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因势利导打造创业项目
文章字数:912
日前,笔者走进黟县碧阳镇碧山村,沿着迂回曲折的小巷,在有数百年历史的汪氏祠堂,斑驳的墙面保留着岁月的痕迹。如今,这里成了非遗文化展示区,鱼灯、草木扎染、徽瓦彩绘、徽派原木画、徽州传统糕点等令人目不暇接。
这座祠堂现在的“主人”是汪苗苗。2017年,她自筹资金将破败的祠堂盘下来,自行设计、修缮,开始创业。2019年,云贤研学基地正式对外营业。2022年,即使在疫情影响之下,这里依然开展了200多场研学活动。
“非遗项目和技艺必须活起来才有生命力。”为此,汪苗苗邀请附近非遗传承人和手工匠人作为研学授课教师,并设计了研学路线。以消费驱动传承,以设计活化非遗,以产业赋能乡村,带动了困难手艺人就业,研学产业盘活了碧山村及附近地区的非遗资源。“团县委等部门在人员、技术、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成为我们传承和弘扬传统手工艺的一大推动力。”汪苗苗说。
今年3月23日,云贤研学的陶艺课程邀请了“徽州彩绘壁画”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傅欢欢为同学们上课。同为返乡创业青年,1991年出生的傅欢欢热衷于彩绘壁画传承保护。2020年,她在县城投资建设陶溪艺术品馆,宣传展示省级非遗“徽州彩绘壁画”与“黟县非遗瓷板画”。
“这是我们的新产品,白天是一幅展现徽州女人生活的瓷板画,晚上通了电就是一盏灯。”傅欢欢展示其独创的瓷板画新品。画作描绘了深宅高墙下,一个盘着发髻、身着红衣、手持扇子的徽州女人,站在门前,盼望着外出经商丈夫早归的情景。细细观之,让人回味无穷。
如今,傅欢欢正带领团队设计非遗相关日用器皿,“希望通过年轻一代的努力,让非遗走进生活。只有被人们看见、使用,非遗才能活下去。”傅欢欢说。
黟县返乡创业的青年人,基本都立足于本土优越的生态和文化资源禀赋,集中在文化旅游产业方面发展。团县委因势利导,打造“创意黟县书写青春”青年创业交流品牌,先后组织开展文旅融合座谈会、电商行业主题沙龙、“青春黟起谈”主题活动等,打造青年学习交流、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平台,同时也组织机关干部、专家学者、各领域青年企业家共同谋划青年创业路径。
“正是通过团县委组织的青年交流活动,以及县文体旅局等邀请参加的多项展会,我才开阔了眼界,调整了瓷板画工艺品设计方案,精准对接了客户需求。”傅欢欢介绍说。 (殷骁 班慧)
这座祠堂现在的“主人”是汪苗苗。2017年,她自筹资金将破败的祠堂盘下来,自行设计、修缮,开始创业。2019年,云贤研学基地正式对外营业。2022年,即使在疫情影响之下,这里依然开展了200多场研学活动。
“非遗项目和技艺必须活起来才有生命力。”为此,汪苗苗邀请附近非遗传承人和手工匠人作为研学授课教师,并设计了研学路线。以消费驱动传承,以设计活化非遗,以产业赋能乡村,带动了困难手艺人就业,研学产业盘活了碧山村及附近地区的非遗资源。“团县委等部门在人员、技术、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成为我们传承和弘扬传统手工艺的一大推动力。”汪苗苗说。
今年3月23日,云贤研学的陶艺课程邀请了“徽州彩绘壁画”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傅欢欢为同学们上课。同为返乡创业青年,1991年出生的傅欢欢热衷于彩绘壁画传承保护。2020年,她在县城投资建设陶溪艺术品馆,宣传展示省级非遗“徽州彩绘壁画”与“黟县非遗瓷板画”。
“这是我们的新产品,白天是一幅展现徽州女人生活的瓷板画,晚上通了电就是一盏灯。”傅欢欢展示其独创的瓷板画新品。画作描绘了深宅高墙下,一个盘着发髻、身着红衣、手持扇子的徽州女人,站在门前,盼望着外出经商丈夫早归的情景。细细观之,让人回味无穷。
如今,傅欢欢正带领团队设计非遗相关日用器皿,“希望通过年轻一代的努力,让非遗走进生活。只有被人们看见、使用,非遗才能活下去。”傅欢欢说。
黟县返乡创业的青年人,基本都立足于本土优越的生态和文化资源禀赋,集中在文化旅游产业方面发展。团县委因势利导,打造“创意黟县书写青春”青年创业交流品牌,先后组织开展文旅融合座谈会、电商行业主题沙龙、“青春黟起谈”主题活动等,打造青年学习交流、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平台,同时也组织机关干部、专家学者、各领域青年企业家共同谋划青年创业路径。
“正是通过团县委组织的青年交流活动,以及县文体旅局等邀请参加的多项展会,我才开阔了眼界,调整了瓷板画工艺品设计方案,精准对接了客户需求。”傅欢欢介绍说。 (殷骁 班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