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如何实现“双碳”目标
文章字数:740
5月18日下午,由港华智慧能源主办的“TERATOUR碳汭中国行”在深圳市福田区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深圳先进院碳中和所所长成会明出席,并发表了“碳中和的挑战与机遇”专题演讲。
成会明表示,能源对工业生产、日常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目前全球和中国的能源消费都是以化石能源、天然气、石油、煤炭为主,占比在80%以上。目前,世界能源消费是石油、天然气、煤炭是各占约三分之一,中国则是煤炭占据了半壁以上的江山。然而,煤炭排放的二氧化碳量是天然气的近2倍,石油的1.5倍。
近年来,人为制造的碳排放量远高于自然界的碳吸收能力,大自然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逐年增高,从而导致气候变暖、物种灭绝等一系列生态灾难。对此,世界各国都提出了碳中和的目标。
实现“双碳”是一场广泛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降低碳排放及增加碳汇是“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当生态系统固定的二氧化碳超过排放的二氧化碳,该系统就为大气二氧化碳的碳汇,反之则为碳源。成会明解释道,我们国家的碳汇还比较少,因为我国有很大的国土面积是沙漠,全国只有不到15亿吨的生态系统固碳。初步估计,到2060年,我国仍有可能向大气排放25亿吨碳,实现碳中和就需要想办法吸收这25亿吨碳。
对此,成会明提出了三大解决办法。首先是能源替代,也就是要重构能源体系,实现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的85%。“这样的话,我们会减少35亿吨的碳排放,这个减量是非常之大的。”
其次是减排,对工业生产、交通、日常生活和建筑进行减排。工业生产要尽可能地使用低碳变革性工艺,建筑要使用零碳或低碳建筑,这也可以减排39亿吨左右碳。
此外还需要增加碳汇。不断恢复生态环境,通过植树、种草、扩大湿地面积等手段,将碳汇增加到20亿吨。还可以通过工业固碳,捕获与利用25亿吨左右的二氧化碳。“通过上述办法,就能实现碳平衡。” (孔泽思)
成会明表示,能源对工业生产、日常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目前全球和中国的能源消费都是以化石能源、天然气、石油、煤炭为主,占比在80%以上。目前,世界能源消费是石油、天然气、煤炭是各占约三分之一,中国则是煤炭占据了半壁以上的江山。然而,煤炭排放的二氧化碳量是天然气的近2倍,石油的1.5倍。
近年来,人为制造的碳排放量远高于自然界的碳吸收能力,大自然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逐年增高,从而导致气候变暖、物种灭绝等一系列生态灾难。对此,世界各国都提出了碳中和的目标。
实现“双碳”是一场广泛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降低碳排放及增加碳汇是“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当生态系统固定的二氧化碳超过排放的二氧化碳,该系统就为大气二氧化碳的碳汇,反之则为碳源。成会明解释道,我们国家的碳汇还比较少,因为我国有很大的国土面积是沙漠,全国只有不到15亿吨的生态系统固碳。初步估计,到2060年,我国仍有可能向大气排放25亿吨碳,实现碳中和就需要想办法吸收这25亿吨碳。
对此,成会明提出了三大解决办法。首先是能源替代,也就是要重构能源体系,实现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的85%。“这样的话,我们会减少35亿吨的碳排放,这个减量是非常之大的。”
其次是减排,对工业生产、交通、日常生活和建筑进行减排。工业生产要尽可能地使用低碳变革性工艺,建筑要使用零碳或低碳建筑,这也可以减排39亿吨左右碳。
此外还需要增加碳汇。不断恢复生态环境,通过植树、种草、扩大湿地面积等手段,将碳汇增加到20亿吨。还可以通过工业固碳,捕获与利用25亿吨左右的二氧化碳。“通过上述办法,就能实现碳平衡。” (孔泽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