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如何做好孩子“阳”后的心理调适
文章字数:1242
  近期,不少人感染新冠病毒。面对疫情,家长不仅担心孩子感染,而且担心孩子感染后的身心健康。针对这一话题,有关部门近日展开了专项调查,有1000余人参与。
  儿童青少年感染新冠病毒后,会带来一些紧张情绪。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心理教师胡蝶表示,儿童青少年感染后,因身体不适会引发心理变化,甚至产生心理困扰。首先是情绪波动较大,感觉恐慌,担忧自己的病情会不断加剧。有些学生还会因为网课与期末考试产生烦躁紧张的情绪。其次是可能会出现作息不规律、拖延、沉迷手机、强迫性反复洗手等问题。
  如何应对这些紧张情绪?调查显示,多数家长认同“家长要确保孩子充足睡眠、合理规律的饮食”“家长老师做好自我情绪管理,尽可能在孩子面前呈现放松状态”“家长老师接纳孩子的紧张情绪,并做好对孩子的心理支持”。
  “当孩子‘阳性’后,对期末考试产生‘考不好会被批评’等消极想法时,家长要帮助孩子建立更多成功体验。如告诉孩子积极对抗病毒、努力调整自己、尽力去帮助家人和他人,就是期末阶段交出的最好答卷。”胡蝶建议家长首先引导孩子从心理上接纳事实,并关注由此带来的情绪和身体变化。同时,在做好防护的情况下,保证丰富且规律的生活可以让孩子的“心理免疫力”增强,更有信心面对风险。
  “小朋友的修复能力很强,很快就会痊愈。家长要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和心理安全感,让孩子知道父母永远在陪伴他,从而缓解他们的焦虑。”重庆兼善中学蔡家校区教师吴小霞为家长支招,“孩子感染后,要多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同时要注意保持创造的环境,让孩子多休息,并做好通风。”
  与此同时,孩子居家线上学习面临新的挑战。不少家长表示,孩子上网课期间遇到了“学习态度懒散,听课效率大打折扣”“无法集中精力听讲,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和“孩子感染康复后,学习积极性降低”等困难,还有部分面临中高考的孩子感染后全家都很焦虑。
  对此,胡蝶送给家长们两个“更重要”:第一,身体比学习更重要。家长需要缓解自身焦虑,先踏实陪伴孩子恢复身体,老师和学校会想办法帮孩子们把落下的功课补上。第二,成长比成绩更重要。孩子们在这次感染中会获得更多成长,如对自己与他人生命的关怀与珍视,对心态的调节与情绪的平复,对家人的照顾与体贴等。
  感染病毒康复后,如何更好地维护亲子关系?调查显示,家长们比较认同“家人之间积极开展交流,相互倾诉心声”“借此机会教育孩子爱惜身体并对家人负责”“花时间与孩子一起进行有意义的活动”“划出彼此的独立空间”等。
  吴小霞表示,家长在隔离期间要多关注孩子的内心感受。首先可以转移方向,比如告诉孩子,上次生病没多久就康复了,说明孩子身体素质很不错,这次也会如此。其次要有方法地鼓励孩子,告诉孩子,如果现在注意休息多喝水,一定会很快好起来。最后要表达对孩子的爱,“无论如何,爸爸妈妈都爱你,都会在你的身边”。
  胡蝶也认为,居家隔离期间,家长与孩子彼此的支持能够让我们更持久地应对困境。家长每天可以陪孩子玩游戏或者聊聊天,给家庭一些轻松休闲的时间,同时也要多给孩子一点自由发挥和独处的空间。 (贾文艺)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