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太空给生命科学研究提供新平台
文章字数:550
  “我们已向国际空间站发送样本并成功开展太空实验,研究发现,在太空中生产类器官稳定可靠、质量高而且可标准化。”在11月18日至20日召开的2022空间技术和平利用(健康)国际研讨会上,苏黎世大学太空中心重力生物学首席科学家、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科拉·泰尔介绍。
  实现这一点有赖于太空特殊的环境。科拉·泰尔称,当前在地球上生产类器官尤其是高质量的类器官很复杂且非常困难,而借助太空微重力环境可生产高质量的类器官。
  与会科学家表示,空间环境给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平台。专家介绍,空间有着微重力、强辐射、高真空等不同于地球的特殊环境,借助这种环境条件,许多在地球上无法解决的难题能在太空找到答案。国际宇航科学院生命科学委员会主席、北京理工大学医工融合研究院首席科学家邓玉林表示:“此前,梦天实验舱搭载微生物检测和培养的仪器进入太空,未来将用于生物医药、微生物检测等领域的研究。”
  有不少科学家通过在地球上模拟太空环境开展生命科学研究。比如,苏州大学教授、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周光明及团队通过模拟太空辐射情况,研究空间辐射的生物学效应及其健康风险。周光明称:“我们希望建立适合中国航天员体型、体貌乃至遗传背景和疾病谱的空间辐射健康风险评价系统,为未来长周期的深空探索任务提供理论依据,助力载人航天任务发展。”(骆香茹)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