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报告发布
文章字数:993
《2022-2023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日前在京发布。《报告》显示,中国人工智能(AI)计算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22年智能算力规模达到268百亿亿次/秒(EFLOPS),超过通用算力规模。该《报告》由市场研究机构IDC与浪潮信息联合发布,旨在科学描绘中国AI发展的阶段和整体情况,为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提供参考依据和行动建议。
《报告》指出,智能算力对于提升国家、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已成业界共识。随着“东数西算”工程的启动以及智算中心的建设,有望从国家层面实现有效的资源结构整合,助力产业结构调整,构建更为健全的算力、算法基础设施。
IDC在《报告》中预测,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将持续高速增长,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1271.4EFLOPS,未来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52.3%,同期通用算力规模的复合增长率为18.5%。
与此同时,《报告》从算力层面,对AI芯片、服务器、计算架构、算法及应用等方面的发展近况进行了全面分析。
《报告》还针对不同城市在AI投资规模、相关政策支持力度、政策落地情况和实施进展、AI技术成熟度,以及劳动供给等维度的情况,对中国城市AI发展进行了综合评估。
在2022年中国AI城市排行榜中,北京、杭州、深圳继续保持前三名,其中北京连续四年蝉联首位,上海和广州分列第四、五名;天津首次进入前十,成都、苏州、南京、济南保持前十。
综合TOP10城市发展情况,头部城市的共性特征是,较早的政策引导和配套政策保障,充分的智算基础设施规划、投入,达到上百家AI企业集聚、十万级人才保障,千亿级AI产业集群规模。
从行业维度看,2022年中国AI行业应用渗透度排名前五的行业依次为互联网、金融、政府、电信和制造。与2021年相比,行业AI渗透度明显提升。其中,互联网行业依然是AI应用渗透度和投资最高的行业;金融和电信行业AI应用增长速度较为明显,对AI基础架构的投入增长也较为突出。
从应用场景来看,计算机视觉目前仍是最主要的应用技术类型,图像识别、生物识别、语音技术是目前较为广泛采用的技术。未来3年,AR与VR、视频分析、知识图谱和自然语言处理将成为主要发力点。
《报告》指出,AI应用正在从单点技术到多种技术能力融合方向发展、从事后分析向事前预判和主动执行方向发展、从计算智能和感知智能向认知智能和决策智能方向发展,创新应用场景逐步增多。未来五年,随着人机交互、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技术的成熟,AI将在企业市场中加快应用与落地,智能算力将成为未来创新的核心推动力。 (闫洁)
《报告》指出,智能算力对于提升国家、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已成业界共识。随着“东数西算”工程的启动以及智算中心的建设,有望从国家层面实现有效的资源结构整合,助力产业结构调整,构建更为健全的算力、算法基础设施。
IDC在《报告》中预测,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将持续高速增长,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1271.4EFLOPS,未来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52.3%,同期通用算力规模的复合增长率为18.5%。
与此同时,《报告》从算力层面,对AI芯片、服务器、计算架构、算法及应用等方面的发展近况进行了全面分析。
《报告》还针对不同城市在AI投资规模、相关政策支持力度、政策落地情况和实施进展、AI技术成熟度,以及劳动供给等维度的情况,对中国城市AI发展进行了综合评估。
在2022年中国AI城市排行榜中,北京、杭州、深圳继续保持前三名,其中北京连续四年蝉联首位,上海和广州分列第四、五名;天津首次进入前十,成都、苏州、南京、济南保持前十。
综合TOP10城市发展情况,头部城市的共性特征是,较早的政策引导和配套政策保障,充分的智算基础设施规划、投入,达到上百家AI企业集聚、十万级人才保障,千亿级AI产业集群规模。
从行业维度看,2022年中国AI行业应用渗透度排名前五的行业依次为互联网、金融、政府、电信和制造。与2021年相比,行业AI渗透度明显提升。其中,互联网行业依然是AI应用渗透度和投资最高的行业;金融和电信行业AI应用增长速度较为明显,对AI基础架构的投入增长也较为突出。
从应用场景来看,计算机视觉目前仍是最主要的应用技术类型,图像识别、生物识别、语音技术是目前较为广泛采用的技术。未来3年,AR与VR、视频分析、知识图谱和自然语言处理将成为主要发力点。
《报告》指出,AI应用正在从单点技术到多种技术能力融合方向发展、从事后分析向事前预判和主动执行方向发展、从计算智能和感知智能向认知智能和决策智能方向发展,创新应用场景逐步增多。未来五年,随着人机交互、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技术的成熟,AI将在企业市场中加快应用与落地,智能算力将成为未来创新的核心推动力。 (闫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