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我省推进创业安徽建设
文章字数:1155
将科技服务业作为重点领域,着力从研发设计、创业孵化、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等十个方面完善支持政策措施,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积极推进创业安徽建设。1月6日,从省人社厅传来消息,省人社厅等11个部门联合出台积极推进创业安徽建设若干政策。
政策措施涵盖优化研发设计服务。赋予技术转移机构成果转化职能,机构中接受过专业培训的技术经理人、技术经纪人不低于70%。实施科技人员“双聘制”,允许企业高端人才到校担任“产业教授”、高校科研人员到企业担任“科技副总”,开展成果转化。开展技术转移转化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对获得中国专利金奖、银奖、优秀奖的单位,省分别一次性给予100万元、50万元、20万元奖励。对获得中国外观设计金奖、银奖、优秀奖的单位,省分别一次性给予100万元、50万元、20万元奖励。
发挥优质工业互联网作用。提升“羚羊”工业互联网等平台创新资源整合能力,打通政企数据连接,搭建省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平台体系,打造以“云端应用程序+专业科创平台”为核心的科创服务体系,推动科技成果上平台、专家智库聚平台、中小企业用平台。鼓励支持高校师生、科研人员和团队依托“羚羊”工业互联网等平台,发布科研成果,对接技术需求,成为生态服务商,并将转化对接实效纳入单位职称评定和绩效考核业绩,提高科研人员积极性。推动“羚羊”工业互联网等平台“远眺”诊断行动,通过赋能企业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技术改造,匹配创业企业发展的各类场景。
加强创业孵化器建设。依托“科大硅谷”,建设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空天信息等专业孵化器,聚焦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等领域,每年招引一批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团队,纳入省新兴产业天使基金群支持范围,赋予人才团队领头人“自主荐才”权。支持高校建设一批省级大学生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每个基地给予120万元支持。引进省外知名高校院所在皖建立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建设科产城一体融合的科技创新集聚区。引导开发园区、企业到沪苏浙等地设立“人才飞地”“研发飞地”。
强化科技服务业人力资源支撑。开展“百万大学生兴皖”行动,引导省内企业每年开发不少于60万个高质量就业岗位,国有企业年度招聘计划安排面向应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不低于50%。每年选派500名左右产业链与创新链‘双链融合专员’,到县域帮助企业开展技术需求挖掘、对接高校院所和领军企业科技资源和人才团队。在列入各市重点产业目录领域工作、无自有住房的博士、硕士和本科毕业生,3年内可免费租住人才公寓或国有租赁公司房源,自行租住的分别按照不低于每年2.5万元、1.5万元、1万元标准给予补贴。
此外,我省还将在搭建公共技术服务桥梁、强化科技战略咨询、优化科技金融服务、支持高层次创业团队、提升科技服务业企业创业能力、加强创业安徽服务保障等方面推进创业安徽建设。 (张永)
政策措施涵盖优化研发设计服务。赋予技术转移机构成果转化职能,机构中接受过专业培训的技术经理人、技术经纪人不低于70%。实施科技人员“双聘制”,允许企业高端人才到校担任“产业教授”、高校科研人员到企业担任“科技副总”,开展成果转化。开展技术转移转化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对获得中国专利金奖、银奖、优秀奖的单位,省分别一次性给予100万元、50万元、20万元奖励。对获得中国外观设计金奖、银奖、优秀奖的单位,省分别一次性给予100万元、50万元、20万元奖励。
发挥优质工业互联网作用。提升“羚羊”工业互联网等平台创新资源整合能力,打通政企数据连接,搭建省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平台体系,打造以“云端应用程序+专业科创平台”为核心的科创服务体系,推动科技成果上平台、专家智库聚平台、中小企业用平台。鼓励支持高校师生、科研人员和团队依托“羚羊”工业互联网等平台,发布科研成果,对接技术需求,成为生态服务商,并将转化对接实效纳入单位职称评定和绩效考核业绩,提高科研人员积极性。推动“羚羊”工业互联网等平台“远眺”诊断行动,通过赋能企业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技术改造,匹配创业企业发展的各类场景。
加强创业孵化器建设。依托“科大硅谷”,建设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空天信息等专业孵化器,聚焦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等领域,每年招引一批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团队,纳入省新兴产业天使基金群支持范围,赋予人才团队领头人“自主荐才”权。支持高校建设一批省级大学生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每个基地给予120万元支持。引进省外知名高校院所在皖建立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建设科产城一体融合的科技创新集聚区。引导开发园区、企业到沪苏浙等地设立“人才飞地”“研发飞地”。
强化科技服务业人力资源支撑。开展“百万大学生兴皖”行动,引导省内企业每年开发不少于60万个高质量就业岗位,国有企业年度招聘计划安排面向应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不低于50%。每年选派500名左右产业链与创新链‘双链融合专员’,到县域帮助企业开展技术需求挖掘、对接高校院所和领军企业科技资源和人才团队。在列入各市重点产业目录领域工作、无自有住房的博士、硕士和本科毕业生,3年内可免费租住人才公寓或国有租赁公司房源,自行租住的分别按照不低于每年2.5万元、1.5万元、1万元标准给予补贴。
此外,我省还将在搭建公共技术服务桥梁、强化科技战略咨询、优化科技金融服务、支持高层次创业团队、提升科技服务业企业创业能力、加强创业安徽服务保障等方面推进创业安徽建设。 (张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