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1-2025年度安徽省科普示范社区
文章字数:4042
淮南市田家庵区洞山街道舜都社区:
“云上”科普行 社区活动暖民心
近几年,淮南市田家庵区洞山街道舜都社区的科普工作开展得热火朝天。在科普橱窗上,展示着最新的科普知识宣传画;在社区综合宣传栏上,发布着最新的科学小知识;在社区科普图书室,提供着种类丰富的科普类书籍……也许正是在这一隅天地中,居民的科普知识得到丰富,科学素质得以提高。
舜都社区位于淮南市田家庵区洞山街道,为了推动社区科普工作更加群众化、通俗化,舜都社区始终坚持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地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到目前为止,社区先后获得了“安徽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淮南市卫生示范社区”、“优秀志愿服务社区”、“安徽省科普示范社区”等荣誉称号。
科普进万家 科学氛围浓
走进舜都社区,综合服务大厅、法制学校、未成年活动室、豆娃普法角等科普设施令人目不暇接。据工作人员介绍,目前社区用于开展科技科普共建共享的培训场所约800平方米。“除了这些科普场所,在社区三楼大厅我们还建设了羽毛球场和乒乓球场并安置了健身器材,方便居民日常锻炼。”
在社区活动大厅,舜都社区副书记郑娟向记者展示了过往科普活动的留影。郑书记告诉记者,自成立以来,舜都社区便开设了“社区科普小课堂”并配备了专门的电脑和投影仪设备。为了让科普教育更加贴近居民生活、寓教于乐,社区充分利用辖区资源,举办了主题丰富的科普知识讲座,定期开展科普教育、传统文化、亲子互动、健康生活等主题课程。
“我参加了很多社区举办的妇女维权宣传活动,在活动中我了解到了如何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也激发了我自觉学习相关知识的热情。”在社区活动中心,舜都社区李大姐向记者分享了她参加科普活动的感受。据了解,2020年3月,舜都社区举办了妇女维权法律宣传活动,社区工作人员及志愿者向辖区居民发放反家暴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宣传单页;2020年8月,舜都社区举办了“学习民法典,做知法守法好少年”主题知识竞赛活动,有效提高了辖区青少年和群众的法治观念……积水成渊,经过大量科普活动的开展,舜都社区逐渐形成了浓厚的科学氛围。
宣传渠道广 科普“云”开展
“为了进一步拓展社区科普的宣传渠道,我们充分利用了各种宣传‘云’平台,扩大社区科普的影响力。”舜都社区科普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称,借助微信公众号、淮南发布等媒体平台,舜都社区对科普活动和科普知识进行了广泛宣传。
2020年4-5月,舜都社区举办了“云端”线上绘画活动,社区科普志愿者征集了辖区小朋友的线上绘画作品。“在疫情期间,我参与了社区举办的绘画征集活动,主要表达了对抗疫一线的叔叔阿姨的敬意,我的作品还在展示在社区公众号上了。”舜都社区孙同学向记者分享了活动参与心得。
线上线下齐发力,舜都社区科普工作日益成熟。“下一步社区将进一步建立健全社区科普组织网络,有针对性地举办各类科普培训,同时以各种节日活动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活动,抓住一些吸引力大、影响面广的活动,通过举办科普知识竞赛、科普文艺汇演等活动做好科普进社区工作。”舜都社区书记胡薇告诉记者。
(安徽科技报全媒体记者孟宇婷)
铜陵市天井湖社区:
便民实用科普 助建和谐社区
在铜陵市中心城区,天井湖社区因科普建设格外亮眼。围绕“美丽社区、服务社区、文化社区”三个社区建设的整体部署,天井湖社区着力打造体系联网共筑、党员联抓共管、事务联商共建、服务联做共享“四联四共”区域化党建联盟,共享科普资源,为辖区内2.5万居民的生活增色添彩。
建立服务网络 筑牢科普根基
天井湖社区科普工作的第一步从夯实人员基础做起。社区工作人员充分意识到,科普工作若想有效落实到基层,必须形成居民“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氛围,让群众主动学习科学知识。为此,天井湖社区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重点抓好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设施建设。天井湖社区依托铜官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总队天井湖社区支队平台,成立了以社区工作者、辖区单位负责人、居民代表为成员的管理小组,全面负责科普工作的发展与管理,由小组制定科普工作规划,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做到年初有计划,年底有总结。同时,小组还结合居民实际需要及历次活动反馈,制定日常科普宣传方案。
