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红色传承育新人 科创筑梦结硕果
——金寨现代产业园区实验学校用科普教育点亮学生“科技梦”
文章字数:1723
    超声波模块模拟钢琴。

    手工制作云霄飞车。

    无人机练习。

  科技强国,科普先行;科技创新,少年先行。多年来,金寨现代产业园区实验学校充分挖掘当地厚重的红色文化资源,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同时努力用好用活政策,争取上级支持,积极探索党建与教育教学融合发展新思路,在科普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孩子们种下了科技之梦。近年来,随着学生、教师在各类赛事中的崭露头角,金寨现代产业园区实验学校的科技科普教育也再次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
  
  金寨现代产业园区实验学校学校始建于2015年,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实验学校,学校占地面积90余亩,建筑面积31400平方米,在校生4577人,教师214人。学校硬件设施齐全,建有图书阅览室、计算机室、语音室、录播室、理化生实验室、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等功能室,标准化运动场让孩子享受到优质的运动环境。近年来,学校在以余毅校长为首的班子带领下,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五育并举,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学校在科技科普教育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先后荣获“六安市数字化示范校园”“安徽省首批中小学智慧学校实验学校”“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安徽省科普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坚定理念 规范管理显成效
  “广泛开展科普教育,播撒科学的种子,对于从小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精神,树立科学理念,不断提升科学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余毅校长表示,学校高度重视科普教育工作,健全组织机构,把科普工作落到实处。学校成立了青少年科普教育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和教务主任为副组长,学科教研组长、科技辅导员、团队负责人等为成员。学校成立了科技活动中心,各年级组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基础,配合教学内容,开展科技活动。同时配套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各项活动都做到了定时间、定内容、定责任人。严密的工作网络层层推进、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确保科普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加大投入 完善配置促发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校多年来持续加大科普工作资金投入,不断完善科普软硬件设备建设。学校建有创客教育实践基地800平方米,内设展览大厅、教育测评中心、科创室、未来教室等活动室,配有3D打印机、机器人、智能拼插、电子积木、无人车、裸眼3D等教学设备,能够满足学生日常活动和训练正常需要。作为六安市科普示范基地,学校十分重视科普教育软环境建设,利用科普宣传周、全国科普日等科普活动宣传节点,在全校师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围绕主题举办科普小报展览、组织科幻小说展评、科幻绘画评比等,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科学知识,营造浓厚的科技氛围。
  形式多样科普活动展风采
  实施科普教育的关键在于师生“勤于动手”,在于从实践中体验发展。在余毅校长看来,多形式、多渠道地开展科普教育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师生校园文化生活,而且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学校在科技辅导员杨静等老师的带领下,开拓思路,依托乡村学校少年宫,因地制宜设置科普课程,结合学生科学学习需求开展课后服务。此外,学校还开设了3D打印、编程、机器人、无人机、科创社团,其中编程班设有基础班和提高班,两个班每班招收40人,3D打印、无人机和机器人分别开设一个班,科创社团分设为低年级组和高年级组两个班,开设社团课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更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让学生真正做到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在2022年全国学生信息素养大赛活动中,闻志轩同学荣获创意编程三等奖。
  学校抓好校外科普实践教育,与安徽科技馆签订了馆校合作协议,积极组织学生参观科技馆、地震检测基地,激发同学们的探索创新热情。新学林教育在该校设有科创教育基地,为学校提供设施设备、实践场地。不断优化科普辅导员队伍,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学习培训及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基本实现队伍的专业化,目前学校有科普专职人员2人、兼职20人、科技志愿者12人。
  金寨现代产业园区实验学校校长余毅表示,下一步,学校将进一步完善教学的信息化设备,将科普教育贯彻始终,重点关注孩子们的创新性培养,让孩子们有兴趣地学习、自主地学习、合作地学习,从各方面培养“小花们”的能力,真正做到“向阳花儿开,朵朵放光彩”。
  (杨静 刘正)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