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4版
发布日期:
猪光吃料不长肉?警惕几个坑
文章字数:1375
  近年来,猪价行情波动剧烈、饲料原料价格居高不下,在这种背景下,一些农牧业乱象涌现,笔者根据行业反馈,整理了几个值得广大养殖户警惕的问题。
   低端原料生产低质饲料
  “过去一吨饲料可养1200-1300斤鱼,现在一吨饲料连600斤鱼都养不出,到底什么原因?”前段时间,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陈昌福对饲料质量的质疑,引发了整个农牧行业对饲料整体质量下滑的热议。
  其实,饲料质量下滑已成为整个畜牧业的共识。回顾过去一年,国际原料价格持续居高不下,尤其是豆粕价格的直线飙升,导致饲料价格也水涨船高。广西某经销商刘强(化名)表示,存在部分饲料厂为了留住客户,并没有选择跟随市场节奏涨价,而是从质量方面做手脚,以低端原料来生产低质饲料,再通过价格战搅乱市场。
  据刘强透露,去年他就接到不少散户反馈“猪怎么光吃料不长肉”?虽然没有直接证据显示饲料质量下降,但确实有饲料厂的定价违背了市场规律,让人觉得反常。
  “对饲料企业而言,还有一个公开的秘密。”刘强告诉笔者,不仅是原料行情,饲料场其实还会根据猪价行情调控营养物质含量,做到某种程度上控制散户的出栏节奏。
  例如,养殖行情不好时,饲料质量做差一些,延缓出栏时间;行情好时,饲料质量高一些,加速出栏时间。刘强认为,饲企这种行为的出发点可能是为了养殖户考虑,但随意调控产品质量,其实已将养殖户放在了被动的位置。
  市场依然存在假劣兽药
  近期,湛江市农业农村局查处了一家涉嫌制售假劣兽药企业——湛江麦斯特海洋生物开发有限公司。据悉,该公司涉及5个地区,9个销售点,多年来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兽药产品涉案金额过亿元,给当地养殖业造成恶劣影响。
  “规模养殖企业一般会选择大型动保品牌合作,但对于没有渠道资源、资金能力的小散户而言,有时只能被动听信销售员推荐,踩进了假兽药的坑。”福建某规模养殖场场长郑翔(化名)告诉笔者,大型企业或许在面对上游企业时具备一定的话语权,但对小散户而言,面对大型企业的报价往往有心无力,所以有时就会上了那些黑心厂家的当。
  据了解,农业农村部也在持续进行兽药质量抽检工作,并且对日常监管中发现存在风险隐患生产企业的相关兽药进行跟踪监测,形成季度性通报提醒行业。
  同时,2月28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就发布关于开展规范畜禽养殖用药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任务中明确指出,将整治违规销售原料药等行为、整治兽药标签和说明书夸大疗效等行为、整治兽药使用记录不规范等行为、强化规范用药宣传教育,行动将从2023年3月上旬持续至12月31日。
   试剂盒缺乏评估标准
  胶体金试纸检测方法是一种快速的免疫检测技术,能够快速检测病毒的存在,适宜各类疫病的前期防控,但有饲料企业高管告诉笔者,自己的企业就因为试剂盒结果误判原因,导致丢了客户、名声受损。
  据了解,这种现象其实并非个例。有行业人士表示,中国生产诊断试剂盒的历史较短,但生产诊断试剂的技术门槛又相对较高,市场产品难免良莠不齐,特异性不好的试剂盒,就容易被干扰物质影响检测结果。
  广西大学教授沈水宝则认为,当前国内试剂盒生产缺乏明确标准,也缺乏中立机构去评估哪些试剂盒是有效的、可用的、灵敏的,往往出现了食品安全问题,才急急忙忙开始着手改进检测方法,致使标准和方法滞后。
  以上种种现象仅是诸多“不合理”中的小小缩影,想要肃清注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想要营造一个健康的市场环境需要全体行业同仁的努力。
  打假永无止境,养猪人也要提高警惕,谨防受骗。
  (李宗林)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