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0版
发布日期:
保护环境为改善儿童健康注入新动能
文章字数:981
  过去百年里,全球儿童健康状况得到显著改善,而中国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一进步得益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在儿童营养、妇幼保健、疫苗覆盖、社会保障体系、全面脱贫等方面取得的成就。随着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2000~2015年)的基本完成,不少国家改善儿童健康的速度减缓,未来对儿童实现更有力的健康保护需要寻找新的方向。2015年,联合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目标,在千年发展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减缓气候变化和保护环境,而这可以为进一步改善儿童健康注入新动能。
  当前全球面临着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造成的巨大健康风险,而儿童是敏感性较高的人群。越来越多的新证据表明,大气污染和气候变化还可能通过减缓肺功能发育、诱发呼吸循环系统炎症、损伤心理和脑健康等机制危害儿童健康。此外,除不适宜温度外,气候变化所诱发的多种极端事件,包括干旱、野火等,也是威胁儿童健康的重要风险。
  如何开展儿童健康相关的干预和防护措施至关重要,笔者认为以下三个方面需要给予充分关注。第一,在孕期的关键时间窗口期注意防护。从胎儿孕育开始的生命前1000天,被认为是干预儿童健康的重要时窗。例如,全球疾病负担研究发现,孕期PM2.5暴露导致了16%的低出生体重儿和36%的早产儿,进而贡献了超过60%的PM2.5相关五岁以下儿童死亡。此外,孕期PM2.5污染暴露和热浪暴露均可导致一类特殊的儿童死亡——死胎(即新生儿胎死腹中)。第二,采取必要的个体防护措施。使用空气净化器、改变行为习惯以减少污染暴露场景、甚至暂时迁离污染地区等措施,均可以有效改善儿童健康。例如,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学团队在蒙古国开展的一项随机对照试验证明,母亲孕期使用空气净化器降低空气污染暴露,可以提高儿童4岁时的脑健康。最后,采取政策干预,持续改善环境是治本之道。例如,笔者团队开展了系列研究,证明北京夏季奥运会期间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政策,普遍改善了当地儿童的呼吸健康指标,减少了相关炎症反应。减缓气候变化和控制大气污染,也是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举措。
  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健康中国2030”对于中国儿童健康保护提出了更高标准,已有研究指出,如按照过去30年间的既定趋势,部分目标恐无法达成,所以未来需要更有效的行动。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将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全面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战略,可以进一步持续、充分地保护儿童健康,助力健康中国的实现。
  (薛涛 佟明坤)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