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吃鱼对健康有益有了科学依据
文章字数:1137
“多吃点鱼,能变聪明!”家长劝菜时的这个常见说法,有了新的科学解释。
日前,国际期刊《科学》在线发表了浙江大学医学院、良渚实验室教授张岩团队与山东大学教授孙金鹏、冯世庆和于晓团队的合作成果论文。联合研究团队从原子层面解析鱼油中的Omega-3脂肪酸,揭示其促进人体代谢等功效的作用机理,发现人体中处理Omega-3脂肪酸信号的“受体编译器”,能够编译不同双键修饰的不饱和脂肪酸信息,产生特定的下游信号。
脂肪酸分为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后者又根据所含双键的不同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人体无法合成的Omega-3脂肪酸就是一种多不饱和脂肪酸。
已有研究表明,人体服用适量Omega-3脂肪酸,具有健脑强脑、调节血压、减少炎症甚至降脂等功效。但Omega-3脂肪酸进入人体后,要想发挥作用,必须找到一个帮手——Omega-3鱼油受体。
张岩说,通俗地讲,这就好比角色进入游戏界面,需要先找到NPC(非玩家角色)激活剧情,然后在NPC帮助下,控制多种道具、资源,最终完成任务。
Omega-3鱼油受体属于人体中最庞大的膜蛋白家族——G蛋白偶联受体(GPCR)家族,具有提升胰岛素敏感性、控制脂肪生成等多种作用,可以识别Omega-3脂肪酸在内的多种饱和与不饱和长链脂肪酸。
Omega-3鱼油受体如何识别不同的饱和、不饱和脂肪酸及其合成化合物?哺乳动物是否有一个既定的系统识别这些双键修饰?脂肪酸中,单键和双键的区别细微,如何精细调控受体蛋白,并将其转化为特定的生物信号传导?
通过良渚实验室的冷冻电镜设施,研究人员成功从原子分辨率水平解析了4种不同类型的脂肪酸和人工合成激动剂TUG891,分别刺激Omega-3鱼油受体,形成信号转导复合物的精细三维结构,发现不同双键修饰的不饱和脂肪酸都能激活Omega-3鱼油受体。
张岩解释,导致不同结果的奥秘在于,不同脂肪酸的单键和多键就像不同钥匙的齿纹,激活Omega-3鱼油受体后,在锁芯中的打开方式不同。“虽然打开的是同一把锁,但走进的却是不同的世界。”
此外,研究人员发现不同的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排布组合,与Omega-3鱼油受体中芳基氨基酸的特定组合会产生相互作用,或者与其他氨基酸产生特定疏水作用,这对确定下游信号传导谱图等起到了重要作用。
经过上下游层层传导,由于每个信号的编译处理不同,每个环节接收到不同的信号便会发出不同的指令。研究团队通过功能性实验,证明了Omega-3脂肪酸之所以对人体有益,是因为它激活Omega-3鱼油受体后,增加了一条偶联Gs蛋白的指令,让原本可能朝其他方向走去的信号通往有益于代谢的道路。通过结构分析、分子动力学模拟和突变筛选,团队进一步揭示了配体结合口袋与不同效应G蛋白募集的传递路径。
张岩表示,这项研究详细介绍了Omega-3鱼油受体识别不同双键修饰的不饱和脂肪酸的模式,揭示了不同脂肪酸引发Omega-3鱼油受体产生下游特定信号谱图的机制,未来有助于开发出性能更优的鱼油分子产品,满足现代保健的需求。
(洪恒飞 柯溢能 吴雅兰 江耘)
日前,国际期刊《科学》在线发表了浙江大学医学院、良渚实验室教授张岩团队与山东大学教授孙金鹏、冯世庆和于晓团队的合作成果论文。联合研究团队从原子层面解析鱼油中的Omega-3脂肪酸,揭示其促进人体代谢等功效的作用机理,发现人体中处理Omega-3脂肪酸信号的“受体编译器”,能够编译不同双键修饰的不饱和脂肪酸信息,产生特定的下游信号。
脂肪酸分为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后者又根据所含双键的不同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人体无法合成的Omega-3脂肪酸就是一种多不饱和脂肪酸。
已有研究表明,人体服用适量Omega-3脂肪酸,具有健脑强脑、调节血压、减少炎症甚至降脂等功效。但Omega-3脂肪酸进入人体后,要想发挥作用,必须找到一个帮手——Omega-3鱼油受体。
张岩说,通俗地讲,这就好比角色进入游戏界面,需要先找到NPC(非玩家角色)激活剧情,然后在NPC帮助下,控制多种道具、资源,最终完成任务。
Omega-3鱼油受体属于人体中最庞大的膜蛋白家族——G蛋白偶联受体(GPCR)家族,具有提升胰岛素敏感性、控制脂肪生成等多种作用,可以识别Omega-3脂肪酸在内的多种饱和与不饱和长链脂肪酸。
Omega-3鱼油受体如何识别不同的饱和、不饱和脂肪酸及其合成化合物?哺乳动物是否有一个既定的系统识别这些双键修饰?脂肪酸中,单键和双键的区别细微,如何精细调控受体蛋白,并将其转化为特定的生物信号传导?
通过良渚实验室的冷冻电镜设施,研究人员成功从原子分辨率水平解析了4种不同类型的脂肪酸和人工合成激动剂TUG891,分别刺激Omega-3鱼油受体,形成信号转导复合物的精细三维结构,发现不同双键修饰的不饱和脂肪酸都能激活Omega-3鱼油受体。
张岩解释,导致不同结果的奥秘在于,不同脂肪酸的单键和多键就像不同钥匙的齿纹,激活Omega-3鱼油受体后,在锁芯中的打开方式不同。“虽然打开的是同一把锁,但走进的却是不同的世界。”
此外,研究人员发现不同的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排布组合,与Omega-3鱼油受体中芳基氨基酸的特定组合会产生相互作用,或者与其他氨基酸产生特定疏水作用,这对确定下游信号传导谱图等起到了重要作用。
经过上下游层层传导,由于每个信号的编译处理不同,每个环节接收到不同的信号便会发出不同的指令。研究团队通过功能性实验,证明了Omega-3脂肪酸之所以对人体有益,是因为它激活Omega-3鱼油受体后,增加了一条偶联Gs蛋白的指令,让原本可能朝其他方向走去的信号通往有益于代谢的道路。通过结构分析、分子动力学模拟和突变筛选,团队进一步揭示了配体结合口袋与不同效应G蛋白募集的传递路径。
张岩表示,这项研究详细介绍了Omega-3鱼油受体识别不同双键修饰的不饱和脂肪酸的模式,揭示了不同脂肪酸引发Omega-3鱼油受体产生下游特定信号谱图的机制,未来有助于开发出性能更优的鱼油分子产品,满足现代保健的需求。
(洪恒飞 柯溢能 吴雅兰 江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