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科技微新闻】
文章字数:542
●3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建筑业协会主办,中国建筑业协会绿色建造与智能建筑分会、湖北省建筑业协会、中建四局、中南建筑设计院联合承办的数字建造技术大会暨项目观摩会在武汉召开。
●3月18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付巧妹团队联合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科学·进展》和《遗传学报》上发布了有关我国青藏高原古人群演化的重要研究成果。
●3月19日,我国第一口位于海底的二氧化碳封存回注井正式开钻,这标志着我国初步形成了海上二氧化碳注入、封存和监测的全套钻完井技术和装备体系,填补了我国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的空白。
●3月19日,“中国光谷·华为杯”第十九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颁奖大会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经专家委员会评审、组委会审核,共评选出一等奖196支,二等奖2400支,三等奖3338支。
●3月19日,“中国新能源汽车大数据2023年产业大会”在沈阳市举办。大会由沈阳市人民政府和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共同主办。
●近日,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李阔、郑海燕课题组通过偶氮苯分子晶体的高压拓扑聚合反应,首次合成了有序的范德华碳氮纳米带异质结。
●近日,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果树生理团队揭示了荔枝果实成熟时叶绿素降解和花色苷积累的共同调控分子机制。
(本报综合)
●3月18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付巧妹团队联合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科学·进展》和《遗传学报》上发布了有关我国青藏高原古人群演化的重要研究成果。
●3月19日,我国第一口位于海底的二氧化碳封存回注井正式开钻,这标志着我国初步形成了海上二氧化碳注入、封存和监测的全套钻完井技术和装备体系,填补了我国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的空白。
●3月19日,“中国光谷·华为杯”第十九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颁奖大会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经专家委员会评审、组委会审核,共评选出一等奖196支,二等奖2400支,三等奖3338支。
●3月19日,“中国新能源汽车大数据2023年产业大会”在沈阳市举办。大会由沈阳市人民政府和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共同主办。
●近日,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李阔、郑海燕课题组通过偶氮苯分子晶体的高压拓扑聚合反应,首次合成了有序的范德华碳氮纳米带异质结。
●近日,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果树生理团队揭示了荔枝果实成熟时叶绿素降解和花色苷积累的共同调控分子机制。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