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警惕身体暴青筋
文章字数:990
  中医理论中,青筋常被归结为络脉,青筋暴起则是身体感受外邪、气机壅滞、血行不畅最终形成的脉络迂曲。无论人体哪个部位的青筋异常暴鼓,都是人体痰、湿、疹、毒等积滞的反映。因此,观察头面部、躯干、四肢等部位的青筋,对于初步识别疾病及类型,做到提前预防和及早就医都有帮助。
  太阳穴。当太阳穴青筋凸起时,往往伴有头晕、头痛;若太阳穴青筋凸起且扭曲,还常常出现头晕、头痛、头涨、视物不清等不适感,表示可能已经患有脑动脉硬化。如果青筋变成紫黑时,则提示容易中风,需引起重视。中医认为,太阳穴出现青筋一般都是肝阳上亢引起的,治疗应以平肝潜阳、滋阴清火为主,常用药物有杞菊地黄丸、天麻钩藤颗粒等。
  鼻梁。面部脏腑归属中,鼻为脾胃,青主寒、痛,鼻梁青筋多为寒凝脾胃,可服用小建中汤温胃散寒。
  舌下。舌下青筋凸起,颜色以青紫和紫黑色为主。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舌下脉络暴起是静脉压升高所导致,同时伴随瘀血和缺氧。中医认为,血脉瘀阻当以活血化瘀为原则,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血府逐瘀丸治疗。
  颈部。颈部出现青筋,常见于高血压、心脏疾病或肝脏疾病。在中医看来,是体内痰瘀互结、久病入络,以致气滞血瘀,治疗应化痰活血、疏肝理气,可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
  胸部。胸部出现青筋要警惕乳腺增生,同时伴有月经期乳房胀痛、情志抑郁。中医治疗以疏肝理气为原则,临床常用逍遥散加减。
  腹部。“青筋过肚”是比较严重的积滞,腹部出现青筋,一般提示患有比较难治的疾病,比如肝硬化腹水、肿瘤后期,可辨证给予积滞通瘀汤治疗。
  小腿。可见皮肤表面静脉血管像蚯蚓一样迂曲扩张,明显凸出皮肤,曲张呈团状或结节状。多见于久坐久站的人,时间越长越明显,甚至会有胀痛不适,这就是下肢静脉曲张。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出现老烂腿、湿疹、脂皮硬化症、静脉炎、静脉血栓等。中医认为,这种情况多为气滞血瘀证,治疗原则是行气疏肝、活血化瘀,可选用柴胡疏肝散加减。如果疼痛严重,可加用忍冬藤、地龙;有明显扭曲块,可加用三棱、莪术;如果患肢伴随畏寒、麻木等症状,可加用附子、桂枝;患肢明显酸胀,可加用威灵仙、地龙。
  需要提醒,观筋知病也要根据个人情况而定。有的男性本身血管就比较粗大,有的人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静脉血管也比一般人明显,有的人喝酒、运动后血管会不同程度地凸起。因此,没必要看到青筋鼓起就紧张,平时留心自己身体各部分的青筋情况,若发现与往常不同就该多加注意了。(高永强 张晓丽)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