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1-2025年度安徽省科普示范社区
文章字数:4261
池州市贵池区秋浦街道办事处九华社区:
科普大餐进基层 活动走“新”更走“心”
“这样的健康讲座对我们老年人真是太有用了,原来以为我们没有生病就不会有事……”在池州市贵池区秋浦街道办事处九华社区举办的冬季健康讲座上,一位姓李的老人说。据了解,九华社区的科普大学课堂平均每年举办8次以上,活动受到社区居民的热烈欢迎,目前培训居民人数达700人次以上。
坚持设施铺就 打造科普“强引擎”
九华社区位于池州市贵池区秋浦街道,目前拥有科普活动场所100平方米,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了实现社区科普工作长效运行,社区建立了包括科普e站、科普图书室、文化活动中心在内的科普教育阵地。目前九华社区获得安徽省科普示范社区、池州市科普示范单位、池州市城市社区十大党建品牌、贵池区三八红旗集体、池州市最美战“疫”巾帼志愿服务队等荣誉称号。
“我生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很多都在这里得到了解答。”走进九华社区科普e站,便捷的电子阅览屏为社区居民王女士送上一场科普盛宴。据社区工作人员介绍,自从科普e站向居民开放以来,吸引了很多社区中老年群体前来学习科普知识。“通过电子阅览屏,居民可以直接在屏幕上进行阅读和互动,给居民群众学科学、用科学提供了方便。”“考虑到居民的运动需求,我们在健身场所放置了许多健身器材,方便社区居民积极参与有益的科学健身活动。”九华社区科普负责人告诉记者,社区不仅着力提高社区居民的身体素质,还成立了专门的科普图书室以满足居民精神需求。
众多的科普设施逐渐铺就,九华社区的科学文化氛围日趋浓厚。以设施为引擎,九华社区逐渐展开了多渠道的科普布局,随着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不断开展,社区“科普之花”绽放得日益绚烂。
积极开展活动 开出社区“科普花”
“近几年社区结合市民学校和‘四点半课堂’积极打造社区科普学校,针对社区居民的实际情况和要求,举办了环保、健康、法律、科技方面的主题科普讲座。”在九华社区科普大学内,社区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道。据了解,在生殖保健讲座活动中,社区组织辖区内的育龄妇女观看生殖保健电教片;在“强法制观念,促健康成长”主题法治教育活动中,社区组织城关小学六年级学生及家长参加讲座;在关爱老人健康义诊活动中,社区通过采集的数据为社区老年居民建立了健康数据库,帮助居民树立健康观念。
“春至百花香满地,时来万事喜盈门”“新春福旺鸿运开,佳节吉祥如意来”……在九华社区举办的迎新春写对联送祝福活动中,文化志愿者们创作的对联寄托了辞旧迎新、接福纳祥的美好愿望。“在这种喜庆的节日里,科普志愿者们为我们增添了一抹浓厚的节日文化亮色,让我们感受到社区的文化氛围。”社区居民张先生和记者分享了活动感受。
“每到重要节日,我们都会举办各种主题科普活动,进行多角度的科普宣传。”九华社区科普志愿者谢女士告诉记者,科普活动极大地激发了社区居民的科学热情。2022年3月,九华社区开展了“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清明节主题宣传活动,社区工作人员来到烈士陵园敬献鲜花并参观了革命烈士纪念馆;2022年6月,九华社区联合辖区东湖幼儿园开展以“父爱如山感恩有你”为主题的父亲节主题活动,在辖区树立“感恩父爱,弘扬中华孝道美德”的良好风尚;2022年9月,九华社区开展以“普及科学知识,共建和谐社区”为主题的科普宣传周活动,进一步推进社区科普宣传工作,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以科普设施为基础引擎,以科普活动为发展动力。“下一步社区将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创造科普工作新环境,进一步深入群众,研究具体问题,提高科普工作实效性,同时丰富科普活动内容,以各种节日活动为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教育活动。”九华社区党委书记江凤春告诉记者。(安徽科技报全媒体记者孟宇婷通讯员江凤春)
阜阳市阜南县鹿城镇曾老庄社区:
科普亲民众 朴素不普通
脚踏实地,科普便会有力度;以人为本,科普才能有温度。阜阳市阜南县鹿城镇曾老庄社区以最朴实的科普方式,解民所忧、供民所需,夯实群众生活的幸福之基。
以人为本 及时解惑
曾老庄社区原属骆庄村,2003年正式划分出来后,凭借自身努力干出了一番新气象,辖区内8个小区总计4280名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本着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社区科普工作组紧紧围绕社区和谐建设,服务广大群众,丰富居民们的业余生活。
