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发挥科普示范带动作用 促进科普工作高质量发展
文章字数:3167
阜阳市阜南县:
科普如春风化雨 润泽阜南大地
王家坝抗洪纪念馆开展科普活动。
近年来,阜南县凭借“襟带颍淮,承接豫皖”的区位优势及“王家坝精神”发源地的人文优势,积极探索科普工作新路径,努力打造科普工作品牌,壮大科普人才队伍,创新科普宣传模式,使得科普如春风化雨,润泽阜南大地,科普氛围日渐浓厚。
健全组织架构夯实创建基础
阜南县始终坚持将科普工作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为认真做好创建工作,阜南县高度重视、科学谋划,成立了全国科普示范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把“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作为县“十四五”规划工作重点,制定《阜南县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和《阜南县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实施方案》,建立科普工作考核与奖励制度,配优科协工作力量,建全乡镇科普工作领导机构和协调推进机制,成立阜南县科普服务中心,完善县、乡、村科普网络。通过强化领导、制定方案及社会各方通力合作,“多阵地、全方位、广覆盖、齐参与”的科普大格局得以形成。
加强阵地建设奏响科普强音
为推进科普示范县创建工作,阜南县利用完善的组织网络,构建以县域为重点、镇村为阵地的全域科普体系,全县现有王家坝抗洪纪念馆、防震减灾科普馆、气象科普馆等专业科普场馆10余所,社区、校园科普室26所,农村中学科技馆1所,科普中国e站15个;鼓励县直各单位、各镇(乡)、村(社区)充分利用各类文化设施、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阵地建设科普活动室、科普画廊(宣传栏)等科普设施。目前,全县共拥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1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处、地市级以上科普示范单位6处、科普教育基地5处、科技教育特色学校2处、科普示范学校3处、科普示范社区13个、示范农技协8个。
为将科普工作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党群服务中心工作,消除科普服务和群众需求之间的隔阂,阜南县充分利用各类综合性科普场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党群服务中心、社区、学校开展精准化、多样化的科普活动,动员鼓励社会多元主体广泛参与科普活动。县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还利用“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科技活动周”等节点开展科普活动,年科普活动覆盖面达到全县常住人口的80%以上,形成了科学、文明、健康的社会风尚。
为促进传统科普宣传方式与新兴媒体相结合,阜南县在电视台、广播电台开辟《科普阜南》栏目,每周刊播2次;开设“科普阜南”公众号,在阜南县人民政府网站、阜南新闻网和阜南发布、健康阜南等主要政务平台设立科普板块,初步建立了以电视、广播、网站、公众号等传媒为主的科普传播平台,全方位多层次开展科普宣传。海辉、公瑾、王小五等“科普网红”利用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开展科学传播,进一步扩大和提升了阜南县的科普传播覆盖面和影响力。
构建志愿组织打造科普品牌
立足群众需求,阜南县积极构建“1+29+N”科技志愿服务组织,即由县科协牵头成立“阜南县科技志愿服务总队”,乡镇、经开区科协成立29个科技志愿服务队,学校、医院等组建N个各有特色的科技志愿服务队,不断引导各类科技人才加入科技志愿者队伍,形成了聚合各类人才、有能力、有热情、靠得住、敢担当的科普服务主力军。在科技志愿者队伍的带动下,阜南县结合群众需求和社会热点,打造了心理关爱、点单式农技培训、疫情防控应急科普等常态化科普服务品牌。2021年,阜南县科技志愿服务队被评为长三角科技志愿服务优秀组织;2022年,阜南县科协“志愿服务当先锋应急科普助疫情”科技志愿服务活动被评为长三角科技志愿服务优秀活动。
今后,阜南县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有关部署和要求,以成功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为契机,巩固成果,再接再厉,以踔厉奋发的姿态谱写全县科普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通讯员 庞丽 全媒体记者 韩如意)
殷辉:以强林兴林为己任 助力林业技术推广
殷辉(右)向农户普及桃树种植知识。
人物名片:殷辉,阜南县湿地管理中心主任,林业高级工程师。他曾荣获“农民满意技术员”“阜南县第二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阜阳市第十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第三届安徽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019年,他荣获阜阳市“最美科技工作者”提名。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在阜南大地葱郁的林间地头总能看见一个忙碌的身影,他跑前跑后、不厌其烦地为林农和施工人员讲解技术要领、解答技术难题、科普林业政策、分析产业发展方向、普及林业实用技术,他就是阜南县湿地管理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殷辉。
自1994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殷辉一直从事林业科技研究与推广工作。29年间,他始终以“做一名优秀的林业科技工作者”的高标准来要求自己,爱岗敬业、求真务实、勤奋好学,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专业知识,从一名基层林业技术员成长为林业高级工程师。他长期奋战在基层一线,认真研究、推广林业科学技术,积极宣传林业科普知识,实地指导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造林、湿地建设和森林抚育等工作,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公众科学素质提升作出了积极贡献。
孜孜不倦夯实专业技能
