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麦价持续走低 大幅回升难度较大
文章字数:1159
3月下旬以来,我省小麦收购价格持续下跌,每斤收购价已经跌破1.3元,是近年来最低价位。在种粮成本上涨的大环境下,麦价的走低让众多种植户有些担忧。如果今年小麦价格比去年降幅过大,将影响种粮大户的积极性。
小麦价格格持续走低
“从上月下旬开始,小麦价格持续走低,最低的时候每斤价格只有1.28元。”4月10日,阜南县龙王乡原鹿村种植户肖文奎介绍了最近的麦价变化情况,他去年种植小麦150多亩,亩产量达到1100斤,比前年高200斤左右。肖文奎说,去年6月中旬的小麦开秤价达到每斤1.45元,后来一度上涨到每斤1.62元。“没想到最近的小麦价格会下跌这么快,都跌破我们的心理防线了。”肖文奎说,最近两三天麦价开始小幅回升,但仍然在每斤1.32元左右徘徊。
灵璧县朱集镇种粮大户刘杰常年种植小麦600多亩,他介绍,去年的收成比前年好,亩产量超过1100斤,比前年高150斤左右。“最近一段时间小麦价格波动频繁,比3月初的价格跌了不少。”刘杰介绍,3月底麦价跌到每斤1.29元,比月初跌0.26元,比去年同期跌0.16元。最近几天麦价有所反弹,但幅度很小。
农户担心新麦价格受影响
“离今年的小麦上市已经不到一个半月,最近的麦价偏低,让我们担心今年的新麦价格。”刘杰说,由于近两年农资价格大幅提高,地租价格也稳中上涨,种植小麦的成本越来越高,即使每斤1.35元,按照亩产1000斤来计算,也只能是保住本而已。如果今年新麦价格只能在这个价位徘徊,那会挫伤农户的种粮积极性。
部分农户也反映,最近售卖小麦的积极性下降,观望情绪浓厚。目前,涡阳县陈大镇小麦种植大户孙子富家里还有库存小麦。他在小麦价格比较高的时候,已出售近70%的小麦,目前还有一部分小麦。由于麦价回落,他决定再等一段时间,等到新麦上市时再卖。
专家建议理性看待市场
一些业内人士和专家认为,小麦市场经过3月的价格下跌,已经释放了部分“利空”。但对于4月份,乃至再后一段时期,依旧应理性看待。
市场供应状况在近一段时期内还是重要的“利空”因素。在储备轮换方面,市场价格下跌导致轮换效率下降,为按期完成轮出任务而随行就市下调轮出价格,又产生进一步的“负反馈”;临储小麦会在4月份投放,多久暂无定论,但只要维持投放,就会压制现货行情;而农户、基层粮点和中小贸易商等手中余粮剩余依旧较高。
省农科院作物所专家汪建来建议各方冷静面对,理性操作。对于手中还有存粮的农户,建议“应出尽出”,毕竟后期随着气温快速回升,雨水增多,粮食保管难度加大,受潮变质的风险提升,继续留存的意义不大。对于基层粮点、中小贸易商,可以利用购销灵活、扎根“一线”的优势,通过先锁定上家,再寻找下家的方式,开展“短平快”式的贸易。去年通过第三方资金收购小麦的企业,如果存量还比较多,建议合理有序出粮,毕竟距离新麦上市还有不足两个月的时间,不建议再等待市场机会,也可考虑走访销区省份,利用区域间价差来减少损失。 (刘刚)
小麦价格格持续走低
“从上月下旬开始,小麦价格持续走低,最低的时候每斤价格只有1.28元。”4月10日,阜南县龙王乡原鹿村种植户肖文奎介绍了最近的麦价变化情况,他去年种植小麦150多亩,亩产量达到1100斤,比前年高200斤左右。肖文奎说,去年6月中旬的小麦开秤价达到每斤1.45元,后来一度上涨到每斤1.62元。“没想到最近的小麦价格会下跌这么快,都跌破我们的心理防线了。”肖文奎说,最近两三天麦价开始小幅回升,但仍然在每斤1.32元左右徘徊。
灵璧县朱集镇种粮大户刘杰常年种植小麦600多亩,他介绍,去年的收成比前年好,亩产量超过1100斤,比前年高150斤左右。“最近一段时间小麦价格波动频繁,比3月初的价格跌了不少。”刘杰介绍,3月底麦价跌到每斤1.29元,比月初跌0.26元,比去年同期跌0.16元。最近几天麦价有所反弹,但幅度很小。
农户担心新麦价格受影响
“离今年的小麦上市已经不到一个半月,最近的麦价偏低,让我们担心今年的新麦价格。”刘杰说,由于近两年农资价格大幅提高,地租价格也稳中上涨,种植小麦的成本越来越高,即使每斤1.35元,按照亩产1000斤来计算,也只能是保住本而已。如果今年新麦价格只能在这个价位徘徊,那会挫伤农户的种粮积极性。
部分农户也反映,最近售卖小麦的积极性下降,观望情绪浓厚。目前,涡阳县陈大镇小麦种植大户孙子富家里还有库存小麦。他在小麦价格比较高的时候,已出售近70%的小麦,目前还有一部分小麦。由于麦价回落,他决定再等一段时间,等到新麦上市时再卖。
专家建议理性看待市场
一些业内人士和专家认为,小麦市场经过3月的价格下跌,已经释放了部分“利空”。但对于4月份,乃至再后一段时期,依旧应理性看待。
市场供应状况在近一段时期内还是重要的“利空”因素。在储备轮换方面,市场价格下跌导致轮换效率下降,为按期完成轮出任务而随行就市下调轮出价格,又产生进一步的“负反馈”;临储小麦会在4月份投放,多久暂无定论,但只要维持投放,就会压制现货行情;而农户、基层粮点和中小贸易商等手中余粮剩余依旧较高。
省农科院作物所专家汪建来建议各方冷静面对,理性操作。对于手中还有存粮的农户,建议“应出尽出”,毕竟后期随着气温快速回升,雨水增多,粮食保管难度加大,受潮变质的风险提升,继续留存的意义不大。对于基层粮点、中小贸易商,可以利用购销灵活、扎根“一线”的优势,通过先锁定上家,再寻找下家的方式,开展“短平快”式的贸易。去年通过第三方资金收购小麦的企业,如果存量还比较多,建议合理有序出粮,毕竟距离新麦上市还有不足两个月的时间,不建议再等待市场机会,也可考虑走访销区省份,利用区域间价差来减少损失。 (刘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