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守着一颗松,我用了13年”
文章字数:1258
巍峨高耸的黄山,当你驻足在它脚下的时候才真切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2月12日,记者来到黄山风景区,乘着缆车到达玉屏索道终点又顺着蜿蜒山路辗转几次才到达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九任“守松人”胡晓春的工作室。临近中午,记者才看到巡查归来的胡晓春。“从昨晚到现在,山上一直在下雨,加上九级大风,我要经常来回巡视,以确保迎客松和来往游客的安全。”憨厚老实,亲和中又带着退役军人的坚毅,这是胡晓春给人的第一印象。2006年至今,胡晓春工作于黄山风景区园林局护林防火大队,2011年起任迎客松第19任“守松人”,他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好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守一颗松,护一方人,胡晓春一干就是13年。“干一行就要爱一行,迎客松不仅是黄山,更是安徽的一张名片,守护好它既是一份责任,同样也是一份荣誉。”无论在什么岗位,做什么工作,胡晓春始终是任劳任怨。6平方米的迎客松保护工作室,一张沙发、一个文件柜、一张桌椅、一台电脑和一些迎客松监测工具,成了胡晓春工作和生活的全部。2022年初,黄山风景区遭遇持续降雪天气,胡晓春和迎客松保护先锋队保护人员认真落实迎客松24小时值班监测制度和“白天不间断、夜间轮班巡监”的要求。雪一直在下,迎客松积雪现象越来越重、越来越越厚,枝丫在不断下垂,在专家的建议下,胡晓春和其他工作人员对迎客松进行全面支撑。冰天雪地里,扛着毛竹和玻璃纤维支撑杆前往迎客松保护现场,大家干得热火朝天,有锯毛竹、有做支撑架、有捆扎、有拉纤的,经过4个小时奋战,顺利完成了对迎客松的全面支撑,确保了迎客松的安全。
寒来暑往,斗转星移,胡晓春将自己十余年的光阴都用来陪伴他工作室旁的这颗迎客松,“挺感谢家人的支持和理解,由于工作原因,一个月最多也只能抽出四天的时间回去陪伴他们。”胡晓春接着说道,“但其实在黄山风景区还有很多和我一样坚守在一线的工作人员,那些清洁工、挑山工等等,他们也都很辛苦,大家一起努力,守护好眼前的这座山,就觉得自己并不孤单。”
3800多个日日夜夜的坚守,胡晓春也将迎客松当成了自己的家人,“人与自然本身就是和谐共生的,我守护着迎客松,迎客松同样也在守护着我们,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伴随着微微晚风,就觉得白天一切的疲惫和烦恼都被治愈了。”作为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位“守松人”,胡晓春已经渐渐习惯了寂寞,闲暇时间他用文字记录着自己和迎客松的点点滴滴,目前已写下70多本、超过100万字的《迎客松日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觉得手写出来的文字更有感情,也更有温度。”多年来的实操经验也使得他掌握了迎客松日常守护管理的相关知识,成为了景区古树名木保护的“土专家”。
采访结束后,胡晓春朝着记者挥手告别就匆匆离开,继续他的工作,看着他逐渐消失在云雾笼罩的山道里,只觉得那背影,高大挺拔,如一颗松,能在高峰之巅抵御住万籁俱寂和狂风袭击,把困难揉碎,迎朝阳而生。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这样一位平凡又可爱的“守松人”还将继续尽职尽责当好迎客松的“一线哨兵”,尽管征途漫漫,但也要一路放歌,潇洒的奔向明天。
(全媒体记者黄文静)
守一颗松,护一方人,胡晓春一干就是13年。“干一行就要爱一行,迎客松不仅是黄山,更是安徽的一张名片,守护好它既是一份责任,同样也是一份荣誉。”无论在什么岗位,做什么工作,胡晓春始终是任劳任怨。6平方米的迎客松保护工作室,一张沙发、一个文件柜、一张桌椅、一台电脑和一些迎客松监测工具,成了胡晓春工作和生活的全部。2022年初,黄山风景区遭遇持续降雪天气,胡晓春和迎客松保护先锋队保护人员认真落实迎客松24小时值班监测制度和“白天不间断、夜间轮班巡监”的要求。雪一直在下,迎客松积雪现象越来越重、越来越越厚,枝丫在不断下垂,在专家的建议下,胡晓春和其他工作人员对迎客松进行全面支撑。冰天雪地里,扛着毛竹和玻璃纤维支撑杆前往迎客松保护现场,大家干得热火朝天,有锯毛竹、有做支撑架、有捆扎、有拉纤的,经过4个小时奋战,顺利完成了对迎客松的全面支撑,确保了迎客松的安全。
寒来暑往,斗转星移,胡晓春将自己十余年的光阴都用来陪伴他工作室旁的这颗迎客松,“挺感谢家人的支持和理解,由于工作原因,一个月最多也只能抽出四天的时间回去陪伴他们。”胡晓春接着说道,“但其实在黄山风景区还有很多和我一样坚守在一线的工作人员,那些清洁工、挑山工等等,他们也都很辛苦,大家一起努力,守护好眼前的这座山,就觉得自己并不孤单。”
3800多个日日夜夜的坚守,胡晓春也将迎客松当成了自己的家人,“人与自然本身就是和谐共生的,我守护着迎客松,迎客松同样也在守护着我们,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伴随着微微晚风,就觉得白天一切的疲惫和烦恼都被治愈了。”作为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位“守松人”,胡晓春已经渐渐习惯了寂寞,闲暇时间他用文字记录着自己和迎客松的点点滴滴,目前已写下70多本、超过100万字的《迎客松日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觉得手写出来的文字更有感情,也更有温度。”多年来的实操经验也使得他掌握了迎客松日常守护管理的相关知识,成为了景区古树名木保护的“土专家”。
采访结束后,胡晓春朝着记者挥手告别就匆匆离开,继续他的工作,看着他逐渐消失在云雾笼罩的山道里,只觉得那背影,高大挺拔,如一颗松,能在高峰之巅抵御住万籁俱寂和狂风袭击,把困难揉碎,迎朝阳而生。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这样一位平凡又可爱的“守松人”还将继续尽职尽责当好迎客松的“一线哨兵”,尽管征途漫漫,但也要一路放歌,潇洒的奔向明天。
(全媒体记者黄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