打铁还需自身硬。随着林业政策方针的调整和林业技术的更新,以及群众对林业技术需求的不断变化,为了更好地服务广大人民群众,殷辉不间断地从广播电视、书本资料、专家教授和广大群众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为了学习到更多的林业科技知识,他还多次参加省内外、县农委及林业部门举办的技术培训班。殷辉不仅向专家教授请教,还经常虚心向群众学习,他经常到苗集镇前进村与晚秋黄梨种植大户苗少金一起探讨黄梨的种植、修剪、病虫害防治等问题,并帮助他解决生产中遇到的一些技术难题。
在从事林业技术推广工作过程中,殷辉利用平时工作中记录的点点滴滴,以及从群众那里学习到的乡土技术,时常对一些林业实用技术进行归纳总结,在国家及省级科研刊物上发表多篇科技论文。2008年以来,他先后4次获得阜阳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次参与制定省级地方标准,发表林业科技论文8篇,其中省级刊物7篇、国家级刊物1篇。通过这种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创新理论的方式,殷辉的专业技能得到了有效提升,从而更高质量地服务于阜南县生态文明建设,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
深入一线开展科普工作
“科普工作要走进群众,深入一线,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殷辉常把这句话放在嘴边,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除了刻苦钻研林业知识,殷辉还经常利用科技下乡、入户咨询等方式,深入到林业生产第一线、走进田间地头,边向林业企业、群众宣传普及林业科技知识,边吸取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积累的林业生产经验,做到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
在日常工作之余,殷辉还积极参加县科协、县科技局等部门开展的各类活动。2017年,他作为阜阳市科协代表,参加了阜阳市科协第二次代表大会,参会期间积极建言献策,认真履行科协代表职责。此外,他多次到帮扶企业和帮扶村开展科技帮扶工作,提升帮扶企业杞柳脱皮、染色等加工工艺的效率和质量,教会60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科学种植杞柳和果树栽培等林业实用技术,带动农户增收;多次参加县科协组织的送科技下乡活动,在苗集镇张古村和前进村为300余名群众现场讲授了榉树与梨树栽培与管理技术,普及了林业科技实用技术,受到了群众的好评。
殷辉还经常到阜南王家坝国家湿地公园和阜南谷河省级湿地公园周边宣传湿地保护和利用知识,教授群众识别湿地动植物,带领湿地生态护林员开展网格式巡逻保护工作,教会湿地公园周边群众合理利用湿地发展茭白、芡实等作物种植,以增加收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播种绿色,收获希望。殷辉在林业战线上默默耕耘,为建设生态阜南倾注了汗水和心血,彰显了一名基层林业科技工作者勇于担当、吃苦耐劳、倾心尽力、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未来,他将继续奋勇争先,为阜南生态文明建设与公众科学素质提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通讯员 庞丽 全媒体记者 韩如意)
科普如春风化雨 润泽阜南大地

近年来,阜南县凭借“襟带颍淮,承接豫皖”的区位优势及“王家坝精神”发源地的人文优势,积极探索科普工作新路径,努力打造科普工作品牌,壮大科普人才队伍,创新科普宣传模式,使得科普如春风化雨,润泽阜南大地,科普氛围日渐浓厚。
健全组织架构夯实创建基础
阜南县始终坚持将科普工作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为认真做好创建工作,阜南县高度重视、科学谋划,成立了全国科普示范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把“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作为县“十四五”规划工作重点,制定《阜南县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和《阜南县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实施方案》,建立科普工作考核与奖励制度,配优科协工作力量,建全乡镇科普工作领导机构和协调推进机制,成立阜南县科普服务中心,完善县、乡、村科普网络。通过强化领导、制定方案及社会各方通力合作,“多阵地、全方位、广覆盖、齐参与”的科普大格局得以形成。
加强阵地建设奏响科普强音
为推进科普示范县创建工作,阜南县利用完善的组织网络,构建以县域为重点、镇村为阵地的全域科普体系,全县现有王家坝抗洪纪念馆、防震减灾科普馆、气象科普馆等专业科普场馆10余所,社区、校园科普室26所,农村中学科技馆1所,科普中国e站15个;鼓励县直各单位、各镇(乡)、村(社区)充分利用各类文化设施、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阵地建设科普活动室、科普画廊(宣传栏)等科普设施。目前,全县共拥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1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处、地市级以上科普示范单位6处、科普教育基地5处、科技教育特色学校2处、科普示范学校3处、科普示范社区13个、示范农技协8个。
为将科普工作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党群服务中心工作,消除科普服务和群众需求之间的隔阂,阜南县充分利用各类综合性科普场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党群服务中心、社区、学校开展精准化、多样化的科普活动,动员鼓励社会多元主体广泛参与科普活动。县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还利用“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科技活动周”等节点开展科普活动,年科普活动覆盖面达到全县常住人口的80%以上,形成了科学、文明、健康的社会风尚。
为促进传统科普宣传方式与新兴媒体相结合,阜南县在电视台、广播电台开辟《科普阜南》栏目,每周刊播2次;开设“科普阜南”公众号,在阜南县人民政府网站、阜南新闻网和阜南发布、健康阜南等主要政务平台设立科普板块,初步建立了以电视、广播、网站、公众号等传媒为主的科普传播平台,全方位多层次开展科普宣传。海辉、公瑾、王小五等“科普网红”利用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开展科学传播,进一步扩大和提升了阜南县的科普传播覆盖面和影响力。