这几年,社区与鹿城镇图书馆展开合作,设立了农家书屋,准备了大量科普读物免费供居民们借阅;同时设立科普宣传栏并定期更新内容,在科普画廊里用最通俗的宣传画宣传科普知识。“宣传栏、科普画廊这些,是我们社区的主要宣传载体,与社区活动室、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相结合,奠定我们社区科普宣传体系的基础。”曾老庄社区工作人员说道。
在曾老庄社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作人员时常针对群众生活中关切的问题开设相关科普讲座,帮助居民解疑答惑。在网络不断普及、技术更新换代不断加快的今天,电信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这让许多老年人难以应对。社区经过调查发现,不少居民都曾遇到过电信诈骗的情况,考虑到辖区内独居老人占比高,防范意识普遍较为薄弱,缺少辨别诈骗手段的能力,为此,曾老庄社区工作人员搜集大量案例,在社区文明实践站为居民们开展防电信诈骗科普讲座。讲座中,社区工作人员以案例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有关电话欠费、短信中奖及看病消灾等多种诈骗形式的手法和作案特点,提醒居民面对形形色色的骗术时,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在曾老庄社区,同类型的科普讲座还有医疗健康知识讲座、消防安全讲座、禁毒防毒讲座等,每次讲座都让居民受益良多。
守好年关 保障安全
每到年末,曾老庄社区都会开展禁放烟花爆竹宣传活动,志愿者们张贴宣传标语,并在主要街道、人流密集区发放禁燃禁放倡议书,向群众宣传环保知识。
最近几年,受到疫情的影响,工作人员的担子更重了。“年末是大批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高峰期,人流量增大对防疫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压力。”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自疫情刚出现起,曾老庄社区就及时做出反应,在辖区内张贴疫情防控知识,走进居民区、商业企业进行防疫科普宣传,提醒居民日常记得带好口罩、勤洗手,在公共场合保持一米间距,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接触。“今年我们曾老庄社区早早做起了准备。”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社区在总结前两年经验的基础上,对此前的防疫工作进行了查漏补缺,制作了防控宣传标语和倡议书,将其张贴在电梯口等醒目位置,时刻提醒居民关注防疫要点。对于返乡人员,社区严格落实测体温、查两码,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及时上报。不仅如此,工作人员还整理了大量的防疫小贴士,利用社区的微信公众号不定时宣传,持续增强居民自我防护意识。
“这些年我们曾老庄社区的科普工作都是以居民需要为出发点,科普讲座能对民众有所帮助,科普活动能被居民喜欢,就是我们最大的收获。”曾老庄社区负责人表示,本次获安徽省科普示范社区称号是对他们工作最大的肯定和鼓励,曾老庄社区今后还将结合社区实际,继续开展贴近百姓生活的科普活动。“辖区内的留守青少年儿童一直是我们重点关注的群体之一,在今后的科普活动中,我们也将有针对性地开展能让孩子共同参与的活动,让科普充满温度。”
(安徽科技报全媒体记者李伟实习记者王仁搏)
六安市裕安区鼓楼街道东门社区:
科普之风吹东门 科学知识入民心
乘科普之长风,激发社区之潜能。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近年来,六安市裕安区鼓楼街道东门社区多形式、多渠道为周边居民群众开展科普活动,坚持把“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的重要指示落到实处,把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及科学方法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大力实施科学素质工程,把科普活动搞得红红火火,开创社区科普工作新局面。
画出科普工作“同心圆”
科普宣教工作直接影响到社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质量。为了加强科普宣教工作的力度,提高宣传教育的效果,进一步推进科普宣教工作的开展,东门社区成立了科普宣教工作领导小组,并将科普工作列入社区工作年度计划。两年来,领导小组建立了科普干部、科普志愿者等多位一体的科普工作队伍。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探寻科普宣教的新思路、新举措,并抓住“创文明卫生城市”契机,把科普示范社区建设工作作为社区工作的重中之重,保证了科普工作天天有人抓、天天有人做,有效促进社区科普工作向纵深发展。
抓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落实培训工作,直接关系到社区科普工作质量。东门社区定期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对社区科普干部和科普志愿者开展系列科普讲座,有效提高了科普工作队伍的能力和水平,进而不断提高居民的科学素养。
