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5版
发布日期:
如何全面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文章字数:1213
  保障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五年来,我们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持续抓紧抓好农业生产,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入新时期,迎接新挑战,未来,我们应该如何全面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下一步,该从哪些方面提高粮食产能?两会上,代表委员就此展开了热烈讨论。
   藏粮于地提升耕地质量
  “粮食问题在我们三农领域代表中一直是非常关注的话题。总书记讲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我认为根本的是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建议,要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赵皖平认为,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举措。高标准农田建设在抓数量的同时,也要抓质量。在农田防护林与生态环境保护工程方面,应有利于改善农田周围的生态环境,促进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之成为真正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和优势区。
  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浙江省长兴县煤山镇新川村党委书记张天任建议,要强化粮食生产功能区管理,做好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严格查处各种非粮化行为,同时,充分发挥村集体在优化和完善土地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结合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项目,推动土地经营权流转,全面提升粮食规模经营水平。
  藏粮于技提高粮食单产
  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代表委员一致认为,藏粮于技也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一环。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认为,要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的作用,通过先进技术的转化,带动粮食产业发展。科技工作者开展“一对一”“点对点”“面对面”的技术指导咨询,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只有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代表委员对此深感认同。
  全国人大代表、闽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陆銮眉表示,截至目前,我国农业用种总体供应充足,但需要进一步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步伐。
  节粮扩油激发内生动力
  从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到今年提出加力扩种大豆油料。稳住口粮的同时,也要拎稳“油瓶子”,代表委员纷纷建言,提高大豆油料产能和自给率,激发大豆主产区内生动力。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农业大学校长吴德说,大豆油料和玉米是关乎粮食安全的重要问题,去年推广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真正实现“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目标,建议从果蔬补粮、加工储粮、养殖节粮等方面进一步保障粮食安全。
  “我第二个提案的内容,主要关系粮食安全的问题。一直以来,国家提出节约粮食,要保证粮食的供应,要藏粮于地,起到相当大的积极作用。同时提出光盘行动,减少消费端的浪费,现已逐步形成共识。”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永好建议,要节约用粮,支持企业牵头开展饲料节粮科技创新联合行动,从原料端保障饲料用粮安全。 (王田 陈艺娇)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