“做好社区科普工作的一大重点,在于队伍建设。”天井湖社区科普领导小组负责人杨杰说:“我们着力抓好三支队伍建设,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这三支队伍,一是专家队伍,社区定期邀请市区科协、气象局、医院等各方面专家前来开展相关科普活动,为天井湖社区科普内容提供了专业性保障。二是科普志愿者队伍,社区建立了科普志愿者队伍档案,定期举办科普骨干培训班对志愿者进行系统化教学,培养了卫生保健、文体活动、实用知识等几大类近百名科普人才。“这些人才活跃在社区科普的宣传、发动、组织工作中,确保了社区科教活动的成功开展。”该负责人说道。三是群众活动队伍,社区发动志愿者倾听群众心声,对辖区居民基本情况进行了走访调查,根据居民们的需要,社区成立了旗袍、乒乓球、太极拳等各种兴趣小组和科普文艺团队,提高群众参与度,进一步完善了社区科普服务网络。
倾听群众声音 科普更贴民心
天井湖社区建有社区科普中心、科普图书室、市民学校、禁毒中心等科普场所,满足了社区科普工作发展的需要。社区党委书记沈睿超告诉记者:“每年我们平均要组织宣传活动25次以上,发放超过2000余份的科普宣传单,科普大学课时数更是超过100个小时。”依托已有的硬件设施,社区举办了“低碳生活构建和谐家园”、“每天活动一小时”等主题宣传活动,重点对科学健身、养生保健、防火防盗等实用科学知识进行宣传,并聘请专家学者,针对群众生活实际开设科普讲座,弘扬科学精神,提高群众科学素养。社区党委书记沈睿超补充道:“群众关心的问题是什么,我们的活动就去做什么。”
“了解居民需求,活动才能有更多人响应,我们时刻倾听居民朋友们的声音,并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听到居民对干湿垃圾如何分类存在疑惑,天井湖社区便组织志愿服务队,走进各小区宣传垃圾分类知识,现场通过小游戏和知识竞猜等形式,让居民掌握分类方法,提升环保意识。类似的活动还有很多,天井湖社区周到及时的科普活动受到居民的一致好评,极大地提升了居民生活幸福感。
“我们的科普建设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诸如科普书籍亟待丰富、科普设备亟待更新等。”社区党委书记沈瑞超说,“在今后的工作中,天井湖社区还将继续以服务社区群众、倡导文明生活为宗旨,克服薄弱环节,让科普活动为建设和谐社区贡献更大的力量。”
(安徽科技报全媒体实习记者王仁搏)
阜南县鹿城镇白果社区:
守初心 担使命 共聚科普“新合力”
走进位于阜南县鹿城镇的白果社区,党史教育馆、农耕文化展示厅、农家书屋……一系列科教设施无不吸引着记者的眼球,从历史到农业,从医疗健康到日常生活,在占地2760平方的白果社区社区服务大厅里,各类科学知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内容丰富,贴近生活。近年来,白果社区严格按照科协的工作部署,以提高社区居民科学文化素质为目标,努力弘扬科学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使居民建立了科学文明、积极向上的生活观念。
积极推进科普设施全面覆盖
只有进一步加强领导组织,才能更好营造良好的科普宣教氛围,白果社区以担当的姿态,用改革的思路强化工作力度,成立了社区科普工作领导小组,由社区党总支书记担任组长,一名工作人员负责科普工作,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依托,组建了科普志愿者服务队,在社区内宣传科普知识。科普宣传员、科普志愿者队伍、自上而下的社区科普网络,有效地保证了社区科普宣传工作有条不紊开展。
在白果社区的服务大厅内,设有党群服务中心、党史教育馆、农耕文化展示厅、居民议事茶堂、农家书屋、打黄扫非工作站、图书阅览室、书法活动室、棋牌室、妇女儿童之家、残疾人康复中心等为民服务载体。同时,为确保社区科普活动阵地更好地发挥作用,白果社区利用各种渠道,通过社区各包点干部微信群、宣传栏、广播等方式宣传“生活小窍门”“卫生知识”,让居民沉浸在“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氛围中;在社区内组织居民晨练、晚练的好习惯,引导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科学健身的有益活动,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着力推进科普工作发挥作用