筑牢科学普及“压舱石”
必要的科普硬件设备,是衡量社区科普工作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深入开展科普工作,社区还进一步完善软硬件建设,保证科普工作有场所、有阵地。社区内的阅览室,为居民提供了种类丰富的科普读物,让居民在书中找到乐趣、学到知识。同时,社区内还设有科普活动中心,其中有健身房、乒乓台、书画室、科普室等,给居民提供一个健康向上的活动场所。社区设有科普展板,内容有疾病防治知识、计生知识、科普活动集锦等。此外,社区还在辖区19个小区内放置了科普宣传展板,以“生活小窍门”、“卫生知识”、“健康园地”等科普内容为主,让居民沉浸在“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氛围中。
除了安排优质的科普硬件设施,实践表明,设计合理,富有趣味的科普活动,也能增强居民的幸福感。去年以来,东门社区联合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充分利用各种主题活动日开展科普宣传活动,群众踊跃参与,积极性高。近年来,东门社区以贴近居民生活、弘扬时代精神为宗旨,组织形式多样的科普培训、咨询、讲座、文艺演出、宣传等活动26次,包含健康、教育、计生、环保、消防、禁毒等,发放各类科普宣传材料1000余份,服务群众2万人次,积极开展了“崇高科学,破除迷信”、新冠肺炎健康知识讲座及未成年人法制培训;“婚育新风进万家”宣传活动;“文明用火用电,远离火灾隐患”消防知识活动;“学雷锋、讲文明、除陋习、见行动”活动;“民法典”等系列法律知识讲座;老年人防诈骗宣传、垃圾分类宣传等户外宣传活动;暑假期间,社区还组织未成年人开展科普活动,培养未成年人爱劳动、爱科学的精神以及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丰富未成年人的暑假生活。
科普进社区不仅能有效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还能更好促进社会稳定,居民在活动中,边娱乐边学习,增进交流,共同促进,深入营造社区人文科学氛围。回顾过往,东门社区在科普社区创建中的工作,有声有色、深得民心,展望未来,东门社区将坚持创新科普工作新思路、新载体、新内容,不断深化科普工作内涵,使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推进社区文明高质量建设。
(安徽科技报全媒体记者 黄文静)
科普大餐进基层 活动走“新”更走“心”
“这样的健康讲座对我们老年人真是太有用了,原来以为我们没有生病就不会有事……”在池州市贵池区秋浦街道办事处九华社区举办的冬季健康讲座上,一位姓李的老人说。据了解,九华社区的科普大学课堂平均每年举办8次以上,活动受到社区居民的热烈欢迎,目前培训居民人数达700人次以上。
坚持设施铺就 打造科普“强引擎”
九华社区位于池州市贵池区秋浦街道,目前拥有科普活动场所100平方米,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了实现社区科普工作长效运行,社区建立了包括科普e站、科普图书室、文化活动中心在内的科普教育阵地。目前九华社区获得安徽省科普示范社区、池州市科普示范单位、池州市城市社区十大党建品牌、贵池区三八红旗集体、池州市最美战“疫”巾帼志愿服务队等荣誉称号。
“我生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很多都在这里得到了解答。”走进九华社区科普e站,便捷的电子阅览屏为社区居民王女士送上一场科普盛宴。据社区工作人员介绍,自从科普e站向居民开放以来,吸引了很多社区中老年群体前来学习科普知识。“通过电子阅览屏,居民可以直接在屏幕上进行阅读和互动,给居民群众学科学、用科学提供了方便。”“考虑到居民的运动需求,我们在健身场所放置了许多健身器材,方便社区居民积极参与有益的科学健身活动。”九华社区科普负责人告诉记者,社区不仅着力提高社区居民的身体素质,还成立了专门的科普图书室以满足居民精神需求。
众多的科普设施逐渐铺就,九华社区的科学文化氛围日趋浓厚。以设施为引擎,九华社区逐渐展开了多渠道的科普布局,随着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不断开展,社区“科普之花”绽放得日益绚烂。
积极开展活动 开出社区“科普花”
“近几年社区结合市民学校和‘四点半课堂’积极打造社区科普学校,针对社区居民的实际情况和要求,举办了环保、健康、法律、科技方面的主题科普讲座。”在九华社区科普大学内,社区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道。据了解,在生殖保健讲座活动中,社区组织辖区内的育龄妇女观看生殖保健电教片;在“强法制观念,促健康成长”主题法治教育活动中,社区组织城关小学六年级学生及家长参加讲座;在关爱老人健康义诊活动中,社区通过采集的数据为社区老年居民建立了健康数据库,帮助居民树立健康观念。
