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筑好“金窝窝”喜捧“聚宝盆”
文章字数:1173
  构筑平台,激发电商创业新热情
  “密封、装包装、打包、装货……1月2日,位于安庆市怀宁县石镜乡大塘村的农村电商大厅里,员工们正在为“年货节”忙碌着。“这几天我们加班加点,每天都是晚上九点下班。”电商负责人曹娇说,网络年货节期间,每天有上千件我们农家土特产品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
  大塘村电商销售平台所有的员工都雇佣本村村民,共20多人。“电商是一个新趋势,我们农村的发展也要充分运用‘互联网+农业’的模式,谋发展、谋振兴。”大塘村党支部书记蒋伟说,为了创办这一电商平台,他们倾入了大量的心血,从选品到包装,再到销售,每一个环节严格把关,将每一个“土货”变成“抢手货”。成立不到两年,大塘村成为省级农村电商销售示范点。“目前我们的电商平台已经成为怀宁县发展势头最强的一家,我相信还能带动更多村民就业,让大家过上更好的生活。”蒋伟对未来充满信心。
  高位推动,托起电商发展新高地
  “最高峰的时候,每天包装发货1000多箱,能挣100多元,在家门口挣钱挺不错。”怀宁县凉亭乡磨山村农村电商综合服务网点工作人员杨凤香高兴地说。在凉亭乡磨山村农村电商综合服务网点,10余名工人正忙碌着,他们或挑选、或称重、或贴标识、或包装、或搬运上车,将一堆堆新鲜红薯通过网络电商,陆续发往全国各地。“开通线上销售,红薯的年销量较往年将增加10多万斤,销售额预计将增长10万元左右。再赶上双十一等电商节,线上红薯带来的利益将不可估量”。磨山村党支部书记何申雷说。
  凉亭乡充分利用网络电商资源,2022年已销售红薯60万斤,全年销售额超过50万元。“下一步,凉亭乡将鼓励更多的村(社区)成立电商销售网点,通过线上销售红薯,把凉亭乡的红薯产业做大做强,做成名牌产品。”凉亭乡负责人介绍说。
   铸就品牌,构建全网营销新格局
  何宏伟是江镇镇新合村电商服务站的经营负责人,为了更好地推销优质农产品,何宏伟将独具农家特色的“土产品”全部拍照上网,通过微店的形式进行销售,目前已有20余种,后面将持续更新。“顾客只需要用微信扫描就可以进入我们店铺,在店铺里面挑选合适商品直接下单就可以。”何宏伟介绍说,帮助乡亲们致富增收,过上更好日子,让消费者吃上真正绿色的农产品,做这个事情非常有意义,自己也有点成就感。
  为进一步完善商业体系,怀宁县县政府公开招标电商平台公司九个挑夫与10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发展村集体经济,建立10个农村电商综合商业网点,采用“超市+电商+优选+直播”模式,整合周边农村产品资源,超市为便民商超,电商为本乡镇和本县内开发特色电商产品,优选是通过网上采购群众需求且当地没有的好网货,直播是为加强网销功能,多渠道实现农村产品上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同时积极与县工会对接,联合开展消费帮扶行动,通过农村电商综合网点整合各镇村优质农副产品提档升级,进驻挑夫优选平台,实现农副产品上行,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增收。
  (通讯员 檀志扬)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