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AI界新贵揭示何种未来?
文章字数:782
  近来,聊天机器人程序ChatGPT爆火“出圈”,引发各界关注讨论。针对相关话题,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副教授黄民烈表示,泛用性极强的ChatGPT已成为AI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如何与AI共生是每个人可能都将面对的问题。
  ChatGPT因何成为AI界新贵?
  与ChatGPT类似的聊天机器人程序不少,但都没有如ChatGPT一般引领AI领域的新风潮,原因之一就是ChatGPT的泛用性更强,仅靠其本身就可以完成翻译、编程等专业任务。
  技术进步则是ChatGPT泛用性显著增强的重要原因。黄民烈认为,相较于主要基于规则学习的第一代和第二代聊天机器人程序,以ChatGPT为代表的第三代聊天机器人程序在技术上有着显著进步:其以Trans-former为基本架构的大模型为技术底座,结合了大量数据和算力优化。
  “ChatGPT的出现是AI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标志着人机无缝交互时代的来临,其可能再造搜索、推荐、手机助手等信息获取形式,对信息产业和AI行业产生深远影响。”黄民烈说。
  ChatGPT面临哪些争议?
  黄民烈认为,ChatGPT已针对法律、道德等问题进行优化,其表现也比“同行”更好。不过,ChatGPT仍面临道德问题。黄民烈举了一个例子:若用户要求ChatGPT作出违法举动,就会遭到拒绝;但如果用户借口创作小说要求ChatGPT提供违反法律的建议,就可能得到答案。
  另一方面,科技进步未能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全球科技鸿沟问题至今仍然存在。AI作为尖端科技,也只有少数国家能够在此领域进行大量投入。
  “AI威胁论”是否危言耸听?
  针对AI技术发展可能引发的失业问题,黄民烈认为,AI工具的普及将带来更多自由职业的机会。不过,未来一些职业的淘汰是不可避免的,“如何与AI共生是每个人可能都将面对的问题”。
  此外,科幻作品中的“AI威胁论”常包含一个重要因素——愈发强大的AI终将寻求消灭或取代人类。
  黄民烈称“ChatGPT这类系统是典型的机器属性,仅为满足人的信息需求或完成任务而存在。机器属性和能够满足情感、社交、陪伴需求的类人属性相结合才是真正的数字生命体,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工智能’。” (张焕迪)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