构建志愿组织打造科普品牌
立足群众需求,阜南县积极构建“1+29+N”科技志愿服务组织,即由县科协牵头成立“阜南县科技志愿服务总队”,乡镇、经开区科协成立29个科技志愿服务队,学校、医院等组建N个各有特色的科技志愿服务队,不断引导各类科技人才加入科技志愿者队伍,形成了聚合各类人才、有能力、有热情、靠得住、敢担当的科普服务主力军。在科技志愿者队伍的带动下,阜南县结合群众需求和社会热点,打造了心理关爱、点单式农技培训、疫情防控应急科普等常态化科普服务品牌。2021年,阜南县科技志愿服务队被评为长三角科技志愿服务优秀组织;2022年,阜南县科协“志愿服务当先锋应急科普助疫情”科技志愿服务活动被评为长三角科技志愿服务优秀活动。
今后,阜南县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有关部署和要求,以成功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为契机,巩固成果,再接再厉,以踔厉奋发的姿态谱写全县科普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通讯员 庞丽 全媒体记者 韩如意)
殷辉:以强林兴林为己任 助力林业技术推广

人物名片:殷辉,阜南县湿地管理中心主任,林业高级工程师。他曾荣获“农民满意技术员”“阜南县第二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阜阳市第十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第三届安徽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019年,他荣获阜阳市“最美科技工作者”提名。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在阜南大地葱郁的林间地头总能看见一个忙碌的身影,他跑前跑后、不厌其烦地为林农和施工人员讲解技术要领、解答技术难题、科普林业政策、分析产业发展方向、普及林业实用技术,他就是阜南县湿地管理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殷辉。
自1994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殷辉一直从事林业科技研究与推广工作。29年间,他始终以“做一名优秀的林业科技工作者”的高标准来要求自己,爱岗敬业、求真务实、勤奋好学,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专业知识,从一名基层林业技术员成长为林业高级工程师。他长期奋战在基层一线,认真研究、推广林业科学技术,积极宣传林业科普知识,实地指导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造林、湿地建设和森林抚育等工作,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公众科学素质提升作出了积极贡献。
孜孜不倦夯实专业技能
打铁还需自身硬。随着林业政策方针的调整和林业技术的更新,以及群众对林业技术需求的不断变化,为了更好地服务广大人民群众,殷辉不间断地从广播电视、书本资料、专家教授和广大群众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为了学习到更多的林业科技知识,他还多次参加省内外、县农委及林业部门举办的技术培训班。殷辉不仅向专家教授请教,还经常虚心向群众学习,他经常到苗集镇前进村与晚秋黄梨种植大户苗少金一起探讨黄梨的种植、修剪、病虫害防治等问题,并帮助他解决生产中遇到的一些技术难题。
在从事林业技术推广工作过程中,殷辉利用平时工作中记录的点点滴滴,以及从群众那里学习到的乡土技术,时常对一些林业实用技术进行归纳总结,在国家及省级科研刊物上发表多篇科技论文。2008年以来,他先后4次获得阜阳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次参与制定省级地方标准,发表林业科技论文8篇,其中省级刊物7篇、国家级刊物1篇。通过这种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创新理论的方式,殷辉的专业技能得到了有效提升,从而更高质量地服务于阜南县生态文明建设,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
深入一线开展科普工作
“科普工作要走进群众,深入一线,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殷辉常把这句话放在嘴边,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除了刻苦钻研林业知识,殷辉还经常利用科技下乡、入户咨询等方式,深入到林业生产第一线、走进田间地头,边向林业企业、群众宣传普及林业科技知识,边吸取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积累的林业生产经验,做到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
在日常工作之余,殷辉还积极参加县科协、县科技局等部门开展的各类活动。2017年,他作为阜阳市科协代表,参加了阜阳市科协第二次代表大会,参会期间积极建言献策,认真履行科协代表职责。此外,他多次到帮扶企业和帮扶村开展科技帮扶工作,提升帮扶企业杞柳脱皮、染色等加工工艺的效率和质量,教会60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科学种植杞柳和果树栽培等林业实用技术,带动农户增收;多次参加县科协组织的送科技下乡活动,在苗集镇张古村和前进村为300余名群众现场讲授了榉树与梨树栽培与管理技术,普及了林业科技实用技术,受到了群众的好评。
殷辉还经常到阜南王家坝国家湿地公园和阜南谷河省级湿地公园周边宣传湿地保护和利用知识,教授群众识别湿地动植物,带领湿地生态护林员开展网格式巡逻保护工作,教会湿地公园周边群众合理利用湿地发展茭白、芡实等作物种植,以增加收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播种绿色,收获希望。殷辉在林业战线上默默耕耘,为建设生态阜南倾注了汗水和心血,彰显了一名基层林业科技工作者勇于担当、吃苦耐劳、倾心尽力、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未来,他将继续奋勇争先,为阜南生态文明建设与公众科学素质提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通讯员 庞丽 全媒体记者 韩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