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科 技 助 力 粮食 增 产
文章字数:1392
近年来,六安市金安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金安区农业农村局的正确领导下,严格落实上级文件精神,按照“以农为本”的服务宗旨,以群众增产增收,促进社会稳定为目标,不断提高农技服务水平,为该区的农业经济发展贡献科技力量,2022年,全年实现粮食总产量52.24万吨,产值60多亿元。
推广测土配方 优化栽培环境
金安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一直重视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坚持统筹规划,分级负责,逐步推进和技术指导,采取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方式,重点突出主要作物,主要地区和主要技术环节,按照“技术支撑有力,配肥供应有保障,技术推广全普及”的要求,精心组织,认真操作,全面完成了各项任务,取得了显著成效。2022年,金安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完成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155万亩次,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93.2%,示范区配方肥到位率达到96.0%以上,推广“三新”技术面积18.15万亩,占耕地面积15.69%。应用推广缓释肥料、水溶肥料等新型肥料面积3.7万亩,水稻侧深施肥面积9.2万亩,玉米种肥同播面积1万亩,小麦机械深耕面积2.75万亩,其它作物机械化施肥面积1万亩,水肥一体化推广面积0.5万亩。
创新植保工作方法 当好庄稼保护医生
2022年,金安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新建了4个农作物病虫害疫情监测点,进一步增强全区农作物监测防控能力,常年发布农作物《病虫害情报》、印发明白纸、技术材料等3万余份,预报准确率达95%以上,金安区还成立了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大队,统一调配、统一处置全区农作物疫情应急防治工作,推进了农作物疫情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和统防统治,解决了小农户用工难、防治技术落后等问题。去年,油菜病虫草害累计防治30万亩次,小麦累计防治60万亩次,水稻380万亩次,统防统治面积占65%以上。目前,全区建立有5个万亩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片、2个万亩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片,示范带动全区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应用达60%以上。
稳定粮食种植面积 积极探索“按图索粮”
2023年,金安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确定春夏播主要农作物主推品种(水稻确定主推品种6个、玉米品种3个、大豆品种2个),春夏播主推品种面积达到100万亩以上,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主推品种落实到网格到片、名录到村、造册到点,各乡镇建立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片2个以上。目前,全区形成建设1个万亩优质专用粮食示范指挥田、4个千亩示范方、8个百亩示范点,辐射带动全域内优质专用粮发展模式,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严格落实“单种、单收、单储、专用”的原则,打造“按图索粮”的升级版,要求统一种植品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控、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机械作业,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机械施肥和侧深施肥全覆盖,力争实现水稻单产产量达750公斤以上,小麦单产达400公斤以上,大大解决了粮食生产最后一公里难题。
优化种植方式 实现农机农艺融合
近年来,金安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出台了金安区农机补助短板工作实施方案,将全区“四机械”“三中心”、水稻育插秧示范乡镇、机插秧任务分解至18个乡镇(街),明确“四机械”购置、“三中心”建设、机插秧补贴政策,新建(含改扩建)育插秧中心32家,年育插秧能力达26.3万亩,大大改善了育插秧服务能力,提升了老旧育秧中心档次。加大育秧工厂社会化扶持力度,积极采取财政补贴的方式,扶持一批育秧工厂社会化服务组织,促进机插秧快速发展,力争今年机插秧面积达到50%以上。金安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还积极培训农机手和种粮大户216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600余份。 (左绪金)
推广测土配方 优化栽培环境
金安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一直重视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坚持统筹规划,分级负责,逐步推进和技术指导,采取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方式,重点突出主要作物,主要地区和主要技术环节,按照“技术支撑有力,配肥供应有保障,技术推广全普及”的要求,精心组织,认真操作,全面完成了各项任务,取得了显著成效。2022年,金安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完成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155万亩次,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93.2%,示范区配方肥到位率达到96.0%以上,推广“三新”技术面积18.15万亩,占耕地面积15.69%。应用推广缓释肥料、水溶肥料等新型肥料面积3.7万亩,水稻侧深施肥面积9.2万亩,玉米种肥同播面积1万亩,小麦机械深耕面积2.75万亩,其它作物机械化施肥面积1万亩,水肥一体化推广面积0.5万亩。
创新植保工作方法 当好庄稼保护医生
2022年,金安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新建了4个农作物病虫害疫情监测点,进一步增强全区农作物监测防控能力,常年发布农作物《病虫害情报》、印发明白纸、技术材料等3万余份,预报准确率达95%以上,金安区还成立了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大队,统一调配、统一处置全区农作物疫情应急防治工作,推进了农作物疫情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和统防统治,解决了小农户用工难、防治技术落后等问题。去年,油菜病虫草害累计防治30万亩次,小麦累计防治60万亩次,水稻380万亩次,统防统治面积占65%以上。目前,全区建立有5个万亩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片、2个万亩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片,示范带动全区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应用达60%以上。
稳定粮食种植面积 积极探索“按图索粮”
2023年,金安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确定春夏播主要农作物主推品种(水稻确定主推品种6个、玉米品种3个、大豆品种2个),春夏播主推品种面积达到100万亩以上,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主推品种落实到网格到片、名录到村、造册到点,各乡镇建立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片2个以上。目前,全区形成建设1个万亩优质专用粮食示范指挥田、4个千亩示范方、8个百亩示范点,辐射带动全域内优质专用粮发展模式,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严格落实“单种、单收、单储、专用”的原则,打造“按图索粮”的升级版,要求统一种植品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控、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机械作业,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机械施肥和侧深施肥全覆盖,力争实现水稻单产产量达750公斤以上,小麦单产达400公斤以上,大大解决了粮食生产最后一公里难题。
优化种植方式 实现农机农艺融合
近年来,金安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出台了金安区农机补助短板工作实施方案,将全区“四机械”“三中心”、水稻育插秧示范乡镇、机插秧任务分解至18个乡镇(街),明确“四机械”购置、“三中心”建设、机插秧补贴政策,新建(含改扩建)育插秧中心32家,年育插秧能力达26.3万亩,大大改善了育插秧服务能力,提升了老旧育秧中心档次。加大育秧工厂社会化扶持力度,积极采取财政补贴的方式,扶持一批育秧工厂社会化服务组织,促进机插秧快速发展,力争今年机插秧面积达到50%以上。金安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还积极培训农机手和种粮大户216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600余份。 (左绪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