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我省稳步推进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
文章字数:1346
根据农业农村部统一部署,2022年我省泗县、涡阳、五河等17个县(市、区)继续开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共遴选实施主体1200个,建立项目示范区187.85万亩,有效提升了绿色种养循环水平,推进了化肥减量增效,促进了有机肥资源利用。
省农业农村厅土肥总站站长陈爱民介绍,各试点县以推进粪肥就地就近还田利用为重点,以培育粪肥还田服务组织为抓手,整县开展粪肥就地消纳、就近还田补奖试点,扶持一批企业、专业化服务组织等市场主体提供粪肥收集、处理、施用服务,促进种养循环。2022年,17个试点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平均约96%,较上年提高约1.9个百分点。
实施粪肥还田,开展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有效减少了化肥用量。据初步估算,示范区化肥用量(折纯)较上年减少5200吨。通过支持畜禽粪污收集处理运输和施用等关键环节,以及对施用商品有机肥进行适当补贴,提高了种植主体使用粪肥和商品有机肥的积极性,带动了有机肥产业快速发展,全省项目区较项目实施前增施固体粪肥70万吨,其中商品有机肥5.3万吨;液体粪肥约300万方。
“各试点县加强与科研部门合作,依托专家指导组、有关院校等科研资源,开展试验示范和联合技术攻关,探索适合当地推广的高效实用的粪肥还田技术模式,不断细化、优化还田途径,实现畜禽粪污资源利用最大化。”陈爱民表示,我省粪肥还田主要模式为粪污厌氧发酵无害化处理后还田、固体粪肥堆沤处理达标后还田、畜禽粪污集中处理生产商品有机肥料还田,推广面积分别为67.81万亩、94.65万亩和25.39万亩。
各试点县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生产和施肥实际,制定相应技术方案,层层开展技术培训;关键农时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示范区,指导农民落实好绿色种养循环主推技术。与此同时,完善政府合作机制,优化“政府-经营主体-农户”合作机制,加大企业参与力度,发挥社会化服务组织专业、技术和营销优势,鼓励与种养大户对接,构建种养循环良性发展机制。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3月,省农业农村厅土肥总站组织召开了试点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监管平台建设培训研讨会,大力推动粪肥还田数字化监管平台建设。目前,已有五河、肥东、长丰、庐江、蒙城、涡阳、萧县、泗县、颍上、裕安、桐城和歙县等12个县(市、区)搭建了数字化监管平台,实现了项目管理信息化、任务调度科学化、工作进展可视化,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
全省项目资金共计1.7亿元,17个试点县(市、区)项目资金各1000万元。省农业农村厅出台相关政策,明确了项目资金补助对象、补助环节及要求。各试点县结合本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主推技术模式,对粪肥还田收集处理、施用服务等重点环节予以补奖,并在调研和专家论证基础上,合理测算各环节补贴标准。严格按照《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财农〔2022〕25号)等要求,加强监管,规范资金使用。
“下一步,我们将创新工作方式,加快项目推进,强化监管服务,推动全省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高质量发展。”陈爱民表示,要统筹资金资源,加大对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的支持,扩大粪肥还田利用社会化服务市场规模;积极应用新技术、探索新方式、推广好经验,努力构建基于粪肥流向全程可追溯的补贴发放与管理机制;总结提炼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模式,打造一批有看头、有影响的绿色种养循环示范片区,加大宣传力度,讲好绿色发展故事。 (冯长福 于子旋)
省农业农村厅土肥总站站长陈爱民介绍,各试点县以推进粪肥就地就近还田利用为重点,以培育粪肥还田服务组织为抓手,整县开展粪肥就地消纳、就近还田补奖试点,扶持一批企业、专业化服务组织等市场主体提供粪肥收集、处理、施用服务,促进种养循环。2022年,17个试点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平均约96%,较上年提高约1.9个百分点。
实施粪肥还田,开展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有效减少了化肥用量。据初步估算,示范区化肥用量(折纯)较上年减少5200吨。通过支持畜禽粪污收集处理运输和施用等关键环节,以及对施用商品有机肥进行适当补贴,提高了种植主体使用粪肥和商品有机肥的积极性,带动了有机肥产业快速发展,全省项目区较项目实施前增施固体粪肥70万吨,其中商品有机肥5.3万吨;液体粪肥约300万方。
“各试点县加强与科研部门合作,依托专家指导组、有关院校等科研资源,开展试验示范和联合技术攻关,探索适合当地推广的高效实用的粪肥还田技术模式,不断细化、优化还田途径,实现畜禽粪污资源利用最大化。”陈爱民表示,我省粪肥还田主要模式为粪污厌氧发酵无害化处理后还田、固体粪肥堆沤处理达标后还田、畜禽粪污集中处理生产商品有机肥料还田,推广面积分别为67.81万亩、94.65万亩和25.39万亩。
各试点县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生产和施肥实际,制定相应技术方案,层层开展技术培训;关键农时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示范区,指导农民落实好绿色种养循环主推技术。与此同时,完善政府合作机制,优化“政府-经营主体-农户”合作机制,加大企业参与力度,发挥社会化服务组织专业、技术和营销优势,鼓励与种养大户对接,构建种养循环良性发展机制。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3月,省农业农村厅土肥总站组织召开了试点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监管平台建设培训研讨会,大力推动粪肥还田数字化监管平台建设。目前,已有五河、肥东、长丰、庐江、蒙城、涡阳、萧县、泗县、颍上、裕安、桐城和歙县等12个县(市、区)搭建了数字化监管平台,实现了项目管理信息化、任务调度科学化、工作进展可视化,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
全省项目资金共计1.7亿元,17个试点县(市、区)项目资金各1000万元。省农业农村厅出台相关政策,明确了项目资金补助对象、补助环节及要求。各试点县结合本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主推技术模式,对粪肥还田收集处理、施用服务等重点环节予以补奖,并在调研和专家论证基础上,合理测算各环节补贴标准。严格按照《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财农〔2022〕25号)等要求,加强监管,规范资金使用。
“下一步,我们将创新工作方式,加快项目推进,强化监管服务,推动全省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高质量发展。”陈爱民表示,要统筹资金资源,加大对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的支持,扩大粪肥还田利用社会化服务市场规模;积极应用新技术、探索新方式、推广好经验,努力构建基于粪肥流向全程可追溯的补贴发放与管理机制;总结提炼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模式,打造一批有看头、有影响的绿色种养循环示范片区,加大宣传力度,讲好绿色发展故事。 (冯长福 于子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