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0版
发布日期:
科技强农助力乡村振兴
——青阳县科技经济信息化局科技特派员助力乡村振兴侧记
文章字数:2397
  为了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助力实施农业“两强一增”行动计划,推进科技强农。近年来,安徽省青阳县科技经济信息化局结合自身职能,积极开展科技强农服务活动,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建设,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全县社会经济发展贡献科技力量。
  加大科技特派员的选派,扩大科技服务覆盖面。2022年以来,青阳县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为全县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巩固坚持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若干举措》,设立专项资金,做到上下联动,从基层一线农技人员中,择优选认科技特派员110名,服务全县110个行政村,实施“百名科技特派员进百村”工程,科技特派员下乡与农户一对一“结对子”,帮助农户纾困解难,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通过培训班、现场观摩、田间演示、印发明白卡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培训,培养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科技特派员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充分发挥高校院所、农业科技公司平台资源,加大对各类新产品引进、新技术推广力度。先后帮助农户引进水稻、蔬菜、经济作物、鲈鱼等优质高产新品种54个次;推广九华黄精集约化育苗、青阳土鸡高效养殖病害防治、鳜鱼选育增产等先进实用性技术42项次;推广九华黄精集约化育苗技术面积达1.2万余亩,高效养殖青阳土鸡450万余羽,促进了九华黄精、青阳土鸡、稻虾(鱼)混合种养等特色产业快速发展。
  强化科技培训服务,夯实乡村振兴基础。科技特派员把“讲堂”摆进果园。2023年,立春刚过,青阳县农技推广中心果树站站长、科技特派员王根葆比往常又多了几分忙碌,一大早就从县城往乡下赶。王根葆说:“现在已经立春,是进行果树枝条修剪的黄金时期,今年果子能不能稳产高产,这段时间的田间管理很重要。”
  王根葆刚刚走进果园,便和同事们一起开起了现场“讲堂”。“果树枝条修剪分冬剪和春剪,我们现在进行的是春剪,这些枯枝一定要剪掉,防止生虫。”王根葆一边说着,一边剪下几枝枯枝,工人们和镇农技人员站在他周围,神情专注地听着并认真记录着。
  测土配方、科学施肥助力农民增收。新河镇科技特派员工作服务站在配合县农业综合执法队开展“春耕”农资市场执法检查工作过程中,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助力农民增收”活动,向农户发放施肥建议卡、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宣传单及指导手册,并讲解测土配方施肥的好处,旨在加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宣传推广,促进种粮大户科学施肥、增产增收。通过举办科技培训班、科技送上门,讲解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要点和意义,让种粮大户认识到配方施肥的重要性。发放测土配方施肥明白纸,让农户根据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针对自家流转的土地中缺什么补什么,有的放矢,达到减少化肥使用量、增产增收的目的。
  据了解,截止目前,新河镇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共发放各类技术资料300余份,350余人加入了“新河镇科技示范户”。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对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种植户节本增收等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稻渔综养新模式,一地双收促发展。近日,在青阳县新河镇十里岗村吉田湖,一筐筐活蹦乱跳的虾苗出现在田边,在农户的吆喝声中,齐刷刷被放进稻田。据了解,40多天后,这批小龙虾就可进入收获期,而稻田经过龙虾松土增肥,氧气更足,害虫减少,6月份正好用来种植中晚稻。“稻虾养殖比单种水稻要赚钱,我们农场2007年从事稻虾养殖,由起初的70多亩,发展到如今的500多亩,去年收入还不错,亩产近千元,今年多下了虾苗,争取实现更大的效益”。青阳县吉田湖家庭农场负责人柏金龙说。
  新河镇科技特派员工作服务站通过在11个行政村巡回举办科技培训班、开设田间课堂,邀请青阳县水产、农技专家实地指导,建立科技示范户微信群、QQ交流群等,把实用农业科技及时送到种养大户手中,打通农技推广服务最后一公里,以增加科技贡献率,提高劳动生产率。
  青阳县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从2016年1.3万亩发展到2022年的5.06万亩。由于“七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环境,青阳县以水稻种植为主,适合稻虾共养,两者互依互补,经济和生态效益显著。
  “工厂化”集中育秧,科技赋能促高产。眼下正值水稻育秧的关键时期,在青阳县金茗育秧中心内,育秧生产线正在不停运转,村民们在流水线上忙得不亦乐乎,摆秧盘的、搬稻种的、铲基质的、码秧盘的……码放的育秧盘层层叠叠、整齐摆放,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目前,我们采用半自动工厂化方式——育秧生产线进行育秧,与传统育秧方式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青阳县金茗育秧中心理事长吴长青介绍,水稻工厂化育秧具有节约稻种、育秧质量好、育秧效率高等优势,还能克服“倒春寒”等异常恶劣天气影响,为水稻栽插赢得时间,同时,也有效保障了全年粮食稳产增产。据了解,青阳县金茗农机专业合作社投建的20亩集约化育秧中心,可以满足3400亩水稻田机插秧需求。该合作社通过在各村巡回举办科技培训班,讲解水稻机插秧及田间管理技术,开展插秧机具演示、宣传展板展示、微信群视频播放、科技明白纸发放、现场咨询等,以此提高群众对水稻机插秧技术的接受度,提高农民认知水平,营造插秧技术推广的良好氛围。
  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建立健全保障措施。近年来,该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科技特派员工作,对符合选认条件的县级科技特派员,每人每年给予0.8万元选派工作经费,用于选派对象到受援地的工作补助,交通差旅费用、保险、培训费用等。对获得市级认定的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除市财政给予建设补助资金5万元支持外,县财政再给予配套奖励5万元。对新认定的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按省级补助资金1:1的比例由县财政给予一次性配套奖补,最高不超过5万元。对省级科技特派团、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年度绩效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的,按省级补助资金1:1的比例由县财政给予一次性配套奖励,最高不超过3万元。对省级特派员工作站在市级组织的绩效考核中获前三名的,除市财政一次性奖励5万元外,县财政再给予一次性配套奖励5万元。
  (施君 杜少华)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