科普宣教活动贵在坚持,白果社区始终坚定人民立场,坚守为民情怀,以居民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科普示范社区”系列活动为载体,通过开设科普大课堂,让科普走进社区每个家庭,每个角落。开展了婚育新风进万家的系列宣传活动、“走进消防中队,远离火灾隐患”消防知识活动、“学雷锋、讲文明、除陋习、见行动”活动;暑假期间,社区还组织青少年开展科普活动,培养青少年爱劳动、爱科学以及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从而丰富了青少年的暑假生活,累计发放各类科普宣传材料近1000份。平时,社区还充分利用各种主题活动日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利用春节、元宵节、中秋节、建党节、建军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在日常建设中,社区工作人员通过在居民楼道中张贴科普画报的方式,使居民可以学到更多科学知识,并运用在日常生活中。此外,社区充分聚集科普宣传员、志愿者和共建单位资源等中坚力量,在居民群众中开展广泛、优质的科普知识宣传活动,打通科普惠民生的“最后一公里”。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勇于创新、努力实践,据白果社区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接下来,为了进一步丰富居民生活,社区还将开展科普楼栋、科普家庭的评选,使科普工作更加贴近群众,树立典型在社区里推广,以点带面使社区科普工作再上一个台阶;充分利用社区已有的宣传阵地,组织居民观看碟片、宣传画,使他们自觉加入到反对伪科学的队伍中来。居民在活动中,寓教于乐,不仅有效提升自身科学素养,还进一步增进社群之间的情感交流,形成积极向上的科普氛围。
让科教工作更有温度,让惠民答卷更有厚度。下一步,白果社区将以丰富多彩的科学文化知识活跃社区居民的业余生活,坚持把社区的科普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多姿多彩,让更多的人自觉参与到科普活动中来,开创白果社区人人学科学、信科学、爱科学的新局面。
(安徽科技报全媒体记者黄文静李伟)
“云上”科普行 社区活动暖民心
近几年,淮南市田家庵区洞山街道舜都社区的科普工作开展得热火朝天。在科普橱窗上,展示着最新的科普知识宣传画;在社区综合宣传栏上,发布着最新的科学小知识;在社区科普图书室,提供着种类丰富的科普类书籍……也许正是在这一隅天地中,居民的科普知识得到丰富,科学素质得以提高。
舜都社区位于淮南市田家庵区洞山街道,为了推动社区科普工作更加群众化、通俗化,舜都社区始终坚持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地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到目前为止,社区先后获得了“安徽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淮南市卫生示范社区”、“优秀志愿服务社区”、“安徽省科普示范社区”等荣誉称号。
科普进万家 科学氛围浓
走进舜都社区,综合服务大厅、法制学校、未成年活动室、豆娃普法角等科普设施令人目不暇接。据工作人员介绍,目前社区用于开展科技科普共建共享的培训场所约800平方米。“除了这些科普场所,在社区三楼大厅我们还建设了羽毛球场和乒乓球场并安置了健身器材,方便居民日常锻炼。”
在社区活动大厅,舜都社区副书记郑娟向记者展示了过往科普活动的留影。郑书记告诉记者,自成立以来,舜都社区便开设了“社区科普小课堂”并配备了专门的电脑和投影仪设备。为了让科普教育更加贴近居民生活、寓教于乐,社区充分利用辖区资源,举办了主题丰富的科普知识讲座,定期开展科普教育、传统文化、亲子互动、健康生活等主题课程。
“我参加了很多社区举办的妇女维权宣传活动,在活动中我了解到了如何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也激发了我自觉学习相关知识的热情。”在社区活动中心,舜都社区李大姐向记者分享了她参加科普活动的感受。据了解,2020年3月,舜都社区举办了妇女维权法律宣传活动,社区工作人员及志愿者向辖区居民发放反家暴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宣传单页;2020年8月,舜都社区举办了“学习民法典,做知法守法好少年”主题知识竞赛活动,有效提高了辖区青少年和群众的法治观念……积水成渊,经过大量科普活动的开展,舜都社区逐渐形成了浓厚的科学氛围。
