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跨界养牛,他有六个独家秘诀
文章字数:1521
近几年,肉牛产业愈来愈多跨界者颠覆行业的故事。内蒙古蒙蓄园农牧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蒙蓄园”)创始人祁德山,从投资回报率高的地产业投身于周期漫长的农业,并将自己的肉牛场发展壮大。
跨界养牛赚到第一桶金
是什么契机让祁德山成为“牛人”?在蒙蓄园肉牛基地,祁德山讲述了他与牛结缘的经过。
其实,祁德山一开始想养的是羊,因为所在地巴彦淖尔是羊的主产区,当地的羊全国闻名,销路不愁。但是经过深入调研后,祁德山发现,当地主要是养母羊做繁育,而自己在技术上是外行,便将目光转向牛,发现养牛育肥环节门槛相对较低,当地也有一些养牛企业做得不错,经过一番考察,祁德山最终决定养牛。
2020年,蒙蓄园正式成立,同年开始投建牛场。据介绍,蒙蓄园占地面积1200余亩,规划肉牛总存栏量2.4万头,分四期建设,在2021年3月第一期场区已经建成投产,肉牛养殖量可达2000头,品种以西门塔尔为主。
蒙蓄园牧场场长高晓文向笔者透露,当年引进的第一批西门塔尔架子牛有700头,全程只死淘了1头,采取陆续引牛的方式,出栏后又补栏,常年存栏约2000头。
高晓文说,一般引进的架子牛500-600斤,育肥9-10个月体重达到1600斤左右就可以出栏。2022年初,第一批牛出栏,当时行情比较可观,赚了200多万元,一头牛平均盈利约4000元。“这是养牛赚的第一桶金。”祁德山说。
月增重超过102斤/头
“新手”养牛却赚了钱,足以折煞旁人。高晓文透露,行业普遍水平是育肥月增百斤,而蒙蓄园已经达到月增重102-108斤。在这样育肥效率下,一头牛养殖成本在900-1000元/月,具有明显竞争力。目前多数牛场处于亏损阶段,蒙蓄园还能保本甚至微利水平。
这其中的秘诀是什么?在高晓文看来,取得优异成绩不外乎六方面因素:
一是气候环境优势。巴彦淖尔常年干燥,温度较低,非常适合牛生活,这也是牧区的先天优势。
二是选好品种,控好牛源。公司到通辽优质牛源集中地选购架子牛,品种选择肉用型西门塔尔,购买的架子牛价格在1.4万元/头左右,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三是专业化饲养管理。饲养管理是核心技术,依托专业服务团队提供的饲料配方和生产管理方案,将育肥效率达到了最大化。
四是丰富的饲草资源。当地有着较为丰富的玉米、小麦、向日葵等秸秆资源,就地取材成本较低,百公里内干草料到场价770元/吨,青贮成本750元/吨。
五是土地平坦而且广阔,成本也比较低。每头牛可以配套20平方米面积,天然沙地场地舒服。
六是专业生产管理团队。场长高晓文拥有8年的牛场兽医管理经验,带领8个员工管理目前2000头牛,在牛源进场调理环节有着过硬技术,死淘率1/700。
出肉率达到45%以上
目前,肉牛行业面临行情低迷、原料成本高的双重挤压,蒙蓄园同样在寻求增效降本之道。
在增效方面,蒙蓄园有自己的法宝。高晓文透露,蒙蓄园的西门塔尔肉牛出肉率可以达到45%以上,屠宰率达58%-60%,同样行情下一头牛可以多卖1600元左右,这是最直接增收。而且长途运输损耗率约为6%,备受采购商青睐,蒙蓄园的活牛远销广东等南方消费市场。高晓文说,出肉率和损耗率比拼的是控油和肌肉转化技术,所以集中育肥场除了关注增重目标,还要重视这两个指标。
在降本方面,蒙蓄园针对饲料原料做优化,在营养技术加持下,蒙蓄园使用辅料如酒糟作替代。高晓文介绍,酒糟到场价格是450元/吨,可以实现饲料降本100元/吨。养殖过程中,营养配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过程,这样才可能将成本做到最优。
目前,蒙蓄园出栏的肉牛已经达到1500头,行情较好的时候头均盈利4000元,今年一季度行情下行,头均盈利约2000元,现在的行情下跌就更低了,利润处于微利水平。
