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5版
发布日期:
稻价持续上行空间有限
文章字数:695
  进入11月,不知不觉间,各产区新季稻谷已上市近一个月,今年的原粮市场可谓“硝烟滚滚”。十月份各大米企上演抢粮大战,不断上调挂牌收购价格建立库存;籼稻市场则是由于今年各大产区干旱减产,市场优质粮源稀缺,从而导致贸易商以及米业均入市抢购,整个10月南北方稻价均呈持续趋强的状态。那么进入11月,稻价持续高走呢?笔者认为,当前稻价已接近高位,继续高走的可能性较低,稻价持续上调的空间十分有限。
  粳稻涨势渐稳。东北产区粳稻价格持续稳中趋强状态,黑龙江长粒水稻到厂价格多在1.55至1.60元/斤,优质长粒水稻局部产区突破1.70元/斤。另外,江苏产区新季粳稻陆续集中上市,价格趋稳,当前普通晚梗稻到厂价格多在1.38至1.42元/斤;南粳9108水稻到厂价在1.60至1.65元/斤。
  笔者认为,粳稻价格或将持续稳中偏强状态。“稳”指的是圆粒市场以及江苏产区稻价或将持续平稳运行,毕竟种植面积平稳,叠加市场购销状态平稳;而“偏强”指的是东北产区尤其是黑龙江产区的长粒水稻价格,毕竟当前各大米企仍在积极建立库存。考虑到当前大米市场终端需求持续疲软,市场接受能力十分有限,因此大米走货状态是当前最主要的一个利空因素,压制稻价上涨。短期内普通粳稻价格上涨空间有限,后市或将以持续补涨为主。
  籼稻上涨乏力。截至10月末,南方籼稻价格持续小幅上调。进入11月,江苏产区籼稻集中上市,市场供应量不断增加,叠加江苏产区受干旱因素影响不大,米质较两湖以及安徽产区略有优势,因此江苏籼稻价格持续趋强,当前主流到厂价在1.33至1.38元/斤。受大米市场影响,籼米走货不畅,江苏新季籼米报价持续低位。在笔者看来,今年籼稻品质一般,市场倾向于采购优质粮源,后市行情无利好因素,籼稻或将持续平稳运行。
  (粮信)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