“春至百花香满地,时来万事喜盈门”“新春福旺鸿运开,佳节吉祥如意来”……在九华社区举办的迎新春写对联送祝福活动中,文化志愿者们创作的对联寄托了辞旧迎新、接福纳祥的美好愿望。“在这种喜庆的节日里,科普志愿者们为我们增添了一抹浓厚的节日文化亮色,让我们感受到社区的文化氛围。”社区居民张先生和记者分享了活动感受。
“每到重要节日,我们都会举办各种主题科普活动,进行多角度的科普宣传。”九华社区科普志愿者谢女士告诉记者,科普活动极大地激发了社区居民的科学热情。2022年3月,九华社区开展了“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清明节主题宣传活动,社区工作人员来到烈士陵园敬献鲜花并参观了革命烈士纪念馆;2022年6月,九华社区联合辖区东湖幼儿园开展以“父爱如山感恩有你”为主题的父亲节主题活动,在辖区树立“感恩父爱,弘扬中华孝道美德”的良好风尚;2022年9月,九华社区开展以“普及科学知识,共建和谐社区”为主题的科普宣传周活动,进一步推进社区科普宣传工作,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以科普设施为基础引擎,以科普活动为发展动力。“下一步社区将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创造科普工作新环境,进一步深入群众,研究具体问题,提高科普工作实效性,同时丰富科普活动内容,以各种节日活动为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教育活动。”九华社区党委书记江凤春告诉记者。(安徽科技报全媒体记者孟宇婷通讯员江凤春)
阜阳市阜南县鹿城镇曾老庄社区:
科普亲民众 朴素不普通
脚踏实地,科普便会有力度;以人为本,科普才能有温度。阜阳市阜南县鹿城镇曾老庄社区以最朴实的科普方式,解民所忧、供民所需,夯实群众生活的幸福之基。
以人为本 及时解惑
曾老庄社区原属骆庄村,2003年正式划分出来后,凭借自身努力干出了一番新气象,辖区内8个小区总计4280名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本着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社区科普工作组紧紧围绕社区和谐建设,服务广大群众,丰富居民们的业余生活。
这几年,社区与鹿城镇图书馆展开合作,设立了农家书屋,准备了大量科普读物免费供居民们借阅;同时设立科普宣传栏并定期更新内容,在科普画廊里用最通俗的宣传画宣传科普知识。“宣传栏、科普画廊这些,是我们社区的主要宣传载体,与社区活动室、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相结合,奠定我们社区科普宣传体系的基础。”曾老庄社区工作人员说道。
在曾老庄社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作人员时常针对群众生活中关切的问题开设相关科普讲座,帮助居民解疑答惑。在网络不断普及、技术更新换代不断加快的今天,电信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这让许多老年人难以应对。社区经过调查发现,不少居民都曾遇到过电信诈骗的情况,考虑到辖区内独居老人占比高,防范意识普遍较为薄弱,缺少辨别诈骗手段的能力,为此,曾老庄社区工作人员搜集大量案例,在社区文明实践站为居民们开展防电信诈骗科普讲座。讲座中,社区工作人员以案例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有关电话欠费、短信中奖及看病消灾等多种诈骗形式的手法和作案特点,提醒居民面对形形色色的骗术时,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在曾老庄社区,同类型的科普讲座还有医疗健康知识讲座、消防安全讲座、禁毒防毒讲座等,每次讲座都让居民受益良多。
守好年关 保障安全
每到年末,曾老庄社区都会开展禁放烟花爆竹宣传活动,志愿者们张贴宣传标语,并在主要街道、人流密集区发放禁燃禁放倡议书,向群众宣传环保知识。
最近几年,受到疫情的影响,工作人员的担子更重了。“年末是大批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高峰期,人流量增大对防疫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压力。”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自疫情刚出现起,曾老庄社区就及时做出反应,在辖区内张贴疫情防控知识,走进居民区、商业企业进行防疫科普宣传,提醒居民日常记得带好口罩、勤洗手,在公共场合保持一米间距,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接触。“今年我们曾老庄社区早早做起了准备。”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社区在总结前两年经验的基础上,对此前的防疫工作进行了查漏补缺,制作了防控宣传标语和倡议书,将其张贴在电梯口等醒目位置,时刻提醒居民关注防疫要点。对于返乡人员,社区严格落实测体温、查两码,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及时上报。不仅如此,工作人员还整理了大量的防疫小贴士,利用社区的微信公众号不定时宣传,持续增强居民自我防护意识。
