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冬季油菜田间管理技术措施
文章字数:824
为全面了解当前油菜苗情长势,深入分析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田间管理技术措施,11月28日,全国农技中心组织油菜生产技术线上会商,12个冬油菜主产省(市)农技推广部门负责具体业务的人员、农业农村部油料专家指导组部分专家参加会商。
会商认为,目前冬油菜处于苗期阶段,主产区总体气温偏高,生长快于常年,部分地区受干旱影响播栽推迟,苗情较差。
会商强调,针对当前苗情长势及未来天气变化预测,近期要重点搞好查苗补缺、清理三沟、促弱控旺、防虫除草等田间管理。
一是查苗补缺,保证群体密度。对因干旱、水稻迟收等原因导致播期偏晚、出苗不齐或缺苗断垄的田块,应在12月上旬前及时查漏补缺,并按照“苗不挤苗、叶不搭叶”的原则间除窝堆苗,同时,及时拔除病弱苗、异型苗、实生苗、野油菜,保留健壮苗。
二是疏通三沟,防范渍害冻害。油菜收不收,关键看三沟,长江流域冬春雨水多,应在油菜开盘封行前及时疏通三沟,做到沟沟相通,确保雨住田干、明水能排、暗水能滤,降低田间湿害,防止油菜黄叶烂根。同时,可利用清沟培土雍根,保温护苗,提高防冻能力。
三是看苗调控,搭建丰产苗架。根据苗情长势和底肥施用情况科学追肥。对于旺长田块,喷施多效唑或烯效唑控叶促根,增强植株耐寒性。对于播栽偏早、出现早薹的油菜,应及时摘薹。对于生长较弱的田块,应及时追施氮肥和钾肥(可亩施3—5斤尿素+2斤复合肥)。出现大范围长时间降温天气时,应结合追肥喷施碧护、芸苔素内酯、新美洲星等植物生长调节剂,降低冻害影响。
四是防病虫除草,减轻灾害影响。当前冬油菜主产区总体气温偏高,病虫草害呈高发态势,要及时指导科学防治、专业化防治,最大限度减少病虫草害损失。发生虫害的可用噻虫嗪或高效氯氟氰菊酯防治蚜虫,用溴氰菊酯或阿维菌素防治菜青虫。发生根肿病的要及时清理病株,或结合虫害防治,用氟啶胺加吡虫啉叶面喷施,发病初期用氟啶胺溶液灌根处理。发生草害的可用盖草能或烯草酮防除禾本类杂草,或进行浅中耕锄草,抑制杂草生长。
(全农广)
会商认为,目前冬油菜处于苗期阶段,主产区总体气温偏高,生长快于常年,部分地区受干旱影响播栽推迟,苗情较差。
会商强调,针对当前苗情长势及未来天气变化预测,近期要重点搞好查苗补缺、清理三沟、促弱控旺、防虫除草等田间管理。
一是查苗补缺,保证群体密度。对因干旱、水稻迟收等原因导致播期偏晚、出苗不齐或缺苗断垄的田块,应在12月上旬前及时查漏补缺,并按照“苗不挤苗、叶不搭叶”的原则间除窝堆苗,同时,及时拔除病弱苗、异型苗、实生苗、野油菜,保留健壮苗。
二是疏通三沟,防范渍害冻害。油菜收不收,关键看三沟,长江流域冬春雨水多,应在油菜开盘封行前及时疏通三沟,做到沟沟相通,确保雨住田干、明水能排、暗水能滤,降低田间湿害,防止油菜黄叶烂根。同时,可利用清沟培土雍根,保温护苗,提高防冻能力。
三是看苗调控,搭建丰产苗架。根据苗情长势和底肥施用情况科学追肥。对于旺长田块,喷施多效唑或烯效唑控叶促根,增强植株耐寒性。对于播栽偏早、出现早薹的油菜,应及时摘薹。对于生长较弱的田块,应及时追施氮肥和钾肥(可亩施3—5斤尿素+2斤复合肥)。出现大范围长时间降温天气时,应结合追肥喷施碧护、芸苔素内酯、新美洲星等植物生长调节剂,降低冻害影响。
四是防病虫除草,减轻灾害影响。当前冬油菜主产区总体气温偏高,病虫草害呈高发态势,要及时指导科学防治、专业化防治,最大限度减少病虫草害损失。发生虫害的可用噻虫嗪或高效氯氟氰菊酯防治蚜虫,用溴氰菊酯或阿维菌素防治菜青虫。发生根肿病的要及时清理病株,或结合虫害防治,用氟啶胺加吡虫啉叶面喷施,发病初期用氟啶胺溶液灌根处理。发生草害的可用盖草能或烯草酮防除禾本类杂草,或进行浅中耕锄草,抑制杂草生长。
(全农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