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
文章字数:831
春耕备耕正当时,农资销售也迎来旺季。笔者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近日,省农业农村厅、省经信厅、省公安厅、省市场监管局、省供销社五部门联合印发《2023年全省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要求紧盯重点区域、重点品种、重点环节,扎实开展春耕农资巡查检查和全年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工作,加大对农资生产经营主体的监督检查力度,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保驾护航。
据省农业农村厅质监处负责人介绍,今年全省农资打假将紧盯问题突出区域、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农资经营集散地以及种植养殖生产基地这些重点区域,针对种子、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地膜这些重点品种,围绕生产环节、流通环节、销售环节、使用环节,强化全链条全过程监管。
根据专项治理行动部署,五部门将对近年来在国家和省级抽查中暴露问题较多、新闻媒体曝光较多、投诉举报较多,农资下乡“忽悠团”和流窜式上门推销假劣农资较多的地区开展重点整治,坚决遏制假劣农资高发多发态势;对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省市县交界区农资门店加大巡查检查力度,严查严打不规范经营行为;加强对农资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和农资展销会的巡查监管,严厉打击游商游贩兜售假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严格执行限制使用农药定点经营和实名购买制度。对农兽药采购入库、使用、记录等进行检查,加强对豇豆等种植主体农药使用监管,依法查处生产、销售、使用禁用农药、假劣兽药违法案件。
据介绍,五部门将迅速开展春季农资打假专项行动。重点围绕肥料、种子、农药等春耕急需必备物资,迅速开展春季巡查检查。针对农资制假售假等突出问题,强化部门联合、检打联动,从重从严从快打击伪劣农资制售行为。同时,强化农资产品质量监督抽检。按照“双随机、一公开”的原则,瞄准种子质量不合格、农药隐性添加、肥料有效成分不足、假劣兽药饲料、地膜不符合标准等突出问题,开展质量监督抽查。严格落实监督抽查结果通报、反馈和共享机制,及时发布农资消费警示信息,迅速查处不合格农资产品,严防假劣农资流入农业生产领域。 (张玉芳)
据省农业农村厅质监处负责人介绍,今年全省农资打假将紧盯问题突出区域、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农资经营集散地以及种植养殖生产基地这些重点区域,针对种子、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地膜这些重点品种,围绕生产环节、流通环节、销售环节、使用环节,强化全链条全过程监管。
根据专项治理行动部署,五部门将对近年来在国家和省级抽查中暴露问题较多、新闻媒体曝光较多、投诉举报较多,农资下乡“忽悠团”和流窜式上门推销假劣农资较多的地区开展重点整治,坚决遏制假劣农资高发多发态势;对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省市县交界区农资门店加大巡查检查力度,严查严打不规范经营行为;加强对农资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和农资展销会的巡查监管,严厉打击游商游贩兜售假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严格执行限制使用农药定点经营和实名购买制度。对农兽药采购入库、使用、记录等进行检查,加强对豇豆等种植主体农药使用监管,依法查处生产、销售、使用禁用农药、假劣兽药违法案件。
据介绍,五部门将迅速开展春季农资打假专项行动。重点围绕肥料、种子、农药等春耕急需必备物资,迅速开展春季巡查检查。针对农资制假售假等突出问题,强化部门联合、检打联动,从重从严从快打击伪劣农资制售行为。同时,强化农资产品质量监督抽检。按照“双随机、一公开”的原则,瞄准种子质量不合格、农药隐性添加、肥料有效成分不足、假劣兽药饲料、地膜不符合标准等突出问题,开展质量监督抽查。严格落实监督抽查结果通报、反馈和共享机制,及时发布农资消费警示信息,迅速查处不合格农资产品,严防假劣农资流入农业生产领域。 (张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