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逐梦田野的新农人
文章字数:1335
  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为年轻人拓宽了实现创业梦想的空间。时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返乡创业。闫博也是这些怀揣梦想的年轻人中的一员。
  2014年,闫博从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毕业后,先是在省外闯荡。虽然人在外地,但他时刻关注着家乡亳州市利辛县的发展:“老家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交通也越来越便利,更重要的是营商环境越来越好,我想返乡创业,在农村的广阔天地奋力拼搏。”一年后,闫博选择辞职,回到利辛县着手创业。
  闫博从小生活在农村,他认为农业生产存在生产资料较贵、农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并积极思考解决这些问题。
  2015年12月,闫博创立了安徽中博农资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立志于将公司打造成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通过信息技术和农业技术相结合、线上线下联动服务的方式,带领小农户实现集约化、科学化、标准化种植,助力农业生产提质增效。
  经过几年的发展,该公司在亳州市利辛县、蒙城县等地相继建立起农资实体直营店。“店里有数百种农资品牌产品,来自50多个优选厂家。”10月31日,闫博告诉记者,从源头上保证农资产品质量和长期稳定供应,从采购上保证农资产品的低成本优势,再加上实体直营店的服务优势等,能够吸引稳定的客户群体,也能让农户买得起、放心用,丰产增收。此外,公司还上线了“农资汇”网上商城小程序,实现线上农资下单、农技指导,线下及时配送的新经营模式。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除了供应农资,闫博还在利辛县流转了2万亩土地,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去年,我们成功培育出小麦品种‘瑞丰218’,这个品种小麦产量较高,目前已经投入市场。”闫博说。
  大批年轻人返乡创业,将为乡村及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更多生机活力。记者从亳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亳州市常年在外务工人员超过百万,如何吸引在外务工人员回乡,改变“劳务输出”现状,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今年6月,我省发布的《创业安徽行动方案》中提出,以一流创业环境感召天下英才、繁荣市场主体,并明确每年支持高校毕业生、返乡人员、退役军人等创业者10万名以上。
  激发大众创业热情,让有梦想、有创意、有能力的创业者都有施展身手的舞台、梦想成真的机会。我省鼓励城乡劳动者创办特色种养业、传统工艺加工业、社区服务业等投资小、见效快、易转型、风险小的小规模经济实体,扶持发展各类特色市场主体。同时,突出“四新”经济领域,围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引导支持创业者在传统产业新型化、工业互联网、现代农业等领域广泛开展创新创业,促进新的经济形态和模式不断涌现。
  “近6年来,亳州市共吸引了4.7万名老乡回乡成功创业,拉动投资资金超过200亿元,直接带动就业50多万人次。”亳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陈长安介绍,2016年以来,亳州市常态开展“亳州老乡,请您回家”活动,不断完善返乡创业政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推动产业升级,逐步实现人才回归、资金回流、企业回迁。
  闫博已经尝到了返乡创业的甜头。他告诉记者,近年来,公司销售收入逐年递增,2021年实现销售收入2000余万元。目前,公司现有员工150余人,其中80%的员工都来自农村。
  “返乡的这些年里,我越发感觉到高技术人才对企业研发、乡村发展的重要性。”闫博笑着说,他期待能有更多的好政策,鼓励大学生及高技术人才回到家乡、留在家乡,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安徽日报记者 朱卓)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