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油茶果”成为致富“黄金果”
文章字数:644
近日,郎溪县姚村镇红旗村茶叶农场的山场上,20余名工人在打理套种的油茶苗。他们依次排开,挥动锄头和镰刀砍除萌芽的灌木,挖出残留的竹根和蕨根等,移出油茶苗蔸部附近的碎石片,茶场劳动场景如火如荼。
“之前流转了村里荒山,为了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我们种茶大户带头搞复合种植,在茶园里套种油茶。这些油茶苗都是嫁接过的良种壮苗,质量 有 保障。”农场主曾文进说,为了抢季节、赶进度,这几天上山栽树苗的工人有40多人。
“油茶造林密度一般为3米×3.5米,每亩约65株……”这段时间,姚村镇自然资源规划所汪安英、杨少虎两位技术员,从造林密度、植苗技巧、如何剪枝等方面,面对面提供技术服务。
汪军是该村油茶种植“先行者”,由于积累了一些经验,又乐于助人,他时常被邻村请去现场指导。在该镇天子湖村杨午山组的油茶种植现场,种植户胡明华也在汪军的指导下栽种了油茶苗。
“想栽油茶又不懂技术,就请汪军抽空过来教我。油茶果不愁卖,县里就有收果子的榨油厂,等几年结了果子,增收又有了一条新门路。”胡明华说。
近年来,姚村镇以绿色为主基调,结合当地资源禀赋,主打“一村一品”生态牌,让绿色扮靓美丽姚村的同时,又助力强村富民。
油茶很适合姚村的气候和土质,3年挂果、6年盛果,一次栽种、多年收益,是林下经济的好选择,目前该镇油茶种植面积共计850余亩。
“在推行茶园套种的复合种植模式基础上,我们通过宣传引导和技术指导,让村民把山脚地头碎片化的荒地都利用起来发展油茶产业,让小小‘油茶果’成为父老乡亲增收致富的‘黄金果’。”汪安英说。(罗鑫 王祖清)
“之前流转了村里荒山,为了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我们种茶大户带头搞复合种植,在茶园里套种油茶。这些油茶苗都是嫁接过的良种壮苗,质量 有 保障。”农场主曾文进说,为了抢季节、赶进度,这几天上山栽树苗的工人有40多人。
“油茶造林密度一般为3米×3.5米,每亩约65株……”这段时间,姚村镇自然资源规划所汪安英、杨少虎两位技术员,从造林密度、植苗技巧、如何剪枝等方面,面对面提供技术服务。
汪军是该村油茶种植“先行者”,由于积累了一些经验,又乐于助人,他时常被邻村请去现场指导。在该镇天子湖村杨午山组的油茶种植现场,种植户胡明华也在汪军的指导下栽种了油茶苗。
“想栽油茶又不懂技术,就请汪军抽空过来教我。油茶果不愁卖,县里就有收果子的榨油厂,等几年结了果子,增收又有了一条新门路。”胡明华说。
近年来,姚村镇以绿色为主基调,结合当地资源禀赋,主打“一村一品”生态牌,让绿色扮靓美丽姚村的同时,又助力强村富民。
油茶很适合姚村的气候和土质,3年挂果、6年盛果,一次栽种、多年收益,是林下经济的好选择,目前该镇油茶种植面积共计850余亩。
“在推行茶园套种的复合种植模式基础上,我们通过宣传引导和技术指导,让村民把山脚地头碎片化的荒地都利用起来发展油茶产业,让小小‘油茶果’成为父老乡亲增收致富的‘黄金果’。”汪安英说。(罗鑫 王祖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