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4版
发布日期:
数字化养殖成就肉羊“种业航母”
文章字数:1295
  “我们在涡阳的养殖场,全年存栏优质肉羊16万只,种羊存栏规模达8万只,是目前国内湖羊养殖的头部企业。这几年,为上海、杭州、南京等长三角城市输送优质羊肉五千吨。”涡阳县安欣肉羊养殖场创办人王光荣告诉笔者,之所以在十年时间就成为业界的佼佼者,最重要的秘诀就是在基地实行了数字化养殖。
  2月12日,笔者来到位于涡阳县高炉镇的安欣肉羊养殖场,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栋整齐的养殖圈舍,走进一栋面积约2亩多的圈舍,隔着玻璃外墙只见十几只肉羊在里面休憩饮水。“这么大的圈舍为何只有十几只肉羊?”面对笔者的质疑,王光荣解释道,这里只是展示肉羊种羊的地方,为防止养殖场的肉羊感染外来的疾病,他们在养殖场的入口处建设展览圈舍,购买种羊的客商在这里看好后,决定购买后再进行严格消毒,方可进入养殖场的核心区域挑选合适的种羊。
  “我们养殖场的核心控制区域就在二楼,在这里可以看到全场16万只肉羊的生长情况。”王光荣边说边带者笔者来到养殖场办公室的二楼,在巨大的显示屏上,笔者看到各个养殖圈舍的现场画面,每个养殖圈舍都有工人来回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再上报给控制管理中心。王光荣告诉笔者,养殖场的每只肉羊都有电子耳标,可以随时记录肉羊的生长情况,每天养殖场都可以统计出详细准确的产仔数和死亡率。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能统计出每只能繁母羊的产仔率,如果两年的产仔率低于每胎两只,就会及时淘汰。”之所以他们养殖场的种羊繁殖率高,就是因为采取了这种淘汰措施。此外,还可以控制繁殖时间和上市时间,做到一年四季有羊肉上市,又不会积压,提高了养殖效率。
  近年来,围绕国家种业振兴战略部署,王光荣和他的团队致力于破解肉羊种业“卡脖子”难题,创建了全省第一家肉羊“院士工作站”,设立了“羊产业研究院”,联合国家肉羊产业技术体系开展育种攻关,充分挖掘湖羊优异种质资源,成功培育了4个湖羊新品。
  “这些新品种的湖羊繁殖率高,死亡率低,很多养殖场都愿意从我这里购买种羊,即使价格比一般的湖羊种羊高20%,也是供不应求。”除了养殖环节重视数字化,他们在销售环节也引进二维码,每块羊肉上都有二维码,经过扫描,就可以知道羊肉的生产日期和保存时间。
  经过多年的实践发展,王光荣探索出了一套“闭环式自繁自育,一年四季均衡生产上市”的商业模式和集约化大型羊场的数字化管理模式,形成了良种培育、繁殖配种、营养饲料、疾病防控、工艺与设备五大技术体系。养殖场的湖羊良种性能与产出率、肉羊生产成本、劳动生产效率、科技贡献率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均居国内领先水平。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养殖场给涡阳当地也带来很多利益。2022年直接带动就业300余人,年均收入6.5万元左右。带动当地2500余户农户种植青贮饲料,面积达3万余亩,亩均增收150元。每年消耗秸秆2万多吨,带动4000余户农户增收1400多万元。
  “随着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农业强国建设全面展开,我们更要加快升级数字化养殖模式。”王光荣对未来充满信心,他说,目前在我国养殖领域,农业数字化正在加速赋能,为行业转型升级创造新契机。下一步要打造全产业链现代肉羊产业园,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肉羊商业化育种体系、育繁推一体化产业集群,让肉羊“种业航母”破浪前行,行稳致远。 (刘刚)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