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4版
发布日期:
大米备货将开启“热度”或不及去年
文章字数:1002
  12月份,大米年底备货旺季即将拉开序幕。综合分析,今年备货“热度”或不及去年同期。预计短期内米企开工率仍将低位徘徊,但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不
  断优化调整,“旺季不旺”局面或将改善。
  本周,国内销区市场大米供应充足,但大米销售依然没有起色,价格总体稳定。由于前期采购透支了部分消费需求,且部分经销商建立了一定库存,预计今年年底备货“热度”不及去年同期。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不断优化调整,预计12月中下旬后销售可能逐渐转好,但供需持续宽松,短期市场价格
  仍将以稳为主,优质大米保持坚挺。
  11月下旬,南方籼稻主产区湘赣鄂地区典型大米加工企业(年产能15万~20万吨)开工率为20%~40%,与上周基本持平,市场反映小型企业很多无法正常开工。目前苏皖普通粳米出厂价3700~3780元/吨,湘赣鄂普通中晚籼米出厂价3800~3860元/吨,南方粳
  稻价格优势明显。
  大米年底备货旺季即将拉开序幕,但综合分析,今年年底备货“热度”或不及去年同期。稻价高企、加工和物流成本提高、下游需求低迷等多因素叠加,
  加工主体多持观望心态,以销定产。
  预计短期内米企开工率仍将低位徘徊,但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不断优化调整,通过拉动消费、畅通物流等,大米市
  场“旺季不旺”局面可能改善。
  目前,南方处于收购高峰,中晚稻收购进度已近七成;东北地区中晚稻收购进度在四成左右。尽管苏皖豫鄂均已启动中晚籼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但实际托市收购量以河南和安徽为主,底部支撑作用明显。河南受不利天气影响较大,中晚籼稻质量普遍较差,托市收购持续加量;安徽市场化收购仍是
  主体,托市收购增速渐缓。
  12月7日,江西普通中晚稻收购价2660元/吨,周环比持平;“黄华占”2800元/吨,回落60元/吨。安徽普通中晚籼稻收购价2760元/吨,湖北“丰两优”2820元/吨,湖南普通中晚稻2760元/吨、“黄华占”2900元/吨,均持平。本周,物流运输状况好转,但下游需求依旧不旺,加之国际米价上涨,主产区持粮主体惜售心态较重,多元主体理性入市,中晚籼稻价格稳中有落。
  本周,国内稻米市场供应充裕,价格运行平稳。南北粳稻市场仍保持“南强北弱”态势,价差逐步走稳,同比略有扩大;而大米市场需求清淡,南北粳米均有回落,价差扩大。
  尽管下游大米走货不佳,但普通粳稻更显低迷,“优质优价”特征明显。12月6日,黑龙江佳木斯加工企业普通长粒粳稻收购价2700元/吨,同比上涨500元/吨;普通长粒大米出厂价4400元/吨,同比上涨700元/吨。江苏泰州“9108”优质稻收购价3200元/吨,同比上涨80元/吨;“9108”优质粳米出厂价4360元/吨,同比持平。 (梁宝)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