“这些年我们曾老庄社区的科普工作都是以居民需要为出发点,科普讲座能对民众有所帮助,科普活动能被居民喜欢,就是我们最大的收获。”曾老庄社区负责人表示,本次获安徽省科普示范社区称号是对他们工作最大的肯定和鼓励,曾老庄社区今后还将结合社区实际,继续开展贴近百姓生活的科普活动。“辖区内的留守青少年儿童一直是我们重点关注的群体之一,在今后的科普活动中,我们也将有针对性地开展能让孩子共同参与的活动,让科普充满温度。”
(安徽科技报全媒体记者李伟实习记者王仁搏)
六安市裕安区鼓楼街道东门社区:
科普之风吹东门 科学知识入民心
乘科普之长风,激发社区之潜能。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近年来,六安市裕安区鼓楼街道东门社区多形式、多渠道为周边居民群众开展科普活动,坚持把“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的重要指示落到实处,把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及科学方法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大力实施科学素质工程,把科普活动搞得红红火火,开创社区科普工作新局面。
画出科普工作“同心圆”
科普宣教工作直接影响到社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质量。为了加强科普宣教工作的力度,提高宣传教育的效果,进一步推进科普宣教工作的开展,东门社区成立了科普宣教工作领导小组,并将科普工作列入社区工作年度计划。两年来,领导小组建立了科普干部、科普志愿者等多位一体的科普工作队伍。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探寻科普宣教的新思路、新举措,并抓住“创文明卫生城市”契机,把科普示范社区建设工作作为社区工作的重中之重,保证了科普工作天天有人抓、天天有人做,有效促进社区科普工作向纵深发展。
抓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落实培训工作,直接关系到社区科普工作质量。东门社区定期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对社区科普干部和科普志愿者开展系列科普讲座,有效提高了科普工作队伍的能力和水平,进而不断提高居民的科学素养。
筑牢科学普及“压舱石”
必要的科普硬件设备,是衡量社区科普工作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深入开展科普工作,社区还进一步完善软硬件建设,保证科普工作有场所、有阵地。社区内的阅览室,为居民提供了种类丰富的科普读物,让居民在书中找到乐趣、学到知识。同时,社区内还设有科普活动中心,其中有健身房、乒乓台、书画室、科普室等,给居民提供一个健康向上的活动场所。社区设有科普展板,内容有疾病防治知识、计生知识、科普活动集锦等。此外,社区还在辖区19个小区内放置了科普宣传展板,以“生活小窍门”、“卫生知识”、“健康园地”等科普内容为主,让居民沉浸在“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氛围中。
除了安排优质的科普硬件设施,实践表明,设计合理,富有趣味的科普活动,也能增强居民的幸福感。去年以来,东门社区联合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充分利用各种主题活动日开展科普宣传活动,群众踊跃参与,积极性高。近年来,东门社区以贴近居民生活、弘扬时代精神为宗旨,组织形式多样的科普培训、咨询、讲座、文艺演出、宣传等活动26次,包含健康、教育、计生、环保、消防、禁毒等,发放各类科普宣传材料1000余份,服务群众2万人次,积极开展了“崇高科学,破除迷信”、新冠肺炎健康知识讲座及未成年人法制培训;“婚育新风进万家”宣传活动;“文明用火用电,远离火灾隐患”消防知识活动;“学雷锋、讲文明、除陋习、见行动”活动;“民法典”等系列法律知识讲座;老年人防诈骗宣传、垃圾分类宣传等户外宣传活动;暑假期间,社区还组织未成年人开展科普活动,培养未成年人爱劳动、爱科学的精神以及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丰富未成年人的暑假生活。
科普进社区不仅能有效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还能更好促进社会稳定,居民在活动中,边娱乐边学习,增进交流,共同促进,深入营造社区人文科学氛围。回顾过往,东门社区在科普社区创建中的工作,有声有色、深得民心,展望未来,东门社区将坚持创新科普工作新思路、新载体、新内容,不断深化科普工作内涵,使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推进社区文明高质量建设。
(安徽科技报全媒体记者 黄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