扩大,我也开始购买各种农机,从拖拉机到收割机、植保机,政府的农机补贴也坚定了我们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信心。”张爱旗说。
  作为宣州区最大的双季稻产区,杨柳镇围绕水稻良种选育、绿色种植、稻米加工、有机化和数字发展、科技培训、生产资料技术融资等服务、休闲体验等环节进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得到广泛应用。目前,该镇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达98%以上,实现了高标准农田全覆盖,旱涝保收率达98%。
  目前,杨柳镇共建成水稻专业合作社8家、家庭农场54家,水稻加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家、秸秆综合利用公司2家,粮食种植业上下游产业链逐步健全。近日,杨柳镇获批创建以粮食为主导产业的国家农业产业强镇。(通讯员 叶婷婷)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