宣传渠道广 科普“云”开展
“为了进一步拓展社区科普的宣传渠道,我们充分利用了各种宣传‘云’平台,扩大社区科普的影响力。”舜都社区科普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称,借助微信公众号、淮南发布等媒体平台,舜都社区对科普活动和科普知识进行了广泛宣传。
2020年4-5月,舜都社区举办了“云端”线上绘画活动,社区科普志愿者征集了辖区小朋友的线上绘画作品。“在疫情期间,我参与了社区举办的绘画征集活动,主要表达了对抗疫一线的叔叔阿姨的敬意,我的作品还在展示在社区公众号上了。”舜都社区孙同学向记者分享了活动参与心得。
线上线下齐发力,舜都社区科普工作日益成熟。“下一步社区将进一步建立健全社区科普组织网络,有针对性地举办各类科普培训,同时以各种节日活动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活动,抓住一些吸引力大、影响面广的活动,通过举办科普知识竞赛、科普文艺汇演等活动做好科普进社区工作。”舜都社区书记胡薇告诉记者。
(安徽科技报全媒体记者孟宇婷)
铜陵市天井湖社区:
便民实用科普 助建和谐社区
在铜陵市中心城区,天井湖社区因科普建设格外亮眼。围绕“美丽社区、服务社区、文化社区”三个社区建设的整体部署,天井湖社区着力打造体系联网共筑、党员联抓共管、事务联商共建、服务联做共享“四联四共”区域化党建联盟,共享科普资源,为辖区内2.5万居民的生活增色添彩。
建立服务网络 筑牢科普根基
天井湖社区科普工作的第一步从夯实人员基础做起。社区工作人员充分意识到,科普工作若想有效落实到基层,必须形成居民“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氛围,让群众主动学习科学知识。为此,天井湖社区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重点抓好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设施建设。天井湖社区依托铜官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总队天井湖社区支队平台,成立了以社区工作者、辖区单位负责人、居民代表为成员的管理小组,全面负责科普工作的发展与管理,由小组制定科普工作规划,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做到年初有计划,年底有总结。同时,小组还结合居民实际需要及历次活动反馈,制定日常科普宣传方案。
“做好社区科普工作的一大重点,在于队伍建设。”天井湖社区科普领导小组负责人杨杰说:“我们着力抓好三支队伍建设,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这三支队伍,一是专家队伍,社区定期邀请市区科协、气象局、医院等各方面专家前来开展相关科普活动,为天井湖社区科普内容提供了专业性保障。二是科普志愿者队伍,社区建立了科普志愿者队伍档案,定期举办科普骨干培训班对志愿者进行系统化教学,培养了卫生保健、文体活动、实用知识等几大类近百名科普人才。“这些人才活跃在社区科普的宣传、发动、组织工作中,确保了社区科教活动的成功开展。”该负责人说道。三是群众活动队伍,社区发动志愿者倾听群众心声,对辖区居民基本情况进行了走访调查,根据居民们的需要,社区成立了旗袍、乒乓球、太极拳等各种兴趣小组和科普文艺团队,提高群众参与度,进一步完善了社区科普服务网络。
倾听群众声音 科普更贴民心
天井湖社区建有社区科普中心、科普图书室、市民学校、禁毒中心等科普场所,满足了社区科普工作发展的需要。社区党委书记沈睿超告诉记者:“每年我们平均要组织宣传活动25次以上,发放超过2000余份的科普宣传单,科普大学课时数更是超过100个小时。”依托已有的硬件设施,社区举办了“低碳生活构建和谐家园”、“每天活动一小时”等主题宣传活动,重点对科学健身、养生保健、防火防盗等实用科学知识进行宣传,并聘请专家学者,针对群众生活实际开设科普讲座,弘扬科学精神,提高群众科学素养。社区党委书记沈睿超补充道:“群众关心的问题是什么,我们的活动就去做什么。”
“了解居民需求,活动才能有更多人响应,我们时刻倾听居民朋友们的声音,并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听到居民对干湿垃圾如何分类存在疑惑,天井湖社区便组织志愿服务队,走进各小区宣传垃圾分类知识,现场通过小游戏和知识竞猜等形式,让居民掌握分类方法,提升环保意识。类似的活动还有很多,天井湖社区周到及时的科普活动受到居民的一致好评,极大地提升了居民生活幸福感。
