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戴文忠:跨界趟出别样创业路
文章字数:1296
  “只有创新才能提质,只有提质才能增效。”今年68岁的戴文忠,是安徽伊法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技术部主任,当了一辈子教师,虽然57岁才开始创办企业,但对于创新的深刻理解和不懈坚持,让他在跨界创业的路上走出了别样风采。
  安徽伊法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安徽亳州亳芜现代产业园,2011年成立,主要从事1KV~35KV冷热缩电力电缆附件及绝缘制品的研发、生产、销售。
  1954年出生的戴文忠,是中共党员,湖南岳阳人,在创业之前是一名教师,在老家从事教育工作已有30年。采访中,对于很多专业问题,他依然还会像老师一样耐心解答。
  2013年,他们来到位于亳州的亳芜现代产业园。
  “这边创业环境很好,地方政府给我们企业提供了很好的发展环境。”戴文忠说,作为一名老师,他有较强的创新意识,虽然最初入行是为了帮助孩子,但真正干起活来,相关技术问题却让他产生了很大兴趣。
   攻克难题,打造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戴文忠最早的创新,是对四柱平板硫化机进行技术改造。当时,公司从外地购买了一套设备,用于生产熔断器的绝缘护罩,但是在使用时,他发现这套设备效率太低。
  “大小两个模芯25公斤重,工作时温度接近200℃,产品硫化之后,需要4个人一起抬出模芯,然后进行脱模,笨重、效率低还有烫伤风险。”使用旧式设备,4个人每天只能生产50多套产品,戴文忠开始思考如何才能提高效率。
  凭借当老师养成的钻研精神,戴文忠开始研究旧设备的结构,仔细画出一张张图纸,请工人一次次改造设备,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新型的四柱平板硫化机成功面世。
  经过技术改造,新的四柱平板硫化机只需要2个人操作,一天可生产产品200多套,效率提高了8倍。
  2013年,经过技改的四柱平板硫化机成功申请了发明专利,此后还获得了“安徽省第七届专利奖优秀奖”。类似的创新,戴文忠还有很多,在他的带领下,多年来,安徽伊法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已拥有国家发明专利23项、实用新型专利29项,成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创新永不止步,推动企业快速发展
  采访时,安徽伊法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的会议室里,还挂着他们与一名院士召开线上交流会的横幅。
  “这位院士是化学材料领域的专家,对于我们一个核心产品的升级换代,给予了很好的技术支撑。”戴文忠所说的核心产品名叫“可逆热敏变色熔断器预警绝缘护罩”,与普通的绝缘护罩相比,如果熔断器出现故障,其就会自动变色,电力检修人员一看就能发现问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017年,“可逆热敏变色熔断器预警绝缘护罩”获得亳州市科学技术奖,2018年荣获“安徽工业精品”称号。
  戴文忠介绍,目前,基于安徽省院士工作站,企业正在加快科技攻关,“可逆热敏变色熔断器预警绝缘护罩”一旦完成升级换代,将助力企业获得更快发展。
  多年来,在创新引领下,安徽伊法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一批批新产品成功研发,为企业创造了可喜的经济效益,也为社会不断创造着财富,而戴文忠不但获评安徽省“优秀企业家”,还被聘为“安徽省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
  戴文忠坚信,“产品好坏,大家一用就知道,而决定产品质量的就是不断创新。只有产品越来越好,公司发展才能提质增效。科技创新让我们企业实现了快速发展,这条路我们还要坚持走下去,我们将通过创业奋斗带动更多人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韩震震 王锐)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