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做新时代文化自强的践行者
文章字数:1206
2022年10月16日,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报告凝聚人心、催人奋进,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也为每一位新闻工作者守正创新、明志奋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高举旗帜,凝聚力量,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把舵定向。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自强方能自信,增强全民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高峰增强自信意识。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要承担起这个职责和使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第一位的。作为一名在媒体专业岗位上坚守了二十几年的新闻工作者,报告进一步为我们增强了文化自信、创新动力,我们一定要不忘初心、坚守底线、加强学习、深入基层,采写创作出一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服务大众的新闻作品,为社会主义文化自强自信增砖添瓦。
明意识强基础,扬长补短,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夯基强根。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坚守底色,服务人民,“核心”不变,保先创新,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贡献自我力量。“远路不须愁日暮,老年终自望河清”。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在舆论宣传上一定要与我党保持一致,与时俱进,戒骄戒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要打破排他的小圈子,突破“小众”文化思想的束缚,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利用全媒体、大数据等,写(推)出更多弘扬正能量的优秀新闻作品,抒写出更多随主流、随时代、不偏航,传达正确的立场、观点、态度,引导人们分清对错、好坏、善恶、美丑,激发人们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文化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鼓劲赋能,全力做好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自强的筑基者、践行者。(李晓光)
高举旗帜,凝聚力量,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把舵定向。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自强方能自信,增强全民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高峰增强自信意识。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要承担起这个职责和使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第一位的。作为一名在媒体专业岗位上坚守了二十几年的新闻工作者,报告进一步为我们增强了文化自信、创新动力,我们一定要不忘初心、坚守底线、加强学习、深入基层,采写创作出一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服务大众的新闻作品,为社会主义文化自强自信增砖添瓦。
明意识强基础,扬长补短,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夯基强根。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坚守底色,服务人民,“核心”不变,保先创新,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贡献自我力量。“远路不须愁日暮,老年终自望河清”。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在舆论宣传上一定要与我党保持一致,与时俱进,戒骄戒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要打破排他的小圈子,突破“小众”文化思想的束缚,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利用全媒体、大数据等,写(推)出更多弘扬正能量的优秀新闻作品,抒写出更多随主流、随时代、不偏航,传达正确的立场、观点、态度,引导人们分清对错、好坏、善恶、美丑,激发人们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文化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鼓劲赋能,全力做好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自强的筑基者、践行者。(李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