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就业优先 保障最基本的民生
文章字数:1206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近年来,我省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把促进青年人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强农民工、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帮扶,推进充分就业社区建设,启动实施创业安徽行动,多措并举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精准施策重点群体好就业
  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是当前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我省突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创新实施“53353”拓岗举措,实施百万大学生兴皖行动、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服务攻坚行动,去年高校毕业生去向落实率94.9%。农民工就业达1998.2万人,同比增加17万人。
  如何让农民工从“体力型”转向“技能型”?“提升农民工技能水平要建立终身技能培训体系,深入分析农民工特点和职业发展趋势,借助数字赋能提升农民工技能培训质效,利用‘互联网+’技术探索建立农民工终身技能培训制度。”全国政协委员陶仪声说。
  今年,我省将着力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和二、三产业就业提质增量扩容行动,确保全省城镇新增就业68万人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
  搭建平台兜牢底线暖人心
  就业促进暖民心。去年以来,我省组织实施就业促进行动,大力推进充分就业社区建设,构建“三公里”就业圈,实现社区居民“家门口”就业。
  “三公里”就业圈政策的实施,让不少有就业需求的群众从中受益。此外,我省近年来对就业困难人员持续开展就业援助,加强实名制动态管理和分类帮扶,制定个性化援助计划,提供一对一就业援助,兜牢困难人员就业底线。
  “帮扶困难人员就业,关系民生底线。”全国人大代表贾亮建议,针对身有残疾、享受低保、连续失业一年以上等人员,要健全帮扶台账,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人员纳入就业援助范围。同时,加强政策支持。对困难人员就业创业、提升能力给予有力支持;对企业吸纳困难人员就业的,给予税费减免、社保补贴;对困难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给予担保贷款及贴息等支持;对从事灵活就业的,给予社保补贴;对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给予职业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和生活费补贴等。
   鼓励创新以创业带动就业
  创新创业催生了大量经营主体,是稳经济稳就业的重要支撑。鼓励创新创业创造,要为创业者着力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营造更好的创业环境和社会氛围。去年,我省实施创业安徽行动,组织遴选认定首批10家省级创业研究院和6家省级创业指导大师工作室。举办“未来新徽商”特训营科大硅谷班等特色主题班,累计培训15万人次。
  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创业者需要经过系统培训,提高管理、经营素质,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从而提高创业成功率。“选择合适的项目很重要。”全国人大代表李杨建议,创业者可以从一些“小而美”的项目试手,多选择周期短、见效快、成本在自己可以掌控的范围之内的创业项目。另外,要时刻关注国家政策,掌握行业动态,善于观察市场发展趋势和民众消费特点,从中发现创业机遇,提升成功率。
  (朱卓朱胜利李浩张岳)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