其实蒙蓄园的肉牛还有一方面的溢价,那就是其散养模式。业内普遍认为,散养的西门塔尔牛肉品质优于拴养的,一般前者会高1-1.5元/斤,更受市场欢迎。蒙蓄园场地充裕,低成本投入便有足够的活动空间,产出了更优质的牛肉,也有了溢价能力。
(李峙贤)
跨界养牛赚到第一桶金
是什么契机让祁德山成为“牛人”?在蒙蓄园肉牛基地,祁德山讲述了他与牛结缘的经过。
其实,祁德山一开始想养的是羊,因为所在地巴彦淖尔是羊的主产区,当地的羊全国闻名,销路不愁。但是经过深入调研后,祁德山发现,当地主要是养母羊做繁育,而自己在技术上是外行,便将目光转向牛,发现养牛育肥环节门槛相对较低,当地也有一些养牛企业做得不错,经过一番考察,祁德山最终决定养牛。
2020年,蒙蓄园正式成立,同年开始投建牛场。据介绍,蒙蓄园占地面积1200余亩,规划肉牛总存栏量2.4万头,分四期建设,在2021年3月第一期场区已经建成投产,肉牛养殖量可达2000头,品种以西门塔尔为主。
蒙蓄园牧场场长高晓文向笔者透露,当年引进的第一批西门塔尔架子牛有700头,全程只死淘了1头,采取陆续引牛的方式,出栏后又补栏,常年存栏约2000头。
高晓文说,一般引进的架子牛500-600斤,育肥9-10个月体重达到1600斤左右就可以出栏。2022年初,第一批牛出栏,当时行情比较可观,赚了200多万元,一头牛平均盈利约4000元。“这是养牛赚的第一桶金。”祁德山说。
月增重超过102斤/头
“新手”养牛却赚了钱,足以折煞旁人。高晓文透露,行业普遍水平是育肥月增百斤,而蒙蓄园已经达到月增重102-108斤。在这样育肥效率下,一头牛养殖成本在900-1000元/月,具有明显竞争力。目前多数牛场处于亏损阶段,蒙蓄园还能保本甚至微利水平。
这其中的秘诀是什么?在高晓文看来,取得优异成绩不外乎六方面因素:
一是气候环境优势。巴彦淖尔常年干燥,温度较低,非常适合牛生活,这也是牧区的先天优势。
二是选好品种,控好牛源。公司到通辽优质牛源集中地选购架子牛,品种选择肉用型西门塔尔,购买的架子牛价格在1.4万元/头左右,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三是专业化饲养管理。饲养管理是核心技术,依托专业服务团队提供的饲料配方和生产管理方案,将育肥效率达到了最大化。
四是丰富的饲草资源。当地有着较为丰富的玉米、小麦、向日葵等秸秆资源,就地取材成本较低,百公里内干草料到场价770元/吨,青贮成本750元/吨。
五是土地平坦而且广阔,成本也比较低。每头牛可以配套20平方米面积,天然沙地场地舒服。
六是专业生产管理团队。场长高晓文拥有8年的牛场兽医管理经验,带领8个员工管理目前2000头牛,在牛源进场调理环节有着过硬技术,死淘率1/700。
出肉率达到45%以上
目前,肉牛行业面临行情低迷、原料成本高的双重挤压,蒙蓄园同样在寻求增效降本之道。
在增效方面,蒙蓄园有自己的法宝。高晓文透露,蒙蓄园的西门塔尔肉牛出肉率可以达到45%以上,屠宰率达58%-60%,同样行情下一头牛可以多卖1600元左右,这是最直接增收。而且长途运输损耗率约为6%,备受采购商青睐,蒙蓄园的活牛远销广东等南方消费市场。高晓文说,出肉率和损耗率比拼的是控油和肌肉转化技术,所以集中育肥场除了关注增重目标,还要重视这两个指标。
在降本方面,蒙蓄园针对饲料原料做优化,在营养技术加持下,蒙蓄园使用辅料如酒糟作替代。高晓文介绍,酒糟到场价格是450元/吨,可以实现饲料降本100元/吨。养殖过程中,营养配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过程,这样才可能将成本做到最优。
目前,蒙蓄园出栏的肉牛已经达到1500头,行情较好的时候头均盈利4000元,今年一季度行情下行,头均盈利约2000元,现在的行情下跌就更低了,利润处于微利水平。
其实蒙蓄园的肉牛还有一方面的溢价,那就是其散养模式。业内普遍认为,散养的西门塔尔牛肉品质优于拴养的,一般前者会高1-1.5元/斤,更受市场欢迎。蒙蓄园场地充裕,低成本投入便有足够的活动空间,产出了更优质的牛肉,也有了溢价能力。
(李峙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