“我们的科普建设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诸如科普书籍亟待丰富、科普设备亟待更新等。”社区党委书记沈瑞超说,“在今后的工作中,天井湖社区还将继续以服务社区群众、倡导文明生活为宗旨,克服薄弱环节,让科普活动为建设和谐社区贡献更大的力量。”
(安徽科技报全媒体实习记者王仁搏)
阜南县鹿城镇白果社区:
守初心 担使命 共聚科普“新合力”
走进位于阜南县鹿城镇的白果社区,党史教育馆、农耕文化展示厅、农家书屋……一系列科教设施无不吸引着记者的眼球,从历史到农业,从医疗健康到日常生活,在占地2760平方的白果社区社区服务大厅里,各类科学知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内容丰富,贴近生活。近年来,白果社区严格按照科协的工作部署,以提高社区居民科学文化素质为目标,努力弘扬科学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使居民建立了科学文明、积极向上的生活观念。
积极推进科普设施全面覆盖
只有进一步加强领导组织,才能更好营造良好的科普宣教氛围,白果社区以担当的姿态,用改革的思路强化工作力度,成立了社区科普工作领导小组,由社区党总支书记担任组长,一名工作人员负责科普工作,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依托,组建了科普志愿者服务队,在社区内宣传科普知识。科普宣传员、科普志愿者队伍、自上而下的社区科普网络,有效地保证了社区科普宣传工作有条不紊开展。
在白果社区的服务大厅内,设有党群服务中心、党史教育馆、农耕文化展示厅、居民议事茶堂、农家书屋、打黄扫非工作站、图书阅览室、书法活动室、棋牌室、妇女儿童之家、残疾人康复中心等为民服务载体。同时,为确保社区科普活动阵地更好地发挥作用,白果社区利用各种渠道,通过社区各包点干部微信群、宣传栏、广播等方式宣传“生活小窍门”“卫生知识”,让居民沉浸在“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氛围中;在社区内组织居民晨练、晚练的好习惯,引导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科学健身的有益活动,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着力推进科普工作发挥作用
科普宣教活动贵在坚持,白果社区始终坚定人民立场,坚守为民情怀,以居民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科普示范社区”系列活动为载体,通过开设科普大课堂,让科普走进社区每个家庭,每个角落。开展了婚育新风进万家的系列宣传活动、“走进消防中队,远离火灾隐患”消防知识活动、“学雷锋、讲文明、除陋习、见行动”活动;暑假期间,社区还组织青少年开展科普活动,培养青少年爱劳动、爱科学以及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从而丰富了青少年的暑假生活,累计发放各类科普宣传材料近1000份。平时,社区还充分利用各种主题活动日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利用春节、元宵节、中秋节、建党节、建军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在日常建设中,社区工作人员通过在居民楼道中张贴科普画报的方式,使居民可以学到更多科学知识,并运用在日常生活中。此外,社区充分聚集科普宣传员、志愿者和共建单位资源等中坚力量,在居民群众中开展广泛、优质的科普知识宣传活动,打通科普惠民生的“最后一公里”。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勇于创新、努力实践,据白果社区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接下来,为了进一步丰富居民生活,社区还将开展科普楼栋、科普家庭的评选,使科普工作更加贴近群众,树立典型在社区里推广,以点带面使社区科普工作再上一个台阶;充分利用社区已有的宣传阵地,组织居民观看碟片、宣传画,使他们自觉加入到反对伪科学的队伍中来。居民在活动中,寓教于乐,不仅有效提升自身科学素养,还进一步增进社群之间的情感交流,形成积极向上的科普氛围。
让科教工作更有温度,让惠民答卷更有厚度。下一步,白果社区将以丰富多彩的科学文化知识活跃社区居民的业余生活,坚持把社区的科普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多姿多彩,让更多的人自觉参与到科普活动中来,开创白果社区人人学科学、信科学、爱科学的新局面。
(安徽科技报全媒体记